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

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

2015-12-15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成人要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孩子。我们会看到许多成人在告诉孩子一件事情之后还要反问一句:知道了吗?

知道的实质其实就是一个结果。我们背诵了很多结果或知道了很多结果,但这样是否就能使孩子具有生存能力呢?

我们所背诵的结果是前人生存过程和生命体验的结晶,知道了这些结果能否帮助孩子也具有生命的体验和生存过程的结晶?

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孩子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对待孩子。下面看待孩子的4种方式值得我们商榷和戒备。

认为孩子是个知识罐子

一次,我的一位男同事到珠海办事,办完事到外面转一转,听说珠海城中间有一座有山的公园,他一路寻去,到了公园,发现那里的环境真的非常优美,空气非常清新,大冬天草是绿的,花是红的。同事正抽空心灵,打算吸纳风景时,耳边传来了刺耳的女人说话声。同事集中注意力,尽量不让自己被女人的说话声音打扰。他紧闭眼睛面向苍天。但无奈,那个女人说的话让他太好奇了,只好先让自己回到凡间,目光寻找声音的来源,不看则已,一看让他吃惊得无话可说:一个身体强壮快乐的妈妈用婴儿车推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宝宝,边快步走着,边大声喊着宝宝名字叫王欣,宝宝名字叫王欣,宝宝名字叫王欣

同事百思不得其解,风景也没办法感受了,带着一脑子的困惑回到宾馆,见了他认为有教育水平的人就问她为什么要一直这样说,是这位妈妈有精神病,还是有其他的意图?

解答问题的人给了他各种各样的答案,一种是这个妈妈太爱孩子了,但不知道怎样向八九个月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用这样的口诀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一种是这个妈妈想教会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王欣,所以一遍一遍地给他重复,就是说这个妈妈立志要把孩子教育好,要将自己知道而孩子还不知道的事情告诉孩子。

其实,我们在小区里或者公园里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年轻的父母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八九个月的孩子自然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妈妈当然有义务告诉孩子。问题在于有些成人往往总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的罐子,拼命地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碰到什么就往里面装什么,根本不管孩子现在在感受什么,在观察什么,在探索什么,一味地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

我们会看到,见了一个老人,父母就会指着那个老人对孩子说:看,奶奶,宝宝说奶奶好。

过马路看到红灯亮了,父母就会指着前面的红灯跟孩子说:宝宝看,现在红灯亮了,一会儿绿灯又亮了,红灯停,绿灯行,小朋友看得清。这时孩子正在观察旁边的汽车,父母回头一看,自己白教了半天,孩子压根就没在看那个红绿灯。父母觉得自己的功夫不能白费了,于是用两只手把宝宝正在往旁边看的头扳过来,用手指头指着前面的红绿灯,继续讲解这时可怜的宝宝一脸茫然,他的神还没有从刚才对汽车的投入观察中回过来,父母强行把他扭过来后,他不知道该看什么,在他的眼前有大人伸出去的半条胳膊和一只指着前方的手,有电线杆,有远处的楼房,有路边的树,有蓝色的天空,有白色的云朵。大人口中念叨的红灯停,绿灯行,对宝宝来说,也许是成人的手指头,也许是蓝天,也许是白云,但无论如何,这时成人在一边哇哇的声音肯定是让宝宝不胜其烦的。

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做家长有责任把自己认为孩子应该知道的所有的事情告诉孩子,孩子在干什么却不管,这样家长越勤奋,孩子就越成了装满小常识的杂乱无章的抽屉。

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造成孩子把所有用来发展的力量都用在了对小常识的收集上。在日后的生活中,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之下,孩子都能说出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常识,这会带来别人的赞叹,这种赞叹会鼓舞着孩子把更多用来发展的力量用在卖弄自己的小常识上。也许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在某个知识竞答上获得不错的成绩,这种成绩和优势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对自己带有幻象的认知。但是,一个了解很多小常识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人。

但从小到大,周围人对孩子的反应,使孩子以为自己是优秀的,是优秀的就一定会被生存环境所需要,所以当结果与孩子的判断不符时,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疑惑,以为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以为这个世界出了问题,慢慢地,孩子成了一个受害者,郁闷终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还看
你知道吗?家长如何指导亲子阅读
你知道吗?从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
教孩子有教养,有气质
孩子的零花钱问题
早教误区要注意
猜你喜欢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科学”
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怎么办?
宝宝精力过剩妈妈有六招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分享比尔盖茨的教育新观念
外国家长注重言传身教(下)
一个国际家庭的早教经
婴儿早期教育专家有妙招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六:合群
别让家庭氛围毁了孩子
多看1.5行,智力更领先
玩耍,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荷兰夫妇育儿经
于丹: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别急着帮助孩子
怎样解决宝宝认生的问题
请给宝宝一种简单的生活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美国宝宝的自信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美国家庭教育的12个法则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5个育儿“伪真理”(下)
加拿大的早教体验之旅
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无情
家长必看!“爱”可能毁了孩子的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下)
日本的“魔鬼”式儿童教育
调皮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职场妈妈的育儿小窍门!
宝宝永远没有错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懂”和“不懂”的区别(上)
早教到底要多早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蒙特梭利和公文教育哪个适合你的
5个育儿“伪真理”(上)
向比尔盖茨学习“坏孩子思维”
“80后”妈妈育儿方式大不同
“丢女教育”不可取
让你的宝贝舒适又开心
家长必看:教育孩子的六种错误态
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二:模仿
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外国父母培养领袖儿童的秘诀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上)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