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

“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

2015-12-08

自由对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有多重要?

猴子是阶层性的社会,猴王可以任意殴打小猴子,使小猴子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动辄得咎。实验者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猴王关在一起才六个月,跟控制组比起来,它的神经就显著地萎缩了。后来用老鼠来做实验,这些老鼠比猴子幸运,它们不曾被打骂,只是一天六小时,给它们套上网袋,限制它们身体的活动,但是头露在外面,吃喝随意,只是不准动,跟控制组比起来,神经的突触及树状突都萎缩了很多。

这些研究发现:强大的压力会永久性地改变青少年的大脑结构,影响这些孩子以后的学习和记忆,而且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压力伤害比童年时期的更严重。心灵上不自由的感觉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发育,连心智不是这么发达的老鼠都如此,更不要说人类了。

很多大人都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气去管教他,但是不当的管教,如威胁孩子“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爱你”,开口闭口都是“不准”,这样会使反面效果更大。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就是压力,父母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投射到孩子身上,造成他的压力;也不要迁怒孩子,把孩子当出气筒。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应该疼惜他、爱护他。

在火车上,一个妈妈不停地骂她的小孩,好像是参加什么比赛落选了,因为我听到她说“连这个也不会,笨死了”“你永远成不了大器”“你为什么不能多像弟弟一点”。当卖便当的走过来时,孩子怯怯地问:“可不可以买便当?”母亲大声地说:“考那么烂还敢吃便当?”孩子立刻低下头去,不敢再多说,我看了很不忍心。

在实验上,我们看到语言暴力会改变大脑神经的连接,影响大脑的发展和功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Martin Teicher比较了51名受虐儿和97名正常儿童的大脑,他发现,语言暴力的受虐儿,其小脑蚓部不正常。小脑蚓部是维持情绪平衡的地方,它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基因来得大,它的异常会影响情绪的正常发展。

我们看到小时候被冷落、被忽略,或被语言暴力嘲笑或辱骂的孩子,长大后多半焦虑不安、有暴力倾向、自尊心很低,而且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这种个性不会受别人喜欢,而被排斥的挫折感更加深他的愤世嫉俗,最后就成了反社会人格。

后天的经验会与大脑交互作用,改变神经回路的连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一个悲观的人的人生是灰色的、痛苦的,因此,父母教导孩子的方式不可偏激,更不可冷嘲热讽。语言暴力的伤害比肉体直接受到伤害更长久,身上的疤痕都褪去了,心头的伤口还在淌血。心理学家用“烙印”这个词真是很对,父母师长的辱骂会烙在孩子心头一辈子。孩子小的时候,不适合用激将法。父母以为逼学习成绩是为了他好,其实这反而是在害他。

科学的证据已经告诉我们,恶性打骂会使得孩子心智不健全。父母不妨想一想,一个心智不健全的孩子,就是考了一百分,对他的将来又有什么用呢?

在你否定他、骂他“连石头都比你聪明”前,请先停下来想一下,他真的有这么糟吗?如果他会帮你的忙,很乖巧,能替你分忧解闷,就请你不要骂他!

虐待除了恶性打骂还包括忽略、不理睬、排斥、不照顾、限制行动自由等损害行为。做父母、做老师的应反观一下自己,是否在无意识中,是否在“为孩子将来好”的“美好”意愿中,如此对待孩子,既毁了孩子的现在,也让孩子没有了“将来”。

精神健康基金会曾在台北的青少年育乐中心举办“脑与情绪”的巡回展,我去做导览时才知道台湾有这么多不快乐的人,有的人已经从抑郁症中走出来了,有的人还在挣扎中。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病根都在童年受到的精神虐待上。

最近的调查发现,初中以上的人,五个中有一个曾经想过自杀。现在很多孩子不快乐,因为他的兴趣、长处不符合主流的趋势,而被强压抑了下来。很多时候他是忙着补习,玩父母要他玩的东西,念父母要他念的书,被动地在过日子,没有时间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学习是个习惯,当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后,再好的天赋、再大的脑力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与““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还看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猜你喜欢
怎么发掘宝宝对打击乐的兴趣?
孩子边吃边玩的3大害处
听音乐真能让孩子更聪明
4方法让宝宝不再顶嘴(图)
家长须在精神上善待孩子
“幼稚”父母让BB缺乏责任感
儿童礼仪教育全纪录
父母唱歌的目的要让孩子快乐
让孩子欣赏不同的音乐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两岁宝宝“遭遇”避孕套
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气行为
婆婆们控诉的七种“坏妈妈”
“急”父母VS“慢”孩子
培养宝宝性格从“小”做起
防止孩子挑食的重要时期
一岁半前用手的往返运动涂鸦
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宝宝认生就是性格懦弱?
一岁到一岁半孩子只关注自己
0-3岁宝宝的八种智能表现
实践教育: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19-24个月里爱说不的小人
如何培养宝宝的音乐才能?
“女性暴力”影响亲子教育
家长“争宠”不利孩子成长
漂亮宝宝还能“听出来”
孩子那些奇怪的“恋”情节
父亲对幼儿的语言影响大
听莫扎特让孩子更聪明?
不同年龄的幼儿音乐欣赏
小游戏开发宝宝音乐智能
发展婴幼儿音乐能力的方法
做妈妈,谁没焦虑过?
目光交流影响宝宝行为模式
幼儿为何越来越爱粘着妈妈
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
新手爸妈必学8个育儿技巧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孩子的行为为何这么难琢磨
你的孩子是否有音乐天份?
父母为孩子打开音乐之门
幼儿绘画从握笔和画线开始
妈妈宝宝一起玩音乐
正确引导孩子的独占行为
让音乐充满孩子的生活
给宝宝听什么曲子开发潜能
他是钢琴神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