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任性的六大对策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任性的六大对策

宝宝任性的六大对策

2015-12-09

执拗期的宝宝通常的表现是喜欢按自己的意图和要求做事,而这些要求在大人们看来往往是无法理喻的,但是,如果孩子们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又会大哭大闹。对于这样的行为,很多家长会理解为“胡闹或是任性”。那么,究竟怎样对待宝宝的“执拗”?是和他对着干,还是调整自己的情绪,了解宝宝“执拗”和发脾气的原因?如何正确的帮助宝宝度过执拗期呢?

1.什么是“执拗期” ?

通常孩子从2周岁左右开始确立自我意识,并且,随着身高体重的快速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也逐渐成熟,很多事情通过宝宝们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去做新的事情,这些在大人看来,都是固执、任性、逆反的表现。

2.宝宝执拗的三大原因

对于宝宝的这种反抗行为父母要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来看待。对执拗期宝宝的解析,对正确合理地对待宝宝的反抗帮助非常大。 以下从三个方面解析宝宝的反抗初衷。

①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

随着宝宝身高体重的快速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也逐渐成熟,很多事情通过宝宝们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去做新的事情。但很多家长由于害怕宝宝受伤等原因,都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于是宝宝就会产生了反抗的情绪。

② 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最早的时候宝宝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而在宝宝两岁后,他们可以渐渐分清哪些事情是他人让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因此在他们刚形成这样的思维时 ,对于表现自我的态度也变得异常的顽强。但这种表现往往与成年人的规范相抵触,进而让宝宝产生了挫折感,最终导致宝宝的反抗行为。

③宝宝自我情绪控制的不成熟

对于没有经历过很多事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感到不满,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吵嚷、哭闹通常是他们主要的宣泄方式。而父母们就认为这是孩子们在无理取闹,是他们叛逆的表现,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对他们,从而导致了宝宝的反抗行为。

其实上面几种宝宝的症状和归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出现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作为父母来说,对孩子正确的理解对待才是最好的抉择方向。

3、在“执拗敏感期”中父母的对策及处理方式

宝宝“执拗”小对策:

1.创建和谐、温馨家庭氛围,促进宝宝积极情绪、情感。

2.避免正面冲突,非重要问题给些让步。

3.转移目标、分散宝宝注意力。

4.重要问题给些“约束”,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宝宝的“无理要求”。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愤怒时:

1.不离开他(这是最重要的),可以的话挨近孩子,拥抱、抚摸他。

2.不劝他、不批评他、不教育他,这点比较难,但尽量做到。

3.保持冷静,态度要温和,认真。

4.让他尽情的哭,因为这是孩子最直接的发泄方法。

5.等他哭完后,再做安抚和劝导。

在平时生活中,对宝宝多一些认同与赞许,少一些禁止、责骂和处罚。让宝宝体会到他可以和你一起讨论事情,将来就不必再用反抗的情绪和行为强迫你让步。

4、帮宝宝度过执拗期的六方法

①理解宝宝、尊重宝宝

在宝宝开始喜欢跟父母说“不”的时候就是他们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宝宝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要求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父母对宝宝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要以平等的姿态来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有选择的余地。这样做会让宝宝觉得你们尊重他,维护了他的自尊,也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②对宝宝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对于宝宝必须做而且完全能够做到的事,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孩子执行;而对于那些不必要的且宝宝不愿意去做的事就不要强行要求他们。如,5岁的孩子可以独立收拾玩具了,如果他玩完后不去收拾,你应该劝导他:“好孩子应爱惜玩具,玩完了应该收拾好,布娃娃在看你哪!”对待3岁的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收拾玩具,而两岁的孩子,根本不会收玩具,你就不必强求了。

③相信宝宝,满足其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对于宝宝的好奇心,父母们应该给予支持,千万不要对宝宝过度保护或是包办代替,这样会使宝宝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机会,也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心理。对于宝宝的能力父母要给予充分的相信和肯定。当宝宝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困难,父母要尽量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这样宝宝在体会成功的 快乐同时,也能减少和父母的对抗。

④同时满足宝宝独立与渴望保护的需求

宝宝之所以表现出顽强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独立。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与父母作对,但宝宝的内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持和适时的鼓励。在放手让宝宝独立做一件事时,父母可以首先判断一下他能多大程度上完成这件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在没有人身危险的前提下,让宝宝自己去做。如果宝宝正准备做的事情可能危害到健康的时候,父母必须果断地制止,并用其他一些没有危险性的活动来代替。让宝宝在享受到独立感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父母对她们的关爱,这样也会减少宝宝反抗情绪的发生。

⑤与宝宝有足够的交流

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宝宝由乖巧向淘气转变的时候,在心理上不应该有担忧和烦恼,这些都是宝宝成长的一个过程。但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不管不问,这样做的话那么宝宝可真的要成为坏孩子了。父母要给宝宝比以往更加多的宽容、关爱以及交流。耐心倾听宝宝内心的想法,了解宝宝的需要。问问宝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宝宝对父母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

⑥杜绝无原则娇宠

孩子的执拗有的是成人娇宠养成的,家长平时应该注意,不该顺从他的地方一定不要迁就,如果迁就了这一次,就会留下隐患,助长他以后多次的执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与“宝宝任性的六大对策”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任性的六大对策”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新生儿穿衣有哪些注意事项
宝贝涂鸦的教育建议
培养宝宝睡眠习惯的6大攻略
别让“聪明”束缚了孩子
国外怎样培养孩子吃苦能力?
上班族父母应避开这些育儿误区!
小宝贝每天应该睡多久?
警惕给宝宝买书大有学问
好方法改变宝宝吸吮手指习惯
家长八大不当行为快快NG!
好奇就是兴趣吗?
母亲仿效鹰爸逼儿子脱衣站军姿
孩子爱摔东西家长怎么教?
宝宝性别教育从什么开始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二个习惯
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与“好孩
别纵容孩子用奶瓶喝水
音乐开启宝宝的听觉艺术
家有淘小子家长别掉以轻心
给宝宝补营养的10大误解
宝宝一天喝多少水
如何保持宝宝爱画画的兴趣
父亲全身湿透“为儿撑伞”父爱如
音乐教育让宝宝更乖巧
父母杜绝7种行为育孝顺孩子
培养BB健全人格家长注意十戒
如何开发宝宝的音乐智能?
纠正宝宝坏习惯的60秒法则
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尿尿
小小破坏王该任其捣乱吗?
妈妈们请管好自己的化妆品
霍思燕晒爱子萌照嗯哼洗衣模样认
宝宝喝水有学问
警惕早期阅读不宜字多图少
让宝宝酣然入睡绝招大全
宝宝防秋燥多吃哪些蔬菜?
正确对待宝宝的占有欲
用微笑化解孩子的小脾气
争执让孩子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远离“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两岁宝宝最适合学画画
选什么曲子给孩子音乐浴
父母的裸体,孩子能看吗?
了解孩子“交往”的规律
1岁以上宝宝仍吃手,6招解决
家长必知:孩子最渴望的10件礼
育儿易犯的17个错误
宝宝吃手的习惯在3岁前改掉
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