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啃老”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啃老”

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啃老”

2015-12-10

老外的诧异

前几日我的美国朋友德蕾莎因为探亲回美国,专程到了我们家和我们叙旧。她在中国做管理顾问咨询,自从八十年代开始,便一直住在北京。

德蕾莎领养了一个中国孩子,名叫凯莉,这次一起带了来,于是我们讲到了育儿的问题。她说一次小凯莉起床后折被子,保姆看到后马上过去抢过来,边折边说,你人小,折腾半天也折不好,我来折,三两下就好了,干脆利落!德蕾莎知道后坚持说不行,小孩哪怕是花二十分钟折好,那也是她自己的劳动,再说她也没什么事,就让她花这二十分钟时间,她完成之后,也会很有成就感,这多好呢?

在后来的谈话中,她说到她的一个北京熟人,儿子要结婚,本来自己有房子,但是觉得父母的房子更好一点,于是让老两口把房子让出来,供他们结婚。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已经改喝咖啡为喝茶的德蕾莎一听有这种事情,目瞪口呆:这开什么玩笑,这人都是成年人了,有什么理由让父母给自己房子?但这种事情,在中国实在太普遍了,恐怕只有这些老外才觉得不对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把她说的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小时候,家长给小孩子折被子成习惯了,长大了,帮他们找工作、给他们买房子,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这样的例子一多,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啃老,你情我愿?

曾看过深圳电视台一期主题为啃老的节目,观众里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年轻的学生,近似于一边是被啃族,一边是啃人族。奇怪的是,当主持人问起啃老这个问题时,两边的反应却出奇一致,被啃的觉得该被啃,而啃人的也觉得理所当然,周瑜黄盖,愿打愿挨,剩下中间几个持异议的嘉宾莫名尴尬。

愿打愿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好比教一个人开车,还不如天天开车送他去他要去的地方简单。许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未必不知让孩子独立自强的重要性,却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培养这种独立精神。

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啃老”1

德蕾莎告诉我,即便我们疼爱孩子,但教育就得讲究原则。在养育孩子的阶段,大家常常为了省事,把应该由小孩独立二十分钟完成的事情,自己四分钟完成了,甚至事事为其代劳,表面看来,父母牺牲最大,其实有苦劳没功劳,甚至是一种不教之过:因为我们不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独立成长的能力。

几年前虎妈蔡美儿很火,随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大卫布鲁克斯公开和她唱起了反调,他的论点很有意思,他认为,虎妈式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溺爱,即用严厉的计划式教育保护着孩子们,不让她们去从事更有挑战的活动。

我颇为认同此人的观点。我们一般只看到美国小孩童年的幸福,却忽略了他们小时候在品格上的各种锤炼,比如他们去参加球赛,他们会在这中间学着庆贺赢球,也会学着接受输掉的比赛,如何对付糟糕的队友,如何在一个挺差的团队里,学习做到自己的最佳。

停止溺爱

我们中国家庭的小孩,一般都重视学习,能把数学乘法表铭记于心,能对唐诗宋词背诵如流,也能把钢琴弹得呱呱叫这些事情并不难学,一来,很多是死的东西,二来家长已经把这些东西都外包给了学校和辅导班,自己不需要操多大心了。

然而学校很少会教孩子独立处事,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教学过程,因为它需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训练。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问题,有时候我们甚至连问题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毕竟大家都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孩子小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教,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等孩子大了,啃老,你能怪他们吗?因为他已将索求视作天经地义,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德蕾莎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人年轻的时候,哪怕多花一点时间,自立地把人生经营好,辛苦是辛苦一点,但当一切都是自己亲手造就时,那种自豪和自尊,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请不要误以为这是对我们各自父母的指责和道德品判。我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说这些话,本文的阅读对象,是现在在职的、孺子可教的中青年父母。我这么写,也是自我反省,上面说的毛病我也有,我有时候也为了省事而代劳。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我做得也大有欠缺,问题是即便是我失职,小孩也没法让我换内阁,让我下台。这对他们是何等不公,对于我们自己,又是何等大的责任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与“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啃老””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啃老””还看
如何选择合适的早教产品?
宝宝睡眠的真相
哪种睡姿适合宝宝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好习惯
家长怎样帮孩子摆脱“亚学习状态
猜你喜欢
定期手指锻炼提高婴儿智力
开发1至3岁宝宝智力的体操
影响儿童智力的九大变量
早教是真科学还是“大忽悠”?
《发现孩子的潜能》简介
莫扎特音乐提升不了IQ
为什么独立玩耍对孩子有好处
咋“玩”数学让宝宝更聪明
父母这样做,宝宝更聪明
早期经历决定婴儿感觉开发
四步慢养法为宝宝植入EQ种子
家庭是幼儿早教的根本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鉴别BB智力正常与否五方法
BB聪明不聪明看睡姿就知道
七天教宝宝辨认颜色好方法
“玩手”游戏开发宝宝智力
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
细数宝宝学说话关键期
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思想的缺陷
宝宝学习说话时的三个禁区
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幼儿教育
3岁前后以“眼神教育”为宜
儿童早教关键期是哪个阶段
利用音乐启发宝宝智慧
教幼儿背唐诗弊大于利
兴趣培养不是越早越好
提高宝宝记忆力的四个诀窍
关爱加教育BB高智商的关键
如何教1-3岁宝宝认识小动物
多和爸爸玩的子女智商高
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的方法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你做了多少
现代教育因材施教的困难
如何和1-2岁的孩子交流
小测试发现宝宝的八大潜能
周岁宝宝的语言及智力训练
学步车妨碍宝宝心智发育?
早期教育的15个内容
幼儿成长:别错过更别越过
提升宝宝IQ的六秘诀
辨才的四种思路
6招培养小宝宝的观察力
《宝宝越玩越聪明的游戏》简介
强迫孩子过早学技能不利于成长
宝宝潜能启蒙,谁是最佳人选
怎样知道宝宝以后是否聪明
过度早教不利儿童健康成长
和孩子一起把注意力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