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2015-12-07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导读】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只有成年人才有不可触碰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在早期教育的同时请别进孩子的雷区!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底线七: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加拿大人普遍认为,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揭”了孩子的“隐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与“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中国娃抱大美国娃爬大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聪明宝宝10大“特质”揭秘
专家揭密婴儿最喜欢什么音乐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幼儿翻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幼儿学双语每日“泡”半天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学分享让宝宝去分东西
良好的环境养育高智商宝宝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iPad当早教机专家:应三思而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四月龄宝宝的早期“阅读”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只为春节露两手2岁宝宝“狂”背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婴儿外部刺激并非越多越好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