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长需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

家长需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

2015-12-15

宝贝,饿了吗?妈妈来了这就给你吃奶,朵朵最乖了。陈蓉一边抱起宝宝一边温柔的跟她说话。朵朵吃到了奶,再加上妈妈轻柔的抚摸她很快安静下来了,吃饱喝足之后朵朵丢开了奶头,很专注的看着妈妈。四目相对,陈蓉似乎读懂了女儿的意思:妈妈真好!宝宝降生了,历经十月怀胎、分娩之苦的妈妈成了家里的功臣和重点照顾的对象,宝宝更成了关注的焦点,可是,人们对新生宝宝的关心几乎都是停留在他身体是否健康,或者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需要换尿布等生理需求上。其实,这个阶段的宝宝更需要心理上的满足。

您知道吗?

美国心理学家施皮茨经过调查发现,育婴室如果不用保育员,仅采用机械化喂奶,隔绝婴儿与人接触,结果导致婴儿的生理与心理发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育婴室如果换上保育员对婴儿进行护理,并且规定每天抱起婴儿的时间和次数,解决婴儿皮肤饥饿的困扰并使之享受到怀抱温暖,结果婴儿不仅睡眠、吃奶都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患病率也大大降低。

☆让母爱温暖宝宝的心

宝宝一出生就想和父母做心灵上的交流,他们哭叫的时候是希望引起关注,笑的时候也希望有人来感受他的快乐。父母可不能认为宝宝啥都不懂而忽略了他的心理需求,应给予婴儿必要的爱抚、触摸和搂抱来满足他。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否得到充足的母爱,决定婴儿日后能否形成自信、开朗、活泼的性格。作为妈妈,即使家庭条件再好,工作再忙,也不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找来保姆或让自己的长辈来照料孩子,把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全都扔给他们。要知道,母爱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喜欢把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看作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激情宣言,其实很多时候,宝宝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适。宝宝一出生就彻底告别了安静、温暖、舒适的子宫,突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迎接他的是护士的检查清洁、测量身高体重、留手印脚印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宝宝的需求。其实,我们的宝宝最想要的是妈妈温暖的怀抱,想再次听到妈妈那熟悉的心跳声。这时,母亲即使经历了长时间分娩痛苦,消耗了所有的体力,应该尽力尽早地满足宝宝最基本的需要,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抚摸,也会让宝宝很满足。

☆抓住关键期给宝宝安全感

新生儿一出生就已经具有很多的原始的神经反射,最重要的是吸吮反射,出生后20-30分钟时吸吮反射最强烈,迫切的想吃到母亲的乳头,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反射减弱甚至会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开始。在洗了涮了之后,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最佳的时期,让宝宝可以躺在妈妈的怀里,吸吮乳汁,感受温热的胸膛,体验绝妙的触觉感受,这可以让宝宝安静,从内心里感觉到安全。

博士说:安全感是新生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具备了安全感,宝宝就能积极地认知这个新世界。

☆心灵的慰藉也需合理刺激

新生儿出生后认知功能也基本完善,一个一天睡20多小时、毫无表情、不具生存能力的小宝贝,已经有了认知学习的可能性,我们可不能小瞧他的能力!

您知道吗?

巴甫洛夫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如果在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对他进行教育,那就迟了两天了。

新生儿出生以后,有些家长为了宝宝的舒适,把他置于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中。其实,从胎儿的第28周开始,听觉就已经形成了,他已经习惯了有点吵吵嚷嚷的环境了。现在突然周围没了声音,他发展健全的听觉系统竟然很难收集到声音,这对宝宝听觉的发展很不利,限制了宝宝对新环境的认知。因此,新生儿的环境要尽量近似与母体的环境,不能悄无声息,也不能太吵闹,光线要柔和,还必须保证新生儿在这个环境里可以获得保证他正常发育的各种刺激。宝宝出生第一个月,是他感觉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刺激非常必要,而且要非常丰富。

总之,满足婴儿的心理需求,培养婴儿健康的心理,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需要了解如上所说的一定规律和秩序。关键要做到的是:以爱来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余博士温馨提示

根据神经反射的建立和最初心理现象形成的特点,我们必须去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

1.母亲应及早训练与建立新生儿主动寻找食物的条件反射。在喂奶时,应用亲切温柔的话语与宝宝交流,言语刺激和情感的共鸣能帮助建立婴儿的神经反射,这是最初的智力开发内容,对促进心理现象的萌发和心理活动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

2.母亲应及时哺乳.饱腹感、抚慰感会使婴儿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种舒适感所带来的愉快情绪,有利于宝宝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形成。

3.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出生后第一个月的脑发育,又是心理活动健康发展的基础。安静舒适的环境,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对婴儿的脑发育极有好处,母乳喂养对婴儿的脑发育更有益处,也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

4.啼哭本是婴儿的天性,也是婴儿在不会说话时表达感情的语言。不哭不闹的沉默婴儿多是母子间缺乏爱抚的产物。父母对孩子的哭闹熟视无睹、冷淡、拒绝,会造成婴儿心理闭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家长需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长需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还看
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
父母的境界,你在第几层?
虎妈猫爸?适合宝宝才是最好哒
“零岁教育”?究竟教宝宝什么才
原来不是每一个国家的儿童节都是
猜你喜欢
从扫塔事件看中国式家长的脆弱
入园必修课:哭
这时节,带孩子一起去旅行!
别让早教误区耽误孩子一生
让宝宝长高5公分的健身操
关于宝宝早教看看国外是如何进行
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图书
适合0-1岁宝宝的四类儿歌
做事磨蹭也许是隐形多动症
脸型也能反映出孩子的性格?
胎教要接地气实用是王道
宝宝玩玩具爸妈参与其中会更有乐
强迫孩子学习害处多父母到底如何
宝宝跌倒该不该扶?
困扰宝宝到底应不应该上早教班
八招秘技让宝宝能言善辩
送园关键词:温柔+坚持
宝宝的运动与健康
“好心”妈妈们最爱干的那些“坏
家长必读: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
你教会宝宝用筷子了吗?
还宝宝一个自主的世界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分离焦虑——妈妈OR宝宝?
4种疯狂早教行为爸妈切勿这样做
IQ从均衡开发开始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睡眠习惯
家长警惕过度早教或造成孩子实力
大小脑同步发育孩子聪明关键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
需要更多爱的孩子会调皮
如何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针对0
你的宝宝是哪种性格?
宝贝吐字不清,竟是这些原因在作
你家宝宝被宠坏了吗?
宝宝语言开发3原则帮助宝宝早说
过早学运算扼杀宝宝兴趣
9个月以内小婴儿的糗事一箩筐
注重性格培养避开5大早教误区
把孩子交给早教机构你就没有责任
学英语是不是越早越好?
如何提高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
初为人母容易犯的11个错误大盘
谨防五种影响幼儿智力的疾病
怪蜀黍“拐”走19个孩子
不一定每个家长早教过程中都会陷
接招入园烦心事:午睡+便便+晚
宝宝爱上说脏话——诅咒敏感期
14个早教区域家长注意到了吗
孩子才艺培养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