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

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

2015-12-14

培养宝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位3岁的孩子能背许多唐诗,还会背乘法口诀,但老师拿着一样东西问他:这是什么颜色?他却摇头说:不知道。

大多数家长总希望通过早期教育使孩子更出色。于是,不少家长早早地就让孩子识字、算术。还有家长让孩子背诵唐诗、圆周率,认为孩子背得越多,就越聪明。

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云昌博士认为,孩子应该学符合自己年龄的知识,不能拔苗助长。他对记者说:前几天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年轻母亲,她带着10个月大的婴儿坐在我后面,这位母亲不停地指着窗外对孩子说,这是白色的轿车、黑色的吉普、绿色的公交车相信很多家长会像这样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一些高难度的知识,我要说这样的做法是绝对失败的,因为违背了教育规律。三岁以前的孩子,你只能教给他一个概念,像;白色或轿车。而白色的轿车则包含了两个概念,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

孩子现在听不懂,以后早晚会懂啊!早一点引导他,可以学得更快,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

但曹云昌却认为:儿童会在不同年龄很自然地吸收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必刻意灌输。太急功近利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不少小学教师发现,上学前学了较多知识的孩子反而对学习表现出一种冷淡情绪。

逼孩子表演是种伤害

来,给叔叔阿姨背首诗!相信很多家长都曾经这样做过。

教育专家认为,这都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把孩子当成了炫耀的工具。专家说,让孩子表演并不是完全不好,有的孩子表现欲很强,当众表演正好可以满足他想展示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很不情愿,那就顺其自然,尊重他小小的主见,千万不要霸王硬上钩。

对学习能力的片面理解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等首次发布的一项针对中国0-3岁婴幼儿父母学能发展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父母将宝宝的学习能力简单理解成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不知道应根据宝宝自身发育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发学习能力。这次调查针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7大城市、1200名父母,其中24%的家长简单把学习理解为算术、诗词等知识的提升,49%的家长将学习归结为学钢琴、学书法、培养方向感等技能。

功利心让家长迷失

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等现实情况,逼得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充满了功利色彩,普遍把智商的开发放到第一位。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只要孩子学习好或者按时练钢琴,任性一些也没有关系。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更合理地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和身体素质?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孟海兰认为,这三个方面应该全面协调地发展,不一定非要分出个轻重缓急,但现在的家长都普遍比较注重智商。

曹云昌博士却认为:在我的教育体系中,我始终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情商教育,之后才是智商开发。看看我们春节的拜年短信全都是健康和快乐,因为大家都明白身体是一切之本,教给孩子正确的健康理念非常重要。接下来是培养孩子面对世界的各种能力,包括他的人格、心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再往后才是智力的开发。

小小年纪经不起过度开发

年轻妈妈张严告诉记者:去年,我女儿几个月内就背会了几百多首唐诗,但后来我们没再抓这个事儿,现在曾滚瓜烂熟的东西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曾经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培养她,但终究抵不住忘性,这让人不禁反思:我们做家长的执着地让孩子苦苦背唐诗是为了什么呢?

孟海兰教授认为,现在早教普遍存在强记现象,比如背诵诗歌,这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但在开发孩子智力方面作用有限。

曹云昌甚至认为,过早地开发孩子,教他太多知识性的东西,有可能产生副作用,比如扰乱孩子的心智,扰乱心智的后果是多动和易走神。比如,让孩子背圆周率,我觉得毫无疑义,可能会导致他上学后厌学或讨厌数字,曹云昌说: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知这个世界,形成自觉地认知、适应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于艳在这方面就是一位成功的家长,她的女儿已经四岁了,刚刚在一个全国少儿歌唱比赛中拿到二等奖,孩子在幼儿园也表现得非常优秀,跳舞、唱歌、轮滑、认字都是班里最棒的。最让于艳高兴的是孩子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有很强的求知欲。于艳也喜欢教孩子背唐诗,但她非常讲究技巧。可以给孩子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或者利用声像帮他记忆,这样就会帮他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意境,于艳告诉记者:记得女儿2岁多的时候,我带她去旅游,看到一个瀑布,她张口就来了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惹得游人都笑了,我觉得很吃惊,我想是因为背诗时我让她真正认识了瀑布。于艳的经验是,我们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如果教会了孩子学习的能力,会让他们终生受用。

走出智力开发误区

曹云昌博士指出了三个最有效的手段,即户外大运动量、精细动作(手上的能力)和语言刺激。运动能健脑,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兴趣。精细动作可以让孩子变得心灵手巧,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孩子脑细胞的发育。除了智力开发,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形成丰富的情感,及对人、对物、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父母应该与孩子多进行亲子活动,带着他们边玩边交流。渐渐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感觉、知觉和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儿童早教越早真得越好吗?
逆境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宝宝爱打人摔东西该怎么办
给孩子找准“起跑线”
两则小游戏让动作精细
早期教育可促进BB大脑发育
周岁内婴儿的八次智力飞跃
与13-15个月的宝宝做游戏
妈妈和你分享早教经验
感官训练法,造就聪明娃
早教对智商发育不可低估
别让标准埋没了孩子的聪颖
不要忽视学语前的沟通
如何用音乐培养宝宝高智商
让宝宝尝试自己的能力
哪些时期是智力发展飞跃期
给新手父母的家庭游戏法则
和宝宝一起做益智的亲子游戏
阶段运动帮助宝宝更好成长
把握宝宝发育的关键期
养护孩子你“过度”了吗?
0-6岁是心智发育黄金期
聪明的孩子出生时有啥表现?
10个锻炼宝宝小手指的游戏
宝宝早就会记事了,你知道吗
快给你的小宝贝右脑充充电
关于早教问题的专家回答
妈妈怎样挑选宝宝阅读书本
10种天分为宝宝成才
培养宝宝说话有条又有理
孩子的个性是遗传还是后天
游戏锻炼宝宝小指头
早教一定要去早教中心?
孩子行为的目的性
正视宝宝的语言发展能力
让你的孩子玩玩纸游戏
家庭5因素耽误宝宝学说话
用纸箱给孩子做个“童话屋”
如何给2岁宝宝挑益智书籍
智力,在BB的指尖上跳舞
懂得合作的宝宝将来更有出息
“翻斗乐”里礼仪多
孩子都有语言的“储藏盒”
一岁多的孩子为啥不愿穿鞋
别陷入了孩子的早教误区
简单开发宝宝脑力11个方法
EQ靠“慢养”不宜“快教”
孩子的好习惯家长这样培养的
给孩子做个好的模仿对象
如何教孩子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