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

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

2015-12-07

溺爱分两种——包办型溺爱和放纵型溺爱。包办型溺爱已够糟糕了,但与包办型溺爱相比,放纵型溺爱的危害更为严重。 这是因为,一般来讲,包办型溺爱培养出来的孩子,尊重父母,尊重别人,也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是丧失了自我。但相反,放纵型溺爱会培养出“他人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在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想肆意而为。

可以这样讲,包办型溺爱中,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僵化的复制品,而在放纵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挥。在放纵型溺爱的家庭中,孩子是一家之主,而父母却要惟命是从。这是一种颠倒的爱,是一种最为懒惰的爱,也是最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爱。 家里是“小霸王”,校园里是“小恶魔”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成为“他人的地狱”,这一点早在幼儿园就已开始体现。

一位妈妈写信说,她女儿上幼儿园中班,老被班里的一个小女孩欺负。“那个小女孩特别爱指挥人,她命令我女儿和她一起玩,我女儿不同意,她生气了就过来打我女儿。”这位妈妈焦灼地问道,“我该怎么办?她不光打我女儿,也经常打其他孩子,幼儿园的老师怎么教育都不行。”

“基本可以断言,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肯定是小霸王,他们指挥父母指挥惯了,到了幼儿园自然会指挥其他孩子。”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袁荣亲分析说,“因为父母放纵型的溺爱,他们从小就习惯了让其他人围绕着自己转。” 一些家长可能乐于看到孩子喜欢指挥别人,他们会认为这是孩子天生的领导才能。但是,这种早早就惯出来的“领导才能”因为缺乏对别人的理解,不仅会成为“别人的地狱”,也会成为自己的地狱。

11岁的男孩阿辉,因为老在学校惹麻烦,被父母送来做心理咨询。在咨询中,袁荣亲了解到,他的爸爸妈妈以前是下乡知青,吃过很多苦。有了阿辉后,他们发誓不让儿子重复自己的苦难,不管儿子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尽力满足,结果阿辉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譬如,吃饭时,要是他喜欢一个菜,就会把菜霸住,不让父母吃,除非等他吃够了或吃厌了,父母才能下筷子。看电视,他要看哪个台,父母不能和他争,哪怕他去卫生间时父母临时转一下台,他都会暴跳如雷。出门时,他累了,爸爸得把他背在肩上,阿辉大了后,做爸爸的不想再这样做了,做妈妈的会立即站在孩子这一边,对他说“你就背一下吧”。 最典型的是,阿辉喜欢蜡笔小新,他家里有上百个蜡笔小新的公仔,并且有一个同样的造型阿辉一口气买了30多个。 爸爸问他:“你不都有了吗?还买它做什么?” 阿辉会气鼓鼓地回答说:“你管我呢,我就是想要。” 上幼儿园时,阿辉和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女孩一样,爱指挥同学,虽然幼儿园老师提醒他爸爸妈妈要改变一下教育儿子的方式,然而他们总是无动于衷,觉得这不是问题。但上了小学后,阿辉遇到了麻烦——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在班里倒数。 这并不奇怪,因为阿辉习惯了别人替他解决问题,但学习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怎么努力都不能替他掌握知识。不仅如此,因为学习成绩糟糕,老师和同学都不再关注他,为了重新成为大家的关注中心,阿辉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恶劣行为,譬如在课堂上骚扰其他同学,给同学老师起绰号,故意找老师麻烦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赢取别人的关注。

“凡事占上风,太想成为关注点,这是很多问题孩子制造麻烦的原因。”袁荣亲说,“他们多数人难以取得好成绩而自动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就只好去制造麻烦。” 放纵型溺爱的父母在培育自己的敌人 放纵型溺爱发展到最后,还会培养出“父母的敌人”。

17岁的高二男生阿升,他与爸爸的关系已水火不容,因为和爸爸吵了一架,阿升威胁妈妈说:“你要你老公,还是要我。要他,我就离开这个家。要我,你就得和这个家伙离婚。” 阿升的爸爸是大学教师,妈妈是大公司会计,他们两人经别人介绍而恋爱结婚,感情一直较平淡,等有了阿升后,妈妈就把全部感情投入到儿子身上,对丈夫很忽略。 譬如,在吃饭时,妈妈会纵容阿升在饭桌上跳舞,就算儿子把饭菜踩翻了她也只是很开心地笑。吃鱼和鸡的时候,她会把骨头先剔掉,阿升小时候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她自己对袁荣亲说,她这样做是为了节省儿子的时间,防止他上学迟到。午餐是从家里带去的盒饭,妈妈也会先把盒饭里的鸡蛋壳剥掉。有一次她忘了剥鸡蛋壳,阿升居然饿着肚子回来了,把没剥壳的鸡蛋原封不动地带了回来。 从出生到初中毕业,阿升一直和妈妈睡一张床。上高一时,妈妈因工作调动去外地上班,结果阿升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他给妈妈打电话,威胁说她不回来,他就自杀。妈妈回来后,他又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因为在妈妈出差期间,阿升让爸爸做他喜欢吃的饭,爸爸以工作忙拒绝了,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外面吃。结果惹得阿升大发脾气,妈妈回来后,他就发出了让妈妈和爸爸离婚的威胁。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心中根本没有其他人。”袁荣亲说,“如果父母不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最终也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地狱。” 并且,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实际上他们难逃放纵型溺爱带来的三个常见的恶果: 依赖。即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依赖,他们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他人黏到一起,他们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 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 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会,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们的习惯,这也导致他们容易沉溺于电子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只有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他们的愿望才能立即得到满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与“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父母怎样教孩子学理财?
妈妈幸福了孩子才幸福
爸爸影响女儿择偶标准
别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
家中电器的33条安全法则
父母的情绪失控伤害孩子
名人爸与"小情人"的那点事
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爱的阳光
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
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
0-4岁宝宝成长20个里程碑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教育的价值是激活学生梦想
大人抑郁孩子更抑郁
透视幼儿教育“富贵化”
父亲抑郁会传染给小孩
妈妈8行为夺走BB幸福
与"犟孩子"相处3妙招
感悟:我们希望儿童成为谁
让我们这样对孩子表达爱
怎样提高宝宝的自信心
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
怎样打消孩子的“虚荣心”
父母20个坏习惯影响BB一生
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女儿太"臭美"我要怎么办?
娃模仿小燕子上吊身亡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亲近大自然能使宝宝变聪明
如何表扬我们的宝宝?
梦想不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
聪明应答宝宝的“钱问题”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让孩子保持高分的秘诀
爱美妈给1岁女儿做双眼皮
好习惯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国外家长如何对待宝宝任性
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恋人
妈妈必知的男孩成长秘籍
培养孩子规则习惯的七方法
美日韩家庭惩罚孩子的艺术
宝宝到底都怕些什么?
如何让孩子提高自我价值感
母亲应给宝宝“六大教育”
7个游戏让孩子爱上大自然
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状元妈妈谈育子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