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

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

2015-12-07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孩子们最想实现的心愿是什么?近日,卢湾一中心小学少先队开展了“我的六一心愿”的征集活动,令老师们感到惊讶的是“六一心愿”中最多的竟然都是和父母有关的,近七成孩子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哪怕是陪着看电视,吃一顿晚饭也好。

"我希望吃一顿全家餐,因为我的爸爸经常在外面有应酬,有很久没回家吃饭了"、"希望爸爸能回上海工作,不再去外地,我很羡慕其它同学的爸爸都在身边,我的爸爸在新加坡,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我很想他。"在孩子们的"六一心愿"中,记者看到,很多在成人看来很小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却十分重要,"六一"这天很多孩子都希望爸爸妈妈陪着看电视;希望忙碌的爸爸能陪自己吃一顿晚饭,希望妈妈能带自己逛一次书城,这些愿望承载的是孩子对父母亲情的一种渴望。

由于疏于陪伴,孩子对父母的了解越来越少,彼此也变得陌生。该校在"母亲节"举行了一次特殊的"亲子默契测试",关于妈妈最喜欢的颜色、最爱吃的食物、妈妈的梦想等,很多孩子都答不上来。

在调查中,一个班的孩子写下爸爸妈妈每天的时间安排,结果也很意外。"很多孩子都说,爸爸妈妈回家后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上网、看电影、网购,陪伴孩子的时间是非常少的。"该校德育教导耿愈耿老师说,在一个班级里,回家后能陪伴孩子一起做作业、聊天的家长不足1/5,孩子其实很孤独的。

对此,校长吴蓉瑾表示,老师们已把孩子们的"六一心愿",通过学校的"温馨邮局"寄给了爸爸妈妈们,希望父母能满足孩子的小小心愿,和他们一起快乐过"六一"。调查显示近三成父母每天与孩子相处不足1小时 不少儿童非常渴望父母陪伴——

广州某儿童素质训练中心里一位自闭症儿童孤独的身影。记者莫伟浓 摄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Getty Images供图

近日,记者通过网络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共获得100份有效问卷(详见下表),在“一天能有多少时间陪孩子玩?”的选项中,28人选择了1小时以内,达到28%;在“孩子和谁最亲?”一项中,33%的人选择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项中,72%的人认为是“陪孩子玩一天”。

“要去超市买一个新爸爸回来。”在现场调查中,3岁的张晨曦这样跟爸爸张驰说。张弛从事机电安装工程,经常要去外地出差,有时一个项目就要花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每个月就只能回来一周,妻子是从事设计工作,平时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顾小孩。在本次调查中,虽然张弛在“孩子和谁最亲?”这个问题上选择了“爸爸妈妈”,但记者在询问张晨曦这个问题时,小女孩很腼腆地说了声:“爷爷奶奶。”

而在“孩子说过的一句什么话,让你觉得陪他的时间实在太少?”的答案中,很多孩子的话让人深思——

“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

“黄老师对我最好,天天陪我,黄老师才是我的妈妈。”

“妈妈,你今天什么时候回家?”(问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成功”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对此,今年35岁的陈晶深有感触。陈晶曾是一家知名通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有着令人羡慕的年薪和职位。近日,记者在广州一个高档住宅小区见到陈晶时,她刚刚辞掉工作,正带着2岁多的女儿小雨在院子里玩。

陈晶告诉记者:“孩子4个月时我就回去上班,也被迫断奶了,晚上孩子和外婆睡在一起。”繁忙的工作令陈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不久,陈晶就发现一个现象:只要妈妈在家,小雨就一直黏着妈妈不放;喝奶要妈妈喂、吃饭要妈妈喂、睡觉也要和妈妈躺在一起。陈晶说:“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受不了,后来听了一些育儿专家的讲座才知道,这是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因为平时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去年年底,陈晶接到一个项目,“简直是没日没夜地干啊。”一个多月下来,陈晶病倒了,小雨也因为染上肺炎而住院。陈晶说:“看到孩子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最终,陈晶递交了辞职信。舍弃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让很多人不解,但陈晶说:“我想先休息一两年,多陪陪孩子。真的,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成功。”

“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这是广州一位3岁大的孩子向爸爸提出的问题。过去因为父母出外打工挣钱,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如今,不少城里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也成了留守儿童。“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本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8%的父母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到1小时,33%的孩子最亲近的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专家表示,父母两人都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长此以往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缺失、精神忽略,不利于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问卷调查

一天有多少时间陪孩子

1小时以内:28人

1~3小时:30人

3小时以上:34人

其他:8人

孩子和谁最亲

爸爸妈妈:58人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33人

保姆:6人

老师:3人

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陪孩子玩一天:72人

送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11人

带孩子吃顿大餐:10人

其他:7人

他们更需要爱

4岁自闭儿半年未见到爹妈

4岁自闭症儿童桐桐的父母来广州打工,目前在经营士多,孩子患有严重自闭症,长期在自闭症学校,半年未见其父母。桐桐是1年前被送往星语儿童素质训练中心的,当时又拉肚子又高烧不止。桐桐的父亲崔林建丢下一句“拜托你们帮忙送去医院治疗吧,店里实在走不开,医药费我会送过来”,就转身离开了,而这一走就是半年多。

林老师告诉记者,儿童节马上到了,星语中心发了邀请函给桐桐父母,希望他们来看桐桐的表演,但他们均称“太忙了,没时间过去,你把照片留下来,回头我去取就好了”。记者见到桐桐时,他正在星语中心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舞蹈,眼神中却无同龄人的快乐与活泼。

专家意见

12岁前的亲子陪伴影响一生

广州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文军介绍,由于现代城市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父母两人都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长期这样很容易对孩子造成精神忽略。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孩子12岁之前,父母主动进行的亲子活动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同时,可能造成将来对父母的叛逆以及无责任感,对身边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满不在乎,表现出消极、冷漠,习惯于爆粗口,甚至遭受到一点忽略或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大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做出很残暴的举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还看
帮你了解亲子关系的小测试
到底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父母惩罚宝宝的家庭教育法
劳动教育对宝宝成长的好处
10句话挫伤孩子积极性父母不能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
家庭教育孩子二“不得”
早期教育可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家长教育孩子“维权”的方法
宝宝气质类型与养育对策详解
2岁前对早教有益的事
小宝宝也需要情感交流
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其他人
月龄不一样早教大不同
早期教育需遵循的两个守则
早期教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六大原则
宝宝发烧的4个护理要点
让孩子多体验真实的生活
如何帮孩子生长发育长个子
父母的行为对宝宝影响大
宝宝最需要信任感
培养宝宝优良性格是成才的关键
早期教育应该从何是开始
宝宝早教不等于早期“学知识”
“生活式早教”成育儿新时尚
早期教育有助于开发智力
家长常犯十种错
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家庭情感重心测试
四种气质宝宝教养方式
早教的几个关键年龄段
疼孩子要让孩子明白
给学龄前孩子立“规矩”
早教不要急功近利
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
家庭中的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
孩子独立开端
孩子的早期识字要适可而止
新生儿的神奇本领
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
早期教育定要自主创新
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早期教育打开宝宝学习之窗
早期教育应拒绝的问题
早期教育有必要吗?
1周岁的宝宝能理解什么?
孩子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
儿童穿衣注意事项
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
宝宝成长中的第一次
语言灌输不如亲身示范
利用颜色分析宝宝本质
新生儿早期教育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