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好胜 家长怎么办?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太好胜 家长怎么办?

孩子太好胜 家长怎么办?

2015-12-08

【导读】好胜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孩子积极进取,力争把事情做好,也能让孩子缺乏宽容心,不能包容别人,形成自我封闭、孤僻、不合群的人格。

妈妈讲述:孩子太好胜

女儿周周4岁了,她很聪明好学,也很懂事,在幼儿园里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她的个性太敏感好强了,什么都想表现得最好。校车来了她要第一个上;如果老师表扬了别人,没表扬她,她就会记得特别牢,非要下次争个表扬;还有做游戏、参加活动等等,她都要抢在前面虽然有好胜心很好,可以让孩子学会竞争,但是往往她得不到第一时,就会不高兴,甚至会哭闹。

还有一点,她的好胜心还表现在喜欢管别人的方面。如果小朋友们一起玩,别人怎么玩她都要管,人家不听她的她就不高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她才好。

孩子讲述:好胜有原因

好胜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孩子积极进取,力争把事情做好,也能让孩子缺乏宽容心,不能包容别人,形成自我封闭、孤僻、不合群的人格。孩子争强好胜,一般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喜欢表现自己;一个是虚荣心作祟,喜欢追求表面上的东西。如果是前者,孩子喜欢展示才华没有错,家长不仅要加以引导,而且要为孩子寻找表现的舞台,让孩子更加自信。如果是后者,家长要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不能以华而不实的东西作为追求的目标。

1、“我”对自己的价值感认识不够。

孩子无法认可自己,源自于父母对他的认同不够,他认为只有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才能证明自己是好的是优秀的,也就是想从在别人身上作出对比来体现自己的好与优秀,从而来获得父母或别人更多的认同。这取决于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否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爱、是否适合孩子真正心智成熟悉的爱,无论孩子如何,包括孩子通过不断的“犯错”,父母一致的认可“孩子本身很好,不好的是行为”,孩子就会把自己不好的行为与他的本人区分开来,当把两者混为一谈时,孩子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够可爱,要不为什么自己做错了事会遭到父母的挑剔、指责或者批评呢?从侧面来说也是父母不懂得如何的爱才是适合孩子成长的爱而导致的。

2、“我”自信心不足。

不能自主选择自己的兴趣,总在成人的意愿下成长,无法按照自己内在的成长机制来成长时,孩子无法形成自己对自己的信心,也就无法形成一个有自我的孩子。

3、“我”的挫折容忍度低。

孩子一直在呵护中长大,没有机会过多去体验与感受挫折带给自己的心理调适,或者说孩子关注到得“第一”是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同、表扬甚至奖励,也可能由于平常家里人过多在这方面的熏陶或重点化了的原因。过多的奖励、过多的保护也会使孩子过度认为自己完美无缺,日后将无法面对任何的瑕疵,过度保护使孩子没有面对挫折的机会,一旦不如意,则有调适的困难。

4、“我”受父母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虽然你现在不争强好胜了,但小时候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可以形成你今天的潜在意识,父母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会常常透露在言行举止上时而自己毫不觉察,孩子自然吸收了。

5、父母把“我”和别人比较。

父母总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我们要向好的孩子学习”“我们要做一个好孩子”等的暗示与比较,反复的提醒,这些会导致孩子把过多的注意力关注到这里来,认为:好的孩子是受到父母欢迎的,这样的孩子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

6、父母对“我”过高的期望。

父母过高地期望常夹带着对孩子的压力,孩子为了取悦家人,而去面对自己能力所不及的要求,也担心自己做不到会让父母失望,而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失败,所以孩子会表现出比较好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孩子太好胜 家长怎么办?”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太好胜 家长怎么办?”还看
为什么说现在的孩子不能打
父母鼓励孩子的18个高招
宝宝哭了,你抱还是不抱?
穷养儿,富养女是否明智?
和孩子“算账”要慎重
猜你喜欢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障碍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用美好的语言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教宝宝如何抵制住玩具的诱惑?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帮助宝宝认识自我的方法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做开心宝宝莫成“心理孤儿”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小宝宝身上的大暴力全解析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如何处理宝宝的认生情绪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12点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培养宝宝的坚强性格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孤独症4大表现家长莫大意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了解宝宝的成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