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妙招教会幼儿“识字”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4妙招教会幼儿“识字”

4妙招教会幼儿“识字”

2015-12-10

儿子探探(化名),从17个月开始学识字,快两年了。许多人看到探探认字既多又快,都来咨询我们是怎么教的。下面就是我们的4点体会。

妙招一:把握最佳识字时机——孩子兴趣正浓时

当孩子对某事某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其记忆力、理解力都被唤醒和激活,此时辅之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探探特别喜欢玩玩具,每次给他买新玩具时都教他认许多字。一次我给他买了一把手枪,他爱不释手。趁他高兴之际我先教他认“手枪”,接着又边讲边教他认“子弹”、“扳机”、“目标”、“瞄准”、“靶子”、“喜欢”、“爱不释手”等等。这一连串的字词在说着玩着中探探就会说、会认、会用了。

妙招二:自制自己制作识字用具——生字卡片

我们为探探准备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卡片,还有双面胶、绳子、彩笔,这些都放在随时能拿到的地方。我们把家里各种物品的名称都写在卡片上,贴上去,有时还把价格也写上,我和儿子轮流当营业员和顾客,玩购物的游戏。只要我们出门散步或到超市购物,会随手带上几张卡片和彩笔,以便见到探探感兴趣和不知道的事物及时给他记下来。

妙招三:讲究有效识字方法——组词与游戏

这种方法可以教孩子懂得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字的用法,丰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孩子感到认字是游戏,也有快乐。

比如,我教他《小儿垂钓》一诗,我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先教他读,再告诉他意思,然后我们进行表演。我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他拿着棍子向前走;读“侧卧莓苔草映身”,他躺在草丛中作垂钓状;到“路人借问遥招手”,他连看也不看我,只是挥动着他的小手,我问他为什么不理我,他回答道:“怕得鱼惊不应人”,那神情可爱极了,傍晚散步时,我们又带着这些卡片,我把卡片当飞碟向前抛一个,他捡一个,并迅速地认出这个字,再组一个“词”。就这样,他不知不觉地既背诗,又认识了许多字。

妙招四:有心创造识字环境——生活处处有情境

教孩子识字并不仅仅局限于家中和看书,生活中处处都有孩子识字的情景和教材。

1.常带孩子去采市场和超市

我经常带探探到菜市场和超市,让他在这种真实的情境和环境中认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与“4妙招教会幼儿“识字””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4妙招教会幼儿“识字””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宝宝便秘千万别给吃蜂蜜小心肉毒
宝宝揉眼睛怎么办
宝宝眼角起湿疹怎么办
溺爱孩子这些错犯过没?
幼儿喂养不能怎么方便怎么来
宝宝舌苔厚黄怎么办
如何训练7-12个月宝宝的发音
夏天宝宝吹空调注意事项
如何稳定学龄前儿童的冲动情绪
宝宝老爱吐口水怎么办
孩子玩魔方能培养专注力
“孩子的过失”如何破
准妈可用这些措施预防早产
孩子学绘画可培养四种能力
宝宝要远离这7类“毒品”
新生儿早教有必要?!
儿童雪地靴不能长期穿给孩子选鞋
家长必知:小宝宝晒太阳之前不要
最易毁掉宝宝的5大坏习惯
妈妈应给幼儿适量吃些肉
妈妈我从哪里来?
孩子“防伤害”教育怎么做?
宝宝用吸鼻器好不好
夏季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怎样给孩子添加蛋黄
怎样避免脐带绕颈
宝宝何时断奶最合适?
千万不要让人这样逗孩子
怎么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
2岁的宝宝用舒肤佳香皂洗手
如此“胎教”危害胎儿健康
幼儿看电视需要注意事项
幼儿家教中的误区
怎么才能更好开发小孩潜能?
如何帮助宝宝祛痰
5大因素让子宫内的胎儿更聪明
如何做音乐胎教
教孩子学画画的发法与十大建议和
宝宝睡觉打鼾易导致大脑损伤
妈妈素质对孩子智力有影响
儿童绘画训练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小孩喜欢边玩边吃饭怎么办
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
语言游戏让宝宝能说会道
夏季宝宝如何科学饮食
培养孩子才艺易踏入的误区
孕后期不能进行抚摸胎教
1岁前给宝宝6个成长把把关
装酷的小孩子长大后难成功
如何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