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

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

2015-12-07

宝宝打针时哇哇大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多数宝宝在妈妈的安慰下可以很快平复,也不会特别抗拒打针,而有些宝宝却反应非常强烈,妈妈用什么招都不灵。看似差不多的宝宝为什么表现如此不同?从下面这三个关于打针的故事中,你或许能找到自己和宝宝的影子。一般来说,宝宝的自我意识要到1岁之后才开始萌芽,在这之前,宝宝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

文/汤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周欣

(导语)从心理专家的眼睛里看“打针”这件事,绝不仅仅是说句“宝宝别哭“那么简单。其实,成长的很多小事里,都藏着大学问。

宝宝打针时哇哇大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多数宝宝在妈妈的安慰下可以很快平复,也不会特别抗拒打针,而有些宝宝却反应非常强烈,妈妈用什么招都不灵。看似差不多的宝宝为什么表现如此不同?从下面这三个关于打针的故事中,你或许能找到自己和宝宝的影子。

第一个故事:妈妈比宝宝更“怕”打针

快满8个月了,过几天又到了打预防针的日子。这几天,只要一想起这件事,晴晴妈的眼圈就会红起来:这么小的宝宝,小胳膊上的肉肉那么娇嫩,却要被尖锐的钢针扎下去每当想起这些,晴晴妈心里就会一阵阵心痛。而晴晴呢,也对打针这件事特别敏感,只要发现爸爸妈妈是带自己去打预防针,晴晴就会惊恐地“哇——”的一声哭起来。看到这个情形,晴晴妈就更加难以承受了,往往自己也会忍不住跟着晴晴哭起来。

心理专家说:1岁以前的宝宝,往往会通过妈妈来感知外面的世界。

一般来说,宝宝的自我意识要到1岁之后才开始萌芽,在这之前,宝宝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妈妈是宝宝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通道,宝宝通过妈妈来感知外在世界。这个时候妈妈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宝宝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此时的宝宝还不能理解语言的涵义,他们是直接通过感觉大人的情绪来实现交流的。有的时候,父母可能还没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小宝宝却已经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

提示:妈妈更要做好情绪管理。

晴晴妈内心里可能有很多未释放的恐惧,对打针这件事有未处理的情结,而且妈妈自己可能就害怕打针。或者说,打针所关联的感觉触发了妈妈的某种被隐藏的记忆。这些,晴晴妈自己可能都还没感觉到,但是已经被晴晴捕捉到了,而8个月的晴晴分不清这种对打针的恐惧究竟是妈妈的还是自己的,她只是单纯地感觉到了,所以也就会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第二个故事:打针一点儿也不疼吗?

咚咚是个乖宝宝,平常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都乖乖地遵从妈妈的安排。可是,一到打预防针,咚咚就像变了一个孩子似的,越跟他说“不疼、不疼”、“别怕、别怕”,咚咚越是闹得厉害、哭得起劲,常常是一路哭闹挣扎,直到需要妈妈和护士阿姨两个人搂住他、摁住他,另一位护士阿姨才能把针扎进去。有时候,因为咚咚挣扎得太厉害,还要补上一针。咚咚妈为此又气又急又心疼:“打个预防针能有多疼啊?咚咚却像蒙受了天大的不白之冤,恨不得把医生的桌子都掀了,也没见其他的小孩子像他这样闹的!”

心理专家说:宝宝对疼痛的感知与成人不一样。

宝宝打针的时候,很多家长总爱对宝宝说:“不疼不疼,一点都不疼。宝贝勇敢点儿。”但是,打针真的不疼吗?打针的疼痛对于成人来说,也许不值一提,而对于一个宝宝来说,他的承受力可能只有成人的几分之一,或者十几分之一,但是他所感知到的疼痛却可能是成人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尽管每个宝宝感受疼痛的阈限不一样,对痛觉感知的发展程度也有快慢,但是疼痛一定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提示:对疼痛的认可很重要。

咚咚妈在说“不疼不疼”的时候,作为小宝宝,他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的感觉和妈妈的感觉分开,所以他也许会想:分明就是很疼很疼,妈妈为什么非要说不疼呢?这种矛盾感可能比疼痛本身带来的痛苦感更加强烈,更加具有破坏力,因为这会妨碍宝宝对外在世界产生信任感,也许会对他的心理、人格的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第三个故事:不乖吗?那就去打针吧。

两岁的朗朗怕打针,只要一提起打针,他就一脸惊恐,眼泪吧嗒地直往妈妈的怀里扎,嘴里还大声喊着:“不要、不要!”但打针这件事情会经常在朗朗的家里被提起:朗朗不吃饭,姥姥就说“那明天我们去打针吧”;朗朗不好好睡午觉,妈妈也说“那我们明天去打针吧”;朗朗不收拾玩具,爸爸还是说“那我们明天去打针吧”。

心理专家说:心理的疼痛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打针留给身体的疼痛感,以及疼痛感所带来的恐惧,妈妈温柔耐心的抚慰很快就能化解;但是,如果这种疼痛带有惩罚的意味,那么这种生理上的疼痛,就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疼痛和恐惧,它往往会冲淡亲子之间的情感,给这种亲密关系带来破坏。

提示: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朗朗家长的做法在无形中给宝宝传达了一种信息:不乖的孩子就要打针。因此,在朗朗心中,打针这件事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因为我被打针,所以我是坏孩子。这相当于间接地给孩子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而这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同。如果这种对“坏孩子”的认同不被阻断,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会更加朝向坏孩子的标准发展。

更好的办法,让宝宝不再怕打针

*提前告知。妈妈最好用讲故事的方式,提前给宝宝将打针这件事。比如在去打针的路上,妈妈可以给宝宝讲:一个住在针管里的小精灵很孤单,她想和宝宝做个游戏、成为朋友,于是这样既是对宝宝想象力的一种滋养,也可以很好地舒缓他对打针的畏惧情绪。

*妈妈先调整自己。在打针的过程中,首先妈妈自己要做到镇定。因为宝宝是从妈妈的气味、体温、呼吸的节奏、皮肤的感觉中获得安全感的,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本身很焦虑,那么妈妈的气味、呼吸的频率都会改变,这无异于告诉宝宝一件重大的事就要发生了,无形中增加紧张气氛。

*接纳和安慰。不要用“不疼”、“不怕”这些生硬的词汇去否认孩子的感觉,要让宝宝知道,对打针感到疼、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这些也是被爸爸妈妈所接纳的,是被允许的。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最好说:“是的,有些疼,妈妈知道了。”同时,也不要太多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比如说:“你看×××打针就没有哭。”而是要提供给宝宝更多支持性的抚慰,可以重复说“妈妈知道了,妈妈在这儿呢”等语句。此外,平时哼唱给宝宝的能带来安抚的歌曲,这个时候也可以用得上。

*别利用打针这件事说事。不要用“打针”吓唬宝宝,并以此要求他去做家长想要他完成的事情;如果想让男孩更勇敢、更坚强,可以在平时用故事来告诉他,而不是在打完针之后,要求他“你是男孩,男孩打针不哭”,更不要嘲笑他,说类似于“你瞧瞧你,还男孩呢,哭得就像个小妹妹一样”的语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与“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的实施关键
三岁孩子让一家三口全部遇难,做
8个细节提高孩子智商
早期教育的好处
如果有条件,让孩子结交更优秀的
孩子礼物的最佳选择
幼儿百科:冬至吃“捏冻耳朵”的
谁说放假一定要写“假期作业”?
早教美宝吉太萌停课家长维权时才
幼儿过节:灵隐寺腊八粥方子分享
元旦新年儿歌盘点
幼儿冬季保健:寒流保暖七要点
带鱼孩子刷爆网络还需重视边界意
早期教育:5岁以下儿童不宜学钢
早期教育定义
个性早教培养个性宝宝
爸妈须知:2017幼儿寒假生活
2017幼儿寒假娱乐活动大盘点
幼儿枕边故事:小猴子刷房子
早教之父为孩子家长揭密早教实质
孩子长大后越痛苦?无数家长看完
危险的“CYP2D6超快代谢者
避免孩子成“懒癌”患者的五大方
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吗?
胎教和婴儿的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胆小?
早教需顺应孩子发展规律
玩具所产生的早期教育效果
早教培训机构调查
你辛苦养育孩子一生,就差这四点
早期教育的概述
玩具这个不磨人的“小妖精”真的
幼儿园孩子千万不要提前上小学,
孩子哭时,别再用这句话伤他了
当你停止对孩子大喊大叫就能看清
幼儿故事精选:小兔和小羊
音乐在早期教育中意义非凡
0-3岁孩子的这“10大坏习惯
别再乱给孩子买玩具了,0-6个
儿童发热酒精擦拭中毒?专家支招
你家宝宝是难养型还是易养型?
请给女儿极限教育,给儿子阳光教
婴幼儿也有“多动症”吗?
孩子吃饭咋这么难?
个性化早教趋势
儿童故事大全:等明天
幼儿歌曲:元旦儿歌分享
早教为什么要从零岁开始
察言观色的小家伙
阅读十三五规划印发做合格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