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宝宝温柔的纪律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给小宝宝温柔的纪律

给小宝宝温柔的纪律

2015-12-09

当看到一对母子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时,你会不会担心自己迟早也要有此遭遇呢?从小给宝宝温柔的纪律可以让前景光明很多。

虽然宝宝在刚出生时也会弄得你心情很糟,比如毫无来由地痛哭、在新换的床单上吐奶,半夜三点开始精神抖擞,你却不会对他大发雷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baby长成了捣蛋鬼,每天要么打翻浇花用的水桶、用圆珠笔在你的裙子上乱画,要么把从沙发缝里抠出的硬币塞进嘴里时,你便开始觉得他不可饶恕。好在,为了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你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天天狮吼或者一个接一个地说“不”。

其实,一两岁宝宝的所有“恶行”无非是为了探索世界或者追求独立,这两点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功课。那些在你看来故意捣蛋的行为,他们根本分不清对错。因此,这正是你开始给他建立是非对错意识的时刻。你应该通过一些温柔的、持之以恒的纪律,告诉宝宝什么事情可以做,哪些需要受限制,尽可能地减少正当的探索与发现所招致的破坏性结果。

* 确认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且及时更新

当你的宝宝开始满地爬的时候,你就应该给所有的电源插座装上保护罩,把易碎的花瓶放到他够不到的地方。这些最基本的安全措施,可以给宝宝更大的、更自由的、不必担心惹是生非的活动空间。当你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你大喊大叫和说“不”的机会也就会大大减少,因为你已经把可能产生问题的源头消灭掉了。当然,你的防护措施需要与时俱进,当他的“横行”范围从客厅扩张到厨房、卫生间,当他开始尝试站立、行走之后,你不要忘记把猫食盆放到高处,用完卫生间随手关门,撤掉那些可能被当作支撑物的桌布、花架……总之,把一切你在乎的、有可能招致他犯错误的东西收起来。

* 转移注意力

这是对两岁以下宝宝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因为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因此很容易被你吸引开。当他在做一件你不希望的事情时,你只要晃动一个新玩具、夸张地跑向另外一个房间,或者往四周胡乱地一指,他的注意力就会跟着你的指挥棒四处乱转。

* 睡得好,可以减少一半的冲突

疲劳是小宝宝发脾气、不听话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邻近睡觉时间,或者正常作息被打乱时,90%的宝宝都变得易燃易爆,稍有不顺心就大发雷霆。一般来说,两岁以下的宝宝每天需要10.5到12.5个小时的夜间睡眠,白天也需要睡3个小时左右,所以请把握好他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可以减少一半的冲突。

* 在需要的时候,佯装忽视

很多宝宝捣蛋的目的是吸引爸爸妈妈的眼球。如果你发现只要你接电话、洗衣服或者做饭时,他就会发出尖叫,但是过去检查一番,他没有任何不妥时,那么你今后大可以装作没有听到,故意忽略他一下。(当然,你只是佯装忽视,因为你需要确保他的安全。)在小宝宝看来,你的关注乃至愤怒都是在为他的行为叫好,他会因此变本加厉。所以当他调皮的时候,弱化你的反应程度,不予理睬,不和他有目光接触,慢慢地他会自觉无趣,颓然放弃。不过你也要反思,孩子试图吸引你的注意,是不是确实是因为你给他的关注太少了呢?

* 制定纪律并且坚决执行

在宝宝面前确立权威和家规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三步走的方式:1、建立或颁布规则;2、当孩子试图破坏规则时,提出警告并告诉他你的惩罚措施;3、如果他无视你的警告,当即实施惩罚。从小让孩子知道令行禁止,赏罚分明,他就会习惯于遵守纪律。

* 尝试使用暂时隔离的方法

我们通常认为暂时隔离的方式更加适合大一些的孩子,不过教育专家认为,它可以用于9个月以上的宝宝。比如当正在长牙齿的宝宝,对着你的手臂狠狠咬一口的时候,你可以坚决地喊“不许咬人”然后迅速把他推开,几分钟之内不再抱他。对一两岁的宝宝而言,失去你的怀抱和关注是一种相当严厉的惩罚了,所以几分钟之后,你可以再次强调“不许咬人”,但同时把他重新抱回到身边。小宝宝可能不会很快把他的行为和你的反应联系到一起,你需要坚持同样的态度,那样他在几次之后就会明白。当宝宝长到1岁半之后,你可以使用关两分钟禁闭的方法,但只要让他站到墙角或者开着门的卫生间里就可以了,不要一上来就锁进“小黑屋”,那可能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 仅仅说“不”是不够的

当孩子做出危险动作或者伤害到他人时,简单的“不!”是最有效的,除此之外,你应该在“不”的后面加上你的建设性意见,比如“你不要在房间里拍皮球,如果想玩,妈妈可以陪你去院子里。”因为你的目的不单是要解决眼前的问题,还需要告诉宝宝,今后在处理同样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做。你应该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给孩子一个可执行的建议,让他知道你反对的理由和你的期望。

TIPS:

Q:当转移注意力和暂时隔离法都不起作用时,我可以打他一巴掌吗?

A:不。因为,虽然武力会在短时间内起到阻止和惩罚作用,但是它不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且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孩子对父母有一种信任感,但是当父母对他进行体罚,给他带来痛苦时,这种信任就会受到干扰,孩子的情感就会产生混乱。而且很多调查显示,孩子受到的惩罚越多,他就越容易走向固执、好斗和孤僻。

专家支持/伊丽莎白·热尔霍夫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交际学副教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与“给小宝宝温柔的纪律”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给小宝宝温柔的纪律”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八大家庭教育让BB受益
学习困难并不因为“笨”
男孩就该“放着养”
妈妈性格决定孩子的性格?
培养完美女孩培养秘籍
“新父亲”的8个标志
测测宝宝是哪种依恋类型
让宝宝快乐的7个小秘密
推测杀人犯的童年啥样
发现宝宝很多愁善感
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
好父母应具备九大特征
宝宝教育,不宜在人前
"人前教子"摧毁自尊心
跟元首学如何培养女儿
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
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
家庭教育“三应三忌”
家长,犯过这些教育通病吗
啥样父母培养出杀人犯
莫言母亲的另类教子经:多做好事
建立规则能让孩子成功
女孩要精养6岁前很重要
应对男孩淘气的三个策略
孩子被欺负该鼓励他还手吗
培养好性格宝宝八大策略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孩子10岁前不容错过3件事
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
糟糕的父女关系,会影响几代人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0-8岁幼儿心理发育的关键
美国宝宝识字有绝招
优秀宝宝都有的6个特点
别以为孩子听不懂你的话
四种不同性格宝宝教养法
美国礼貌补习班教小孩用餐及沟通
为宝宝制定规则的几条秘诀
父母不设限孩子会更优秀
这四句话父母不要轻易说
父母要智慧地爱而非溺爱
让孩子具有豁达的胸怀
雪宁:培养孩子的独特气质
10种溺爱,种种危险
不同年龄孩子不同的教法
让孩子不高兴的六件事
孩子究竟应不应该做家务?
让孩子成为优秀孩子的捷径
父母的十个好心办坏事
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