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

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

2015-12-09

没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费。

方法具体了才好用,可是越具体的方法适应的范围越窄。只企求具体的方法而不追求对教育更深的理解往往徒劳无功,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比刷盘子更需要灵活运用。缺乏对教育基本的理解,告诉他们如何做也是无用的。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我们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智慧一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在“考大学”上。事实上,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有机会,也并非上了大学就一定有机会。只注重学历的追求,实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健康的人格、积极达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智慧二懂得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不必刻意观察,孩子就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态度。我们想要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智慧三懂得该怎样去做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没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没有意义;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本身没有意义。父母并不好当,但是必须当好。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不可知难而退,必须探究如何解决。请参看“没办法的时候怎么办”部分。

智慧四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既然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的,就是孩子将来需要的;现在考验我们的,将来也会考验孩子,我们面临的烦恼、挑战和机遇,将来孩子统统会面临,虽然时代气候不断改变,但是与人相处、消化压力、抵抗惰性和软弱、克制欲望、自我推销、打开局面、把握机遇等基本问题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更传递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我们做人的时候,也是在做父母,我们生活的过程,无时无刻不是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父母通过对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处,无时无刻不向孩子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做法给孩子示范,根据孩子面临的具体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议和要求,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智慧五怀有“成长意识”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因孩子而改变,有些人变得出乎意料地好,有些人变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带领整个家庭一起成长,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大人成长的方向是父母。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

智慧六懂得自我怀疑的必要

我们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缘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方式,这并不总能靠得住。懂得自我怀疑,防止固执己见,抱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时时谨慎,用更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会开辟全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境界。

智慧七 教育是帮助,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性。假如孩子比较有心计、企图心强,那么这个孩子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但是也容易因为心事太重而承受压力,遭受挫折;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注意劝诫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抱负所累,人生不可能完美,要学会取舍和放下。假如孩子是个乐天派,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那么这样的孩子获得快乐会很容易,也不用担心他会钻牛角尖,但是很容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将来生活在一个较低的社会层次上;这时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进取心。

很多父母常说:小孩子都一样,哪有这么复杂?这是一种“外行”的表现。人是生而不同的,各有所长和所短。有智慧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扬长避短,但前提是先要发现孩子的所长和所短。孩子不是一块任我们随意雕刻的石头,而是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性的个体,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挥他天性中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遵照孩子的天性进行帮助,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会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

智慧八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个人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保留他们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间。

家庭教育的意义十分关键和深远,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同龄人和学校的影响,孩子真正的成熟还需要离开家庭后在独立生活中探索。

对于孩子,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知晓,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左右。我们只需要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放下多余负担会让我们一身轻松、满怀信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还看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猜你喜欢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借课本教BB学拼音有无必要?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家长“
孩子到底能不能“一心二用”?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盘点全球最具争议的教育方式
婴儿语言训练5误区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惩罚孩子要掌握的智慧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做到这7点,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幼小衔接”要上学前班?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预防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观念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控制孩子体重的错误观念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难管教不只是孩子的问题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
宝宝“把尿”知识你懂多少?
家长和孩子不要轻易“算帐”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多多写信给妹妹暖心解释中秋来源
小心玩具太阳镜伤害孩子眼睛
甜馨不舍妈妈出差大哭李小璐坦言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不要忽略孩子的“傻问题”
教育孩子千万别大声打骂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孩子智力的八次飞跃有哪些?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父母的阻止会让孩子跟损友更近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