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

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

2015-12-08

幸福的孩子是相似的,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幸与不幸皆源于妈妈的爱。幼儿老师会接触各种家庭的孩子,也见证了“爱”的掩饰下隐藏的伤害。

于歌老师说,妈妈给予的所有的爱都要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前提。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于歌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妈妈。她认为,懂得爱,知道怎么去爱的妈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而不懂爱的妈妈则更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那么,什么样的妈妈才是真正懂爱的呢?

对孩子很平等,尊重孩子

懂爱的妈妈会把孩子当做一个大人,有事和孩子一起商量。于老师说,有一次,她正和一个妈妈交流,她的孩子吃完一袋饼干,就拿着饼干袋晃,这个妈妈就跟孩子说:“宝贝,饼干吃完了,请将垃圾扔到垃圾筒。”孩子仍然在晃,妈妈再次提醒他,孩子还是没扔,妈妈心平气和地问孩子:“你拿着这个袋有什么用吗?”孩子说:“是的,我想用这个袋子去玩沙子,你谈完话去找我好吗?”妈妈说“好的”,孩子便拿着袋子去玩沙子了。

妈妈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孩子的需求,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尊重。

尊重孩子,才能了解孩子。有时妈妈会认为孩子小, 没有自己的思想,其实,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当孩子有一个好的想法,妈妈及时的肯定,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你会发现,以后孩子的想法越来越多。

真正有效地关注孩子

很多妈妈不知道怎么关注孩子,认为只要孩子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就是陪伴孩子,就是关注孩子。其实不然,当你真正关注孩子的时候会发现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很大。

“有的时候,孩子在那做一件事情,妈妈就看着他做。当他特别有成就的时候,他就会回头看妈妈一眼,如果他发现妈妈正看着他,用眼神跟他交流,笑一笑,或者点点头,他内心就获得极大的满足,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关注到孩子。”于歌老师说道。而如果孩子需要妈妈欣赏、肯定时,妈妈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注意到孩子企盼的目光,这样的陪伴是没有作用的。

给孩子一个充分的环境

有一个妈妈,孩子4岁了,不会用剪刀,也不会撕胶条。妈妈很着急。于老师便请妈妈在家里放一个木架,上面摆上各种半成品材料,比如一张纸,上面画线,让孩子沿线剪下来。然后,对孩子说:“妈妈给你添了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叫美工区,你感兴趣的时候就来做。”这个妈妈就按老师说的去办了。

周一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特别兴奋,告诉于老师,孩子把所有的材料都给剪了,虽然剪得乱七八糟,但是一直都在剪,非常专注。后来,妈妈就一直用这个方法。现在这个孩子不到5岁,动手能力特别强,剪纸特别有创意。

妈妈要特别注意,当孩子专注做事时,不要打扰孩子。有的妈妈可能会想孩子会不会饿了,会不会渴了,就会在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给孩子送吃的、送喝的,虽然妈妈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却把孩子的注意力打断了。

用行动帮助孩子

很多妈妈经常会对孩子说的,恐怕就是“你不可以这样”,“你不可以那样”。所以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语言疲劳。懂爱的妈妈发现孩子不对时,会把孩子轻轻地抱过来,对孩子说“请你换一种方式,和妈妈一起做。”这种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老师访谈QA:

Q:对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理解?如何区别正确的爱和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A: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在严格意义上他们很难区分爱是否已是一种伤害,我认为关键是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比如有的妈妈出于爱,对孩子过分呵护,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她不知道这样会剥夺孩子活动的权利。我相信,如果她要是知道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后果,就不会这样做了。

Q:以爱的名义而对孩子造成伤害,应如何处理?

A:遇到这种情况,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老师对孩子要特别呵护,更要经常和妈妈沟通,要改变妈妈的观念。

半年前,班里转过来一个小男孩,因为孩子是早产,妈妈担心孩子容易生病和受伤,什么事情也不敢让孩子做。孩子转过来的时候,已经快4岁了,但是自理能力非常差,手眼不协调,也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孩子刚来的时候,老师一直带着他,他可以随意活动,很自由,很开心。现在,这个孩子已经调整得很好了,不会经常受伤,不会排斥老师,当然跟小朋友交往还需要一个过程,还要教他一些技巧。

因为一直跟妈妈沟通,妈妈的改变也很明显。

Q:母亲应该如何正确爱孩子?

A:妈妈给予的所有的爱都要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前提。我遇到过一个小女孩,去学奥尔夫音乐,开始时特别喜欢。后来,去了一段时间,对妈妈说不想去了。妈妈说,那你选择吧,是想退了这个班,还是先放一段时间假,等你想学的时候再去学。孩子就说,那先放一段时间假吧。妈妈把孩子的课停了,但是没有退。后来,在妈妈都快忘了的时候,孩子却对妈妈说:“妈妈,我准备好了,我们再去上课吧。”再去上课时,就非常愉快。

Q:给读者(其他妈妈)的建议?

A:育儿过程中坚持三大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环境”。妈妈更要以身作则,孩子就会有样学样。比如,妈妈有事时对孩子说:“打扰你一下好吗?”孩子对别人也会这么尊重;比如,看到花园的花,妈妈对孩子说:“花长在这里,更好看。”孩子便会知道不要伤害环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与“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还看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咋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
猜你喜欢
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尿尿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二个习惯
19~24个月:平衡能力更加好
音乐教育让宝宝更乖巧
适合17-18个月宝宝的游戏
学会了原地跳和踢球
宝宝吃手的习惯在3岁前改掉
玩游戏父母参与才有内涵
孩子爱摔东西家长怎么教?
正确对待宝宝的占有欲
小宝宝迷上电脑怎么办?
哪些家庭更容易出天才宝宝
认识愤怒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家庭才是早教最重要的课堂
父母育儿不必太教条
为你解开宝宝的记忆之谜
适合23-24个月宝宝的游戏
好方法改变宝宝吸吮手指习惯
家有淘小子家长别掉以轻心
什么是宝宝最健脑的运动?
家务活能锻炼幼儿精细动作
如何培养23个月幼儿的能力
早教早得太离谱宝宝会糊涂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用微笑化解孩子的小脾气
早期教育让孩子“学”什么?
适合21-22个月宝宝的游戏
父母杜绝7种行为育孝顺孩子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动起来一起来玩趣味游戏
高智商的宝宝有哪些特点?
纠正宝宝坏习惯的60秒法则
你是孩子最好的语言老师
1岁以上宝宝仍吃手,6招解决
“坏妈妈”能带好宝宝吗?
专家释疑家长的早教问题
培养注意力3招“定住”孩子
家长八大不当行为快快NG!
让孩子成为左右脑并重的人
智商和情商主要取决于母亲
妈妈应常对宝宝说这五句话
小游戏提高孩子模仿能力
教宝宝学走路
培养BB健全人格家长注意十戒
发展0-6岁宝宝的记忆力
幼儿眼中的动画世界
溺爱孩子导致七大可怕后果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教21个月幼儿玩的早教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