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太好强是BB没主见的真凶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妈妈太好强是BB没主见的真凶

妈妈太好强是BB没主见的真凶

2015-12-09

在初期的家庭教育中妈妈占了主导地位,妈妈的性格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发展。如果妈妈太好强或是控制欲太强,孩子容易缺乏主见,这对他们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请妈妈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进入好强的误区,这对孩子的未来没有帮助只有妨碍。

孩子突然出现忽悲忽喜的奇怪行为,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甚至连自己想吃什么都没有个准主意?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那妈妈们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是不是因为你的能干,导致孩子没有主见?

现在有很多做事干练、事业成功的母亲,常常会苛求自己的孩子做到最好。而母亲的这种苛求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有关专家就此表示,孩子突然出现忽悲忽喜的奇怪行为,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甚至连自己想吃什么都没有个准主意。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抑郁症,需要长 期治疗。专家分析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妈妈,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强硬干练,事业上是很成功的,因此,她们苛求孩子也做到最好,一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可能就会 遭到母亲的责骂,这种“强势”的情绪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

约束多让孩子失去自我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相当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如何正确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却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所欠缺的一种技能。

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才, 她们常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其子女身上,子女成功是她们的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的失败。 所以,很多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其子女身上,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 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的约束中变得没有自我。

过分苛求事与愿违

“现实生活中,妈妈强势的现象很严重,后果也很可怕。”儿童心理专家介绍,可以说,严厉的妈妈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只是因为沉缅在对儿女前程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她才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然而一味的要求、一味的打击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

从根本上说,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做出的自我肯定,过分苛求造成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 会增大,会有被抛弃的恐慌。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意识到自己再不合妈妈的意,妈妈都无法抛弃自己时,向上的动力也会消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疲沓,任何批 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恋母情结伤害孩子

“我们在临床发现, 很多这样强势母亲的家庭里,父亲的角色极少被提起,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入了过多的关爱,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只有自己和母亲,因此孩子已经6、7岁了甚 至更大还和母亲同床共眠,甚至在一个被子里。”心理学专家表示: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基本上是缺失的,可有可无的。父母虽然都爱孩子,但无意中忽略了父亲的 作用,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一个认同的对象。

事实上母亲强势,受其危害的不只是孩子。 因为从实际的交谈中,我们常常发现母亲更离不开孩子,母亲会因为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虚而将儿子作为“替代配偶”,作为情感的依托的惟一对象,这同样也是强势母亲对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伤害。

父亲作用别被忽视

“要注意的是这个“强势”的程度,如果是将孩子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强行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我认为这个关系就有些畸形了。”专家坦言,这种 决策过程不应忽视父亲的作用,只有双方积极地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更多地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夫妻双方共同商量,才可以避免一方的盲目,做出更理智的选 择。就孩子上培训班这一事而言,对于子女需不需要上培训班,上什么样的班等决定,都应由家庭成员包括子女共同商议得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妈妈太好强是BB没主见的真凶”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妈妈太好强是BB没主见的真凶”还看
国外孩子如何过假期,你造吗?
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
注意!别触碰孩子的这些底线
教育孩子,你需要掌握这些技巧!
准备清单:美国妈妈入园倒计时
猜你喜欢
孙云晓:怎样防止童年恐慌
孩子入园父母必学的教育技巧
"现代好妈妈"六大判定标准
关爱来自“外星球”的孩子
孩子上托班家长注意啥?
6大兵法教你与孩子交流
溺爱,让孩子挥刀自杀
梦想不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父母越无私孩子越自私
在宝宝面前6种牢骚发不得
好孩子养育的四个新标准
八大方法让孩子告别胆怯
宝宝到底都怕些什么?
你尊重BB创造的童话世界吗
孩子怎么吃亏才是“福”
五大最佳的教子时机
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
把握宝宝早教的4个关键期
10个小细节养育快乐孩子
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管教孩子要有底限原则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大罪魁
孩子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段
家长怎样看到孩子独立性?
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
父母谁对孩子影响更大?
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家有男孩父亲千万别缺席
犟孩子要智取不要强攻
培养女孩乐观心态的四秘诀
九个参考项了解孩子个性
孩子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父母虚夸让BB陷入困惑之中
5个细节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怎么培养好动宝宝的专注力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想我吗”别老这么问孩子
嘴硬的犟孩子该如何教育
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
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
莫把母子之爱变成伤害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九个习惯
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美国孩子为啥"伤不起"?
如何培养孩子的灵巧性
0-4岁宝宝成长20个里程碑
两三岁的孩子怎样才会听话
怎样让你的孩子自信?
方言妈如何教宝宝说普通话
男孩养育五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