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2015-12-14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邹小兵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开发宝宝学能应向专业人员取经

邹小兵教授指出,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致强制学习、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和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

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定势,应该根据其天赋和特性来具体对待。公平的教育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来武装头脑,邹小兵教授说,开发宝宝潜能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邹小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明显缺位。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婴幼儿保健学组在全国七个城市针对1200多位0~3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意识到需要特别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是仅有一成父母意识到从事婴幼儿健康的专业人员指导的重要性。

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能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父母指导。但是在国内新晋爸爸妈妈们的育儿经,多是从长辈、同事、幼教人员等处咨询得来的,而很少有人会请教儿童保健专业人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与“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还看
几大妙招教孩子克服怕黑
如何快速鉴别多动与多动症
从认知学角度来八一八要不要带宝
宝宝多大可以看电影?
早教的噱头你中招了没?
猜你喜欢
宝宝为什么打人,怎么纠正
宝宝学说话的小细节
任性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支招解决宝宝鼻子不通气
批评孩子时最忌讳哪些行为
爱笑的宝宝该怎么培养
如何缓解宝宝破坏性的行为
如何应对活泼过度的宝宝
如何巧对爱顶嘴的孩子
让宝宝远离磨蹭
家长导致孩子长不高的坏习惯
让孩子养成爱动脑的习惯
宝宝独立能力的培养方法
不听话宝宝的行为表现
正确纠正宝宝的自私行为
哪些迹象能看出孩子已宠坏
使尊重孩子成为一种习惯
孩子的心理世界你需要了解
外向的孩子智力开发的注意事项
叛逆宝宝的教育方法
运动胎教有什么好处
环境胎教对胎儿有何影响
三个方法应对孩子当众发脾气
如何教孩子学会收拾玩具
如何让贪玩的孩子自觉写作业
联想胎教对孕妇有什么影响
父母智斗脾气王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贪得无厌”
帮助宝宝智力发育的色彩
如何应对吃饭坐不住的孩子
如何应对生气的孩子
哪些言行表明宝宝受到压抑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使孩子反感
这些习惯让孩子受用一生
孩子“人来疯”,家长怎么应对
教孩子环保我们该这么做
营养胎教至关重要
孩子的习惯培养不容忽视
如何发展孩子的玩商
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
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
妙招改造宝宝的“暴脾气”
别让承诺伤害到孩子
巧招应对宝宝“粗口”
胎教故事好处多多
正确分辨孩子行为的好坏
宝宝的恶习有哪些,该怎么纠正?
怎么让宝宝拥有健康洁白的牙齿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注意事项
妙招巧对叛逆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