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2015-12-09

父亲不能只当“大钱包”

在传统观念中,父亲多是“严父”形象,孩子对父亲敬畏有加,敬而远之;在现今社会中,父亲就是孩子的“大钱包”,主要任务就是在外面多赚钱,给孩子买好东西。因此,幼儿园家长会几乎是清一色的“母亲会”,公园里陪孩子一起玩耍的,也几乎全是母亲。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少了父亲这个角色。父亲要把传统的“大男子主义”的角色甩掉,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父亲教育孩子,要从游戏开始,一个好父亲,先要成为孩子的好玩伴。

父亲与孩子游戏,不仅是游戏伙伴,还是一个心理调节者、智力启发者。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可以从父亲那里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

父亲做玩伴,能让孩子勇敢、独立

父亲做孩子的玩伴,不仅可以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男人的独立、自信、宽容、坚强、果敢等个性,都会在玩耍的过程中,无声无息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学习到这种品质。比如,孩子做游戏碰到困难了,就会灰心丧气,父亲可以建议他休息几分钟,然后重新尝试。一个善于观察的父亲,一定会适时地给孩子一个引导、一个鼓励,父亲的鼓励和安慰,既是“兴奋剂”,又是“安定片”。

幼儿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家庭就是幼儿学习角色观念、形成角色意识、模仿角色行为的重要场所。孩子最初就是在家里模仿父母,然后逐步扩展到模仿外面的人,最终形成自己的性别意识。

如果“父亲”角色缺失,再加之家庭中没有其他男性的影响,那么男孩子长期在女性环境中生活,就会变得不像“男孩”,形成男孩女性化倾向。他们的性格就会缺少“阳刚之气”,变得软弱、缺乏独立性。

想当好父亲,先要找回自己的“童心”

要想成为孩子的玩伴,先得成为孩子的朋友;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父亲先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用孩子的目光看待问题。

有些父亲与孩子玩不到一起去,效果不理想,甚至跟孩子关系闹得很紧张,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要把自己当孩子。

很多父亲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把孩子变成“小大人”,这会造成隔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可人们一旦长大,就把自己的童年忘了,一味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如果父亲能够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将心比心,遇到问题替孩子设身处地想想,就很容易理解孩子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与“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还看
幼儿寒假生活家长要注意啥
适当的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
寒假如何避免孩子上网成瘾
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
寒假咋避免孩子迷上电视
猜你喜欢
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12法
小孩说话大人不要插嘴
与逆反期孩子沟通七技巧
表扬孩子的四大技巧
梁大爷的“育孙宝典”
如何让胆小宝宝变勇敢
帮“羞答答”的宝贝变大方
别和逆反期的孩子较劲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鼓励孩子的19个技巧
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
养育才艺宝宝必知四件事
9方面帮你塑造好性格宝宝
孩子胆小粘人是为什么?
五种育儿观念要及时更新
欧美家教必备的四大法宝
亲密育儿“圣经”or“谬论”
挫折教育父母要抓好四阶段
改变胆怯型儿童“三法”
宝宝压抑时的7种表现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习惯
生活点滴培养孩子情商
怎样惩罚孩子才合适?
高情商家长擅于调动孩子情绪
言语能激发才能
被大人捉弄,宝宝伤害大
12个早教误区爸爸妈妈要避免
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乐天派宝宝培养A计划
不能输的“情商”起跑线
家长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
家庭教育拒绝“外行”父母
父母如何恰当得奖励孩子
家长这样做孩子拥有好身材
不要将孩子误当作天才培养
婴儿长牙时会出现的症状
父母三“非爱行为”伤孩子
家长忌对孩子让步过度
爱孩子就别当四类家长
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10种方法安抚你的宝贝
情感投资早孩子素质高
家庭教育无时无地不情商
如何培养0-4岁宝宝秩序感
培养BB领袖气质的“洋经验”
挫折教育的四个“疗程”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不同气质的孩子培养不同
孩子不听话只因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