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饭碗教育"还是"梦想教育"
2015-12-08
孩子学习不主动、不刻苦,认为是在给家长学。我们教育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为自己的饭碗和前程,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名校,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会失业,就会被人瞧不起但是这种教育收效甚微,孩子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核心提示:我们教育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为自己的饭碗和前程,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名校,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会失业,就会被人瞧不起但是这种教育收效甚微,孩子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家长求助:
孩子学习不主动、不刻苦,认为是在给家长学。我们教育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为自己的饭碗和前程,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名校,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会失业,就会被人瞧不起但是这种教育收效甚微,孩子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北京大学“家长教育与人才成长”课题研究组专家支招:
“饭碗教育”是家长最熟悉,也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对于在富裕时代出生,在殷实甚至很富有的家庭里长大,不知道为谁学习,没有学习动力,没有生活目标和人生方向的孩子,“饭碗教育”也是一种教育,胜于完全没有教育。但是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副作用还不小。
“饭碗教育”是家长自创的一种“危机教育”模式,即在孩子还不谙世事的时候,提前将社会竞争激烈的现实告诉孩子,企图激发孩子发奋读书。按照常理,“危机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但前提是孩子本人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危机,并因此产生了跳出这种危机的紧迫感。例如:当农村的孩子随着大人来到城市,看到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走在柏油马路而不是有牛粪的泥泞小路,可以在明亮的日光灯下读书,而不是在昏暗的柴油灯下读书的生活时,孩子的灵魂因此承受了剧烈的震动,并开始对自己进行“危机教育”——如果我不好好读书,我就会永远只能赤脚走在有牛粪的泥泞小路,甚至连在柴油灯下读书的自由也会被剥夺。这也正是很多贫寒出身的孩子,通过努力读书,改变了命运。现在正处在中小学生家长位置上的这一代人,很多人也正是在这样的“危机教育”中自我奋起,并因此而改变命运的。所以,当看到孩子不发奋、不努力、不进取时,他们会驾轻就熟地拿起“危机教育”的法宝,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但是,这一次,他们发现,“法宝”失灵了!为什么呢?问题既简单又复杂。就是因为家长们忽略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环境和时代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由于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即使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孩子的生活也是衣食无忧,家长为他们描绘的“危机”,在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像家长在他们童年时讲的“狼来了”的故事,孩子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第二个反应是,“即使信,也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且孩子还有一个心态:“不用怕,有父母在,能让我饿死吗?”
当然,“饭碗教育”和“危机教育”也不是对所有孩子都无效。尤其是到了高中段。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危机,知道家长并不是在“吓唬”他们。但是,对已经有危机感的孩子进行“危机教育”也许并不合适,它往往会增加孩子对危机的恐惧感和想成功、怕失败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不仅不会变成孩子的动力,而且还会变成压力和阻力。
所以,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该尽可能摒弃类似“饭碗危机”形式的教育,而从早选择对孩子进行“梦想教育”。因为科学家的科研实践证明,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只有在为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学习和劳动时,才会以苦为乐,乐此不疲。
所谓“梦想教育”就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发现孩子的潜能优势,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自己的“梦想”学习。家长首先应该明白这种教育方式的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 家长要明白,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里都有“梦想”的种子,家长的任务只是发现、呵护和培养。发现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和沟通。在现代科技发达的前提下,也可以辅以测评手段予以旁证。
第二, “梦想”一定要是孩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梦想。
第三, 当孩子的“梦想”与大人期待的“梦想”大相径庭时,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对“梦想”的选择。当然,前提是孩子的“梦想”不能违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第四, 当孩子的“梦想”也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确定后,家长要做孩子梦想的守护者和孩子实现梦想的相伴者,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第五, 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实现这个“梦想”的最近期目标,而后根据这个目标找出孩子实际存在的差距,再根据这个差距制定缩小差距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然后再督促孩子把这些措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第六, 家长还必须明白,不能把孩子的“梦想”确定为考上某一所名牌大学,更不能是在某一次考试中排名多少。“梦想”是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上科学测评后的获得相关指标,由孩子、家长、老师甚至还有专家共同为孩子设计的人生奋斗目标。“梦想”比考名校、争名次要大得多。如果“梦想”只是一个在三年两载就能实现的具体目标,孩子一旦实现了这个目标,人生就会陷入新一轮迷茫。
上一篇: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下一篇:怎样掌握快乐的亲子沟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