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

“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

2015-12-08

自由对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有多重要?

猴子是阶层性的社会,猴王可以任意殴打小猴子,使小猴子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动辄得咎。实验者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猴王关在一起才六个月,跟控制组比起来,它的神经就显著地萎缩了。后来用老鼠来做实验,这些老鼠比猴子幸运,它们不曾被打骂,只是一天六小时,给它们套上网袋,限制它们身体的活动,但是头露在外面,吃喝随意,只是不准动,跟控制组比起来,神经的突触及树状突都萎缩了很多。

这些研究发现:强大的压力会永久性地改变青少年的大脑结构,影响这些孩子以后的学习和记忆,而且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压力伤害比童年时期的更严重。心灵上不自由的感觉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发育,连心智不是这么发达的老鼠都如此,更不要说人类了。

很多大人都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气去管教他,但是不当的管教,如威胁孩子“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爱你”,开口闭口都是“不准”,这样会使反面效果更大。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就是压力,父母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投射到孩子身上,造成他的压力;也不要迁怒孩子,把孩子当出气筒。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应该疼惜他、爱护他。

在火车上,一个妈妈不停地骂她的小孩,好像是参加什么比赛落选了,因为我听到她说“连这个也不会,笨死了”“你永远成不了大器”“你为什么不能多像弟弟一点”。当卖便当的走过来时,孩子怯怯地问:“可不可以买便当?”母亲大声地说:“考那么烂还敢吃便当?”孩子立刻低下头去,不敢再多说,我看了很不忍心。

在实验上,我们看到语言暴力会改变大脑神经的连接,影响大脑的发展和功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Martin Teicher比较了51名受虐儿和97名正常儿童的大脑,他发现,语言暴力的受虐儿,其小脑蚓部不正常。小脑蚓部是维持情绪平衡的地方,它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基因来得大,它的异常会影响情绪的正常发展。

我们看到小时候被冷落、被忽略,或被语言暴力嘲笑或辱骂的孩子,长大后多半焦虑不安、有暴力倾向、自尊心很低,而且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这种个性不会受别人喜欢,而被排斥的挫折感更加深他的愤世嫉俗,最后就成了反社会人格。

后天的经验会与大脑交互作用,改变神经回路的连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一个悲观的人的人生是灰色的、痛苦的,因此,父母教导孩子的方式不可偏激,更不可冷嘲热讽。语言暴力的伤害比肉体直接受到伤害更长久,身上的疤痕都褪去了,心头的伤口还在淌血。心理学家用“烙印”这个词真是很对,父母师长的辱骂会烙在孩子心头一辈子。孩子小的时候,不适合用激将法。父母以为逼学习成绩是为了他好,其实这反而是在害他。

科学的证据已经告诉我们,恶性打骂会使得孩子心智不健全。父母不妨想一想,一个心智不健全的孩子,就是考了一百分,对他的将来又有什么用呢?

在你否定他、骂他“连石头都比你聪明”前,请先停下来想一下,他真的有这么糟吗?如果他会帮你的忙,很乖巧,能替你分忧解闷,就请你不要骂他!

虐待除了恶性打骂还包括忽略、不理睬、排斥、不照顾、限制行动自由等损害行为。做父母、做老师的应反观一下自己,是否在无意识中,是否在“为孩子将来好”的“美好”意愿中,如此对待孩子,既毁了孩子的现在,也让孩子没有了“将来”。

精神健康基金会曾在台北的青少年育乐中心举办“脑与情绪”的巡回展,我去做导览时才知道台湾有这么多不快乐的人,有的人已经从抑郁症中走出来了,有的人还在挣扎中。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病根都在童年受到的精神虐待上。

最近的调查发现,初中以上的人,五个中有一个曾经想过自杀。现在很多孩子不快乐,因为他的兴趣、长处不符合主流的趋势,而被强压抑了下来。很多时候他是忙着补习,玩父母要他玩的东西,念父母要他念的书,被动地在过日子,没有时间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学习是个习惯,当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后,再好的天赋、再大的脑力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与““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还看
左右孩子一生九种基本能力
好父母必学的8种教育智慧
天才就是不断集中注意力
专家:宝宝乖好?淘好?
好父母如何培养宝宝好性格
猜你喜欢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学分享让宝宝去分东西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初生儿的“瞌睡早教”可行吗?
幼儿翻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四月龄宝宝的早期“阅读”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两会代表犀利观点谈入园难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聪明宝宝10大“特质”揭秘
只为春节露两手2岁宝宝“狂”背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婴儿外部刺激并非越多越好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幼儿学双语每日“泡”半天
良好的环境养育高智商宝宝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专家揭密婴儿最喜欢什么音乐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iPad当早教机专家:应三思而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婴儿早教的四种常用方法
中国娃抱大美国娃爬大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