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

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

2015-12-15

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1

刮眉能使眉毛浓黑

专家观点:给孩子刮眉毛害多利少。婴儿的眉毛一般在3至6个月时会自动脱落,这是人体的新陈代谢现象。而且眉毛同头发一样,与刮不刮没关系。另外,孩子的皮肤十分娇嫩,刮眉毛时,稍有不慎就会刮破皮肤,如果被细菌感染而溃烂、结疤,就可能不再长眉毛了。如果不慎将眉毛根部刮伤,还可能会改变其位置与形态,形成难看的倒挂眉。

提示:很多妈妈觉得孩子的眉毛长得太慢、太少,其实大多数孩子的眉毛要到2岁左右才有型。

捏鼻能使鼻子变挺

专家观点: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有时错误的做法甚至可能有损孩子的健康。虽然处于生长阶段的孩子,骨骼尚有一定的可塑性,但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实,经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挺。

提示:孩子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如果过于用力捏鼻,会损伤其鼻黏膜、血管,造成病原体入侵。

剪睫毛使睫毛变长

专家观点:睫毛的长短、粗细、漂亮与否,主要与遗传因素和营养状况有关,用剪睫毛来改变是徒劳的。上下睫毛在眼睛前方形成一个保护屏障,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如果剪掉睫毛,在新睫毛长出以前,眼睛容易受到伤害。另外,在剪睫毛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的眼睑眨动或者头部摆动,都可能造成外伤。

提示:即使有些孩子有倒睫症状,妈妈也不能为睫毛扎孩子的眼睛而自行剪睫毛。因为倒睫只是暂时的,会自然消失。如果真影响到孩子的眼睛,应该去医院诊治。

捋耳使耳廓更圆润

专家观点:这种做法不会对耳朵形状产生作用。大多数小婴儿的耳朵都处于一种没长开的状态。但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耳朵会越长越有型。而这个过程受遗传和孩子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影响。还有些人不想让孩子长招风耳,就经常把孩子的耳朵向后压,其实并不管用。

提示:耳朵上有很多穴位连着身体,平时轻轻地为孩子捋耳朵,能起一定的按摩作用。如果孩子的耳朵真有畸形,那么需要到医院检查,不然反而延误了治疗。

母乳抹脸皮肤嫩白

专家观点:母乳是孩子的最佳食品,也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地。新生儿脸上的皮肤特别娇嫩,且血管丰富,乳汁腐坏后的细菌很容易从毛孔侵入,导致孩子脸上的皮肤产生红晕,甚至变成小包继而化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溃烂以致形成疤痕,破坏宝宝的容貌。

提示:如果孩子的脸上患有湿疹,偶尔用母乳擦一下脸,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母乳不适合长期使用,对小婴儿来说,脸部最好常用清水洗。

拔乳牙使恒牙长齐

专家观点:换牙时,要根据牙齿发育的状况决定是否拔掉乳牙。大多数孩子换牙的过程是自然更替,不需要拔掉乳牙。

提示:只有当乳牙没掉,恒牙却已经长出,这时乳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为了以后恒牙能更整齐,就需要将乳牙拔掉。

睡硬枕让头型更圆

专家观点:新生儿颅骨较软,囟门和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长期使用质地较硬的枕头,容易造成头颅变形,或一侧脸大,一侧脸小。其实刚出生的婴儿不需要用枕头,因为他平躺睡觉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个平面上,颈、背部的肌肉能自然松弛。真能影响孩子头型的因素是遗传和睡姿。

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在孩子睡觉时调整一下他头的朝向,就不会使宝宝睡成偏头型。

剃胎发使头发更多

专家观点:新生儿胎发到了三四个月时会自然替换,即使不剃头,也会自然掉光。孩子的毛发状况与剃不剃头没有关系,与遗传因素、母亲孕期的营养以及孩子后天的生活环境有关。

提示:夏天给宝宝理发,可以预防长痱子,不过要注意头顶的防晒。最不该做的事是给宝宝刮光头,这样很容易损伤毛囊,使头发出现暂时不生长的现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自闭症儿童会有哪些表现?
宝宝胆子小可能是心理障碍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过早教育小心“恐学症”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宝宝情商培养的3个工具箱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0-3岁宝宝的心理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害怕什么?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