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应急手册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应急手册

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应急手册

2015-12-10

一、为什么受灾儿童需要保护?

地震造成的房屋损毁,人员伤亡,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焦虑、愤怒等应激反应。儿童比成人更为脆弱,除了面临饥饿、寒冷、外伤等危险,儿童也会受到心理的伤害。因此,此时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反应,适时地保护儿童。

二、需要留意孩子的哪些反应?

情绪反应:感到恐惧、害怕,有紧张、担忧、迷茫、无助的表情。 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 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等,这可能是紧张焦虑的情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行为反应:发脾气、攻击行为。 过于害怕离开父母,怕独处。 出现遗尿、吮手指、要求喂饭和帮助穿衣等(曾经学会现在又重新出现的幼稚行为),这属于应激状态下的退行行为。 有些儿童会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与其他人发生矛盾等。

三、哪些孩子更容易在灾难中受到心理伤害?

灾难事件对下列儿童的影响更大,他们比其他儿童更需要关注:以往遭受过灾难或创伤事件的儿童。 有被虐待或殴打史的儿童。 女童。 智力障碍儿童。 患躯体疾病、残疾的儿童,或者在灾难中身体受伤的儿童。 以前曾经有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 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儿童。

四、如何保护受灾儿童?

口诀:先急救、供饮食,再远离、保安全,促表达、多关心,勿批评、给希望。

第一步:保证儿童身体和环境的安全,预防潜在危险。先急救:优先保证儿童身体安全,对于受伤儿童应首先给予紧急医疗救护。 供饮食:尽快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安全食品。 使远离:尽快指导和帮助儿童远离灾害现场,避免因目睹灾难带来的后果(如流血、伤亡、混乱场景等)而再次受到伤害。 保安全:尽快为儿童提供安全的住所。

第二步:注意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做好基本的心理保护。促表达:鼓励并倾听儿童诉说恐惧,允许他们哭泣,帮助儿童了解出现害怕和恐惧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要强求儿童勇敢或坚强。 多关心:花更多的时间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表达对孩子的爱和照顾,可以消除一部份恐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玩游戏。 勿批评:不要批评儿童暂时出现的一些遗尿等幼稚行为,这是灾难对儿童心理影响的常见反应。 给希望:回答儿童的问题,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告知原因,同时给予希望,向儿童承诺,因地震造成的灾难是暂时的。

第三步:注意成年人的反应,避免影响儿童 成年人应尽量不要在儿童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过度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和调整情绪。成年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如果儿童的心理问题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到以下当地机构(可以通过当地114电话查询,或者网上查询)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精神卫生中心/专科医院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 儿童/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与“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应急手册”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应急手册”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孩子“小气”怎么办
看卡通助宝宝改变暴脾气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父母宠坏孩子的11个坏习惯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不能强硬压制孩子的倔脾气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小宝宝爱攻击人的六个原因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弱智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怎样让磨蹭BB乖乖上床睡觉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