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

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

2015-03-18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要想成为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宝爸宝妈对照一下,看看咱家还缺啥吧!


童 心

众多国人对一些中老年人喜欢手舞足蹈、载歌载舞不理解,甚至斥之为“精神病”。这些人忽视了童心不泯能增加许许多多生活情趣。其实,只有童心不泯,青春才可常驻,爱情才可历久弥新,所以最好能保留多一点儿天真、单纯,多拥有一点儿爱好、好奇心,多玩一点游戏。不管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在外尽管当“正人君子”,可回到家,大门一关就最好当大孩子。

浪 漫

不少中国家庭太注意实际,而缺少浪漫。也许有人碰上这样的提问“工作、家务忙了一整天后,一家人为什么不去散散步呢?”会回答说:“我很累”。然而这些说“很累”的人过不了一会儿就垒起“四方城”来,甚至彻夜通宵打麻将。可见,能否浪漫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浪漫情怀。不要以为浪漫无边就是献花、跳舞,不要以为没有时间、没有钱就不能浪漫。要知道,浪漫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

幽 默

许多人把喜欢开玩笑看成油嘴滑舌、办事靠不住,认为夫妻之间讲话应该讲求实在,用不着讲究谈话艺术。殊不知,说话幽默能化解、缓冲矛盾和纠纷,消除尴尬和隔阂,增加情趣与情感,让一家人乐融融。

亲 昵

许多夫妻视经常亲昵为黏黏糊糊,解释“不当众亲昵”是不轻浮的表现。但专家研究发现,亲昵对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着妙不可言的作用,而长期缺少拥抱、亲吻的人容易产生“皮肤饥饿”,进而产生感情饥饿。因此,家庭生活最好能多点儿亲昵的举动。例如,长大了的女儿仍挽着父亲的手;夫妻出门前拥抱、接吻;一方回来迟了,不妨拍拍忙碌的另一方的“马屁”,等等。

情 话

心理学家认为:配偶之间每天至少得向对方说三句以上充满感情的情话,如“我爱你”、“我喜欢你的某某优点”。然而,不少国人太过注意含蓄,有人若把“爱”挂在嘴边,就会被说成是浅薄、令人肉麻。不少中国夫妻更希望配偶把爱体现在细致、体贴的关心上。这固然没错,但如果只有行动,没有情话,会不会给人以“只有主菜,没有做料”的缺陷感呢?

沟 通

经常在影视片中听到夫妻某一方说:“我想找你谈谈!”于是,双方会找一个机会把心中的不快全倒出来。而不少中国夫妻把意见、不快压抑在心里,不挑明,还美其名曰“脾气好,有修养”。其实,相互闭锁只能导致误会加深,长期压抑等于蓄积恶性能量,一旦爆发,破坏性更大。人们不时可见,一些平日相处不错的夫妻一旦吵起架来就翻陈年旧账,把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一股脑儿全倒出来,结果“战争”升级,矛盾激化,有的甚至导致劳燕分飞。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加强沟通,有意见、不快应诚恳、温和、讲究策略地说出来,并经常主动地了解对方有什么想法。吵吵架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它也是一种沟通手段,只是吵架时千万别翻旧账、别进行人身攻击。

欣 赏

人们常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所以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好”;又因为常用挑剔的眼光看配偶,所以总认为老婆(丈夫)是别人的好。例如,一方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另一方既可以欣赏:“他(她)事业心强!”也可以指责:“一点也不把家放在心里!”这说明了,用不同的眼光去评价同一件事,结论会大相径庭。如果你不假思索就能数出配偶许多缺点,那么,你多半缺乏欣赏眼光。如果你当面、背后都只说配偶的优点,那么,你就等于学会了爱,并能收获到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与“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14个月宝宝的情绪发展笔记
五招轻松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三招让宝贝不怕生
说话晚的孩子智力有问题?
左撇子宝宝易出现心理问题
儿化语不利于宝宝语言发展
按摩有助控制孩子行为
近两成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
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
宝宝独自玩耍好处多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
宝宝的行为发展过程很神奇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16-18个月的宝宝爱观察
培养孩子“自助入睡”好习惯
父母常“嗯啊”孩子学话快
别让圣诞老人吓到孩子
怎么让“小气”宝宝变大方?
宝宝哭时要不要去抱
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帮孩子合理宣泄情绪三方法
如何帮助宝宝面对恐惧?
六招让宝宝不再“害羞”
十二星座宝宝的性格抢先看
女儿“叛逆期”爸妈各显神通
如何和宝宝交心?
独处,宝宝自我发展的好时机
怎么办,我家宝宝怕理发
过度的焦虑对宝宝影响深远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孩子的重复罗嗦预示着什么?(图
让宝宝不再和父母唱反调
宝宝为什么会怕“生”
幼儿的语言学习从一岁开始
如何帮助发音不准的宝宝
男宝爱摸妈妈的咪咪怎办?
宝宝无聊的五种表现
依恋: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
妈妈如何跟幼儿交朋友
宝宝为啥比同龄孩子说话晚?
投掷游戏改善宝宝怕生
1岁孩子也能听懂妈妈的话
天热时分爬爬乐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情绪发展到较为复杂的情感
教育孩子绝对不能用“吓唬”
重新培养孩子的“认同感”
正确看待两岁孩子的占有欲
宝宝为啥常说别人听不懂的话
培养宝宝独处的9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