肢体动作智能的3个学习契机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肢体动作智能的3个学习契机

肢体动作智能的3个学习契机

2015-12-15

导读: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这项智能就是肢体动作智能。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

肢体-动作智能强的孩子在学习时喜欢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动手操作、建造成品、体育和肢体游戏、触觉经验等。

契机1 0-2岁

0-2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基础期,主要在于建立各领域及各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发展基础情绪与生活作息功能。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外侧触觉系统以及动作方面的抗重力大肌肉群。

使前外侧触觉系统成熟(敏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每天提供孩子多元触觉按摩刺激,藉由游戏的方式进行,以至少两种粗细对比的质感对象(例如海绵以及软刺猬玩具)接触孩子的皮肤,尤其是两手手肘以下、背部、两膝以下至踝关节以及脸部脸颊这些区域。

建议在洗澡时以及亲子游戏互动等自然情境下进行,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皮肤伤害,并避免在餐后立即施行触觉刺激活动。

2、提供孩子口腔触觉刺激,可伴随口腔清洁活动同时进行。妈妈可以用手指指尖肉垫或幼儿专用牙齿清洁软指套,以略带压力但稳定缓慢的速度轻轻搓揉幼儿牙龈牙肉部份,以及口腔内部两颊颊肉部份。

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由门牙开始,并配合游戏逐渐增加刺激的时间及广度。但妈妈要注意手指的安全,刺激时以食指动作,并以拇指与中指固定下颚,以避免可能的咬合反射而咬伤妈妈的手指。同时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避免搓伤牙龈,若持续有出血现象请停止刺激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或牙医。

训练抗重力大肌肉群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多鼓励孩子爬行并增加爬行时间,尤其是7个月~1岁之间的孩子;对于1岁以上已会走路的孩子,则可在两脚上用重量环(一脚不要超过1Kg)加重以提高训练量及爬行意愿;对于还不会爬的婴儿,则可藉由辅助摆位使其在四肢支撑姿势下尽量维持姿势。

2、可利用充气弹性大球来进行游戏,可将孩子置于大球上,或躺或趴,伴以轻微的上下弹动,藉以刺激孩子运动,以及刺激大肌肉收缩。

妈妈要注意两手应固定在孩子的髋部,对于颈部功能尚未完善的婴儿,应特别注意固定以保护其颈部安全。

契机22-4岁

2-4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转折期,主要在于各领域及各系统基础功能的成熟,并开始发展较复杂性的功能以及基础独立自主能力。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后内侧触觉系统以及动作方面的粗动作功能发展。

促进后内侧触觉系统成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藉由球池或米(或豆子亦可)箱进行曲辨性活动。

可将玩具(目标物)置于球池或米箱内,并鼓励孩子单以触碰的方式而非目视来找出玩具。可藉由控制目标物与干扰物之间的大小、形状以及质感差异程度来操控游戏的困难度。

2、可提供孩子多元触觉质感的布书或提供大量触觉刺激的玩具。

可藉由布书内不同对象拥有不同的触觉质感,来帮助孩子认识并发展触觉曲辨经验;或可提供孩子粘土、手指膏、沙画等大量触觉刺激的游戏或活动来帮助后内侧触觉系统发展。

训练粗动作功能发展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鼓励孩子进行垫上体操活动,诸如翻筋斗、跳跃、拉撑、走平衡木等等简单且基本的全身性大动作,藉此来使用肢体、认识肢体。

2、养成孩子尽量独立动作的习惯;在健康且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行独立动作,例如能走则尽量不要成人背或载、能站则不要靠、能坐则不要躺、能自己做的事则尽量不要旁人代劳,藉此训练肢体功能并帮助发展。

契机3 4-7岁

4-7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整合期,重点在于各功能领域间的整合,藉以发展出高技巧性与高复杂性的整合性高阶功能,并同时发展相当程度的社交功能。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庭系统、动作方面的精细动作功能发展,整合方面的感觉统合功能以及认知方面的基础运思功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与“肢体动作智能的3个学习契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肢体动作智能的3个学习契机”还看
这些早教常识父母都知道吗?
不适合打孩子孩子的情况有哪些?
哪些原因导致宝宝睡觉不踏实?
孩子学走路须注意什么?
那些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睡眠认识
猜你喜欢
日本老太的“超级育儿法”
培养逻辑思维塑造天才宝宝
教育,不能让“情感”走开
一岁半前BB能力和猩猩差不多
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
学会给不到2岁的宝宝讲道理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新生儿黄疸早期症状有哪些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关注:如何让女童远离性侵害
早教:善用“生活元素”
儿童教育应如呼吸般自然
迎接孩子的一岁
宝宝会走后的早教重点
诗人沈睿写给天天的满月贺信
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
刘墉:不做虎爸做弄臣
育儿和种树是一样的道理
孩子早教需注意“因龄施教”
爸爸别错失孩子的成长瞬间
给孩子立规矩当心五大陷阱
0-1岁宝宝亲子早教游戏指导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
早期阅读,从胎教开始
男孩女孩的五点教养区别
孩子的天赋如何关注和培养
聪明爸妈不强制宝宝“分享”
别把孩子当“小屁孩”
10个绝佳小策略培养勤快孩子
孩子,在“问题”中成长
如何让宝宝开开心心学做家务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要让孩子听话不要用“绝对”
中国常见的九种错误家教方式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无理要求
看各国性教育有何不同
隔代育儿冲突--宝宝谁养
新生宝宝护理的10大禁忌
不要用“否定”来教养孩子
怎样安排孩子的大小便训练
85后父母的草根育儿经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女孩富养长大就一定嫁得好吗
当BB看到性爱镜头,这样回答
新生宝宝的护理注意事项
现代好妈妈育儿4大准则
给父母一张关于BB成长的地图
婆婆驾到,妈妈成“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