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

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

2015-12-09

李芳老师说,孩子的生命状态高于成人,要向孩子学习,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主导孩子。

李芳老师说,6岁之前的孩子对妈妈最崇拜,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无所不能。但是,李老师也目睹了孩子最信任的妈妈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她说,妈妈应该先自我成长,提高自身的修养,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针对日常教育中妈妈容易犯的错误,李老师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妈妈能真正了解孩子,给孩子需要的爱。

敏感期对孩子的关注不够

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个事物的特质。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孩子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孩子出生后,敏感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如果妈妈不了解,就会错过最好的教育时机。比如孩子在6个月左右出现口的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这时孩子会把能抓到的所有东西往嘴里放。妈妈看到了可能会觉得很不卫生,或者会有危险,强行把孩子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这就破坏了孩子的发展需要,会让他口腔不满足。

所以妈妈要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有所了解,理解孩子这一阶段的反应,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让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

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有时,代替孩子做事,看起来好像是心疼孩子,其实是妈妈自己嫌麻烦。比如穿鞋,如果孩子自己穿,可能要花很多时间,但是妈妈给穿就很快;还有吃饭,如果孩子自己吃饭可能会把桌子、衣服弄得乱七八糟,而如果妈妈喂,妈妈就省去了收拾残局的麻烦。这样的妈妈,说是爱孩子,其实是爱自己,省却了自己的麻烦,却也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省了一时的麻烦,却带来长久的麻烦。因为孩子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就会更依赖妈妈。

所以,妈妈要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

夸奖、批评孩子不讲技巧

很多妈妈夸奖孩子就是一种模式,“你真棒!”“你真是个天使!”“你真是个乖孩子!”这样,可能会有两种后果。一种可能是心理膨胀,因为他会认为自己做得真的很好,如果说他不好他就不愿意,那样会导致孩子抗挫败能力很差。

另一种就是会给孩子的压力特别大,甚至逆反,你越觉得他好,他就越表现出不好。有一个故事,讲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坐车,孩子特别安静,妈妈就想:孩子这么乖,应该表扬一下。妈妈就说:“宝贝你真乖。”孩子马上产生了一种反应,他在想:“我正在思考如何整我弟弟。既然你说我好,那我就要表现给你看我有多好。”他就把纸巾全部抽出来,搓成球往前面扔。妈妈这样夸奖,扭曲了他的人格,让他的品行变形了。

妈妈夸奖孩子,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但夸奖孩子要讲技巧,夸奖的应该是孩子的努力和成绩。如果孩子在努力地做一件事情,比如在使劲地搬一张桌子,妈妈看到了,妈妈就可以对他说:“宝贝,我真是觉得这个桌子太沉了,你居然把它搬动了。”

虽然妈妈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孩子有多棒,但孩子自己会想:“妈妈都觉得这个桌子很沉,但我居然把他搬动了。”孩子会很满足。

同样地,批评孩子也要对事不对人。比如一个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妈妈就应该说:“宝贝,打人是粗野的行为。”强调是打人这件事,而不是说孩子不好。这样孩子就不会产生“我不好”的想法,而是认为:“这个事情不对,只要我不这样做了,我就是好孩子”。

老师访谈QA:

Q:对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理解?如何区别正确的爱和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A:我们班有一个孩子,现在3岁多,虽然在其他方面表现一般,但是在音乐方面特别突出,只要他一唱歌,就能得到很多的关注,妈妈就会说:“你好棒呀!”后来他再自己唱歌,唱几句后,看没有人理他,他就自己说:“鼓掌呀,鼓掌呀!”就是他内在的需求开始依靠外在的评价满足了。如果长此以往,人格就会被扭曲。

Q:以爱得名义而对孩子造成伤害,应如何去处理?

A:我曾经教过一个小女孩美术,这个孩子家里条件非常优越。 有一次,我去给她上课,英语老师刚离开,孩子坐在小床上发呆。我对她说:“宝贝,我们开始学画吧。”但是小女孩心思根本不在这里,画画的时候说着不相关的话。我向妈妈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还请了英语老师、数学老师,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活动的自由。

这是因为妈妈对孩子期望过高,完全超过了孩子可以接受的能力,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对这种情况,妈妈肯定要反思自己,了解孩子发展的真正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Q:母亲应该如何正确爱孩子?

A: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给孩子需要的爱。妈妈表现出来的爱,孩子能感受到。如果孩子哭了,妈妈说:“别哭了,别哭了。”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不耐烦,反而哭得更厉害。但是,如果妈妈接受孩子的这种感受,说:“宝宝你要是难受,想哭就哭一会儿吧,妈妈理解你的感受,妈妈会陪着你的。”这时候,孩子知道妈妈是理解他的,是接受他的,他反而会很快就不哭了。

Q:给读者(其他妈妈)的建议?

A: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妈妈要自我成长。《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自身的修养提高了,才能去影响别人。所以,妈妈必须时刻反省,要明确一个观点,就是孩子的生命状态高于成人,要向孩子学习,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主导孩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与“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还看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猜你喜欢
高创造力BB具备的22种特征
BB学说话,爸妈最易犯的错
早教不等于识字背诗
3大步骤打造孩子高财商
高智商宝宝的几个特点
4岁是个“健谈年龄”
打屁股可能阻碍智力发育
传统亲子游戏优于电子早教
怎样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
孩子智力与父母的关系
如何为孩子挑选早教班
衡量宝宝智力的五标准
0~1岁宝宝智力开发4法则
早期教育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7个小细节激发宝宝智力
引导宝宝数学思考7个机会
怎样引导不爱说话的小孩
早期阅读不是强迫孩子看图识字
宝宝学说话家长别帮倒忙
学校流水线式教育引担忧
五妙招让宝宝“玩转数学”
父母必知宝宝五大聪明秘诀
脑科学家的早教答卷
8招培养高“财商”宝宝
婴幼儿早教将出台行业门槛
硅谷精英子女上"原始"学校
学英语啥时候最佳?
开发孩子智力的六大高招
父爱多少决定宝宝聪明度
新生儿的九大强悍潜能
适当运动发掘宝宝“体商”
怎样选早教机构?
7大比较,你家宝宝懂多少
四大教育误区埋没聪明孩子
3-6是识字的最佳年龄段
宝宝学说话最佳四步骤
我们如何才具有创造力?
周岁BB智力飞跃的8个关键期
拼图游戏让宝宝玩得更聪明
有效启发宝宝智力的五高招
六大表现暗示宝宝特长
通过5感觉开发宝宝右脑
这四种交流会让宝宝更聪明
会埋没聪明宝宝的四件小事
五大方法激发宝宝的想象力
早教专家谈BB智商培养
谁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助力
五大高招有助开发孩子智力
10种有助于婴幼儿启智的玩具
智商远高于常人的14种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