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

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

2015-12-07

宝宝打针时哇哇大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多数宝宝在妈妈的安慰下可以很快平复,也不会特别抗拒打针,而有些宝宝却反应非常强烈,妈妈用什么招都不灵。看似差不多的宝宝为什么表现如此不同?从下面这三个关于打针的故事中,你或许能找到自己和宝宝的影子。一般来说,宝宝的自我意识要到1岁之后才开始萌芽,在这之前,宝宝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

文/汤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周欣

(导语)从心理专家的眼睛里看“打针”这件事,绝不仅仅是说句“宝宝别哭“那么简单。其实,成长的很多小事里,都藏着大学问。

宝宝打针时哇哇大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多数宝宝在妈妈的安慰下可以很快平复,也不会特别抗拒打针,而有些宝宝却反应非常强烈,妈妈用什么招都不灵。看似差不多的宝宝为什么表现如此不同?从下面这三个关于打针的故事中,你或许能找到自己和宝宝的影子。

第一个故事:妈妈比宝宝更“怕”打针

快满8个月了,过几天又到了打预防针的日子。这几天,只要一想起这件事,晴晴妈的眼圈就会红起来:这么小的宝宝,小胳膊上的肉肉那么娇嫩,却要被尖锐的钢针扎下去每当想起这些,晴晴妈心里就会一阵阵心痛。而晴晴呢,也对打针这件事特别敏感,只要发现爸爸妈妈是带自己去打预防针,晴晴就会惊恐地“哇——”的一声哭起来。看到这个情形,晴晴妈就更加难以承受了,往往自己也会忍不住跟着晴晴哭起来。

心理专家说:1岁以前的宝宝,往往会通过妈妈来感知外面的世界。

一般来说,宝宝的自我意识要到1岁之后才开始萌芽,在这之前,宝宝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妈妈是宝宝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通道,宝宝通过妈妈来感知外在世界。这个时候妈妈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宝宝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此时的宝宝还不能理解语言的涵义,他们是直接通过感觉大人的情绪来实现交流的。有的时候,父母可能还没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小宝宝却已经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

提示:妈妈更要做好情绪管理。

晴晴妈内心里可能有很多未释放的恐惧,对打针这件事有未处理的情结,而且妈妈自己可能就害怕打针。或者说,打针所关联的感觉触发了妈妈的某种被隐藏的记忆。这些,晴晴妈自己可能都还没感觉到,但是已经被晴晴捕捉到了,而8个月的晴晴分不清这种对打针的恐惧究竟是妈妈的还是自己的,她只是单纯地感觉到了,所以也就会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第二个故事:打针一点儿也不疼吗?

咚咚是个乖宝宝,平常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都乖乖地遵从妈妈的安排。可是,一到打预防针,咚咚就像变了一个孩子似的,越跟他说“不疼、不疼”、“别怕、别怕”,咚咚越是闹得厉害、哭得起劲,常常是一路哭闹挣扎,直到需要妈妈和护士阿姨两个人搂住他、摁住他,另一位护士阿姨才能把针扎进去。有时候,因为咚咚挣扎得太厉害,还要补上一针。咚咚妈为此又气又急又心疼:“打个预防针能有多疼啊?咚咚却像蒙受了天大的不白之冤,恨不得把医生的桌子都掀了,也没见其他的小孩子像他这样闹的!”

心理专家说:宝宝对疼痛的感知与成人不一样。

宝宝打针的时候,很多家长总爱对宝宝说:“不疼不疼,一点都不疼。宝贝勇敢点儿。”但是,打针真的不疼吗?打针的疼痛对于成人来说,也许不值一提,而对于一个宝宝来说,他的承受力可能只有成人的几分之一,或者十几分之一,但是他所感知到的疼痛却可能是成人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尽管每个宝宝感受疼痛的阈限不一样,对痛觉感知的发展程度也有快慢,但是疼痛一定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提示:对疼痛的认可很重要。

咚咚妈在说“不疼不疼”的时候,作为小宝宝,他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的感觉和妈妈的感觉分开,所以他也许会想:分明就是很疼很疼,妈妈为什么非要说不疼呢?这种矛盾感可能比疼痛本身带来的痛苦感更加强烈,更加具有破坏力,因为这会妨碍宝宝对外在世界产生信任感,也许会对他的心理、人格的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第三个故事:不乖吗?那就去打针吧。

两岁的朗朗怕打针,只要一提起打针,他就一脸惊恐,眼泪吧嗒地直往妈妈的怀里扎,嘴里还大声喊着:“不要、不要!”但打针这件事情会经常在朗朗的家里被提起:朗朗不吃饭,姥姥就说“那明天我们去打针吧”;朗朗不好好睡午觉,妈妈也说“那我们明天去打针吧”;朗朗不收拾玩具,爸爸还是说“那我们明天去打针吧”。

心理专家说:心理的疼痛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打针留给身体的疼痛感,以及疼痛感所带来的恐惧,妈妈温柔耐心的抚慰很快就能化解;但是,如果这种疼痛带有惩罚的意味,那么这种生理上的疼痛,就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疼痛和恐惧,它往往会冲淡亲子之间的情感,给这种亲密关系带来破坏。

提示: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朗朗家长的做法在无形中给宝宝传达了一种信息:不乖的孩子就要打针。因此,在朗朗心中,打针这件事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因为我被打针,所以我是坏孩子。这相当于间接地给孩子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而这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同。如果这种对“坏孩子”的认同不被阻断,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会更加朝向坏孩子的标准发展。

更好的办法,让宝宝不再怕打针

*提前告知。妈妈最好用讲故事的方式,提前给宝宝将打针这件事。比如在去打针的路上,妈妈可以给宝宝讲:一个住在针管里的小精灵很孤单,她想和宝宝做个游戏、成为朋友,于是这样既是对宝宝想象力的一种滋养,也可以很好地舒缓他对打针的畏惧情绪。

*妈妈先调整自己。在打针的过程中,首先妈妈自己要做到镇定。因为宝宝是从妈妈的气味、体温、呼吸的节奏、皮肤的感觉中获得安全感的,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本身很焦虑,那么妈妈的气味、呼吸的频率都会改变,这无异于告诉宝宝一件重大的事就要发生了,无形中增加紧张气氛。

*接纳和安慰。不要用“不疼”、“不怕”这些生硬的词汇去否认孩子的感觉,要让宝宝知道,对打针感到疼、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这些也是被爸爸妈妈所接纳的,是被允许的。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最好说:“是的,有些疼,妈妈知道了。”同时,也不要太多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比如说:“你看×××打针就没有哭。”而是要提供给宝宝更多支持性的抚慰,可以重复说“妈妈知道了,妈妈在这儿呢”等语句。此外,平时哼唱给宝宝的能带来安抚的歌曲,这个时候也可以用得上。

*别利用打针这件事说事。不要用“打针”吓唬宝宝,并以此要求他去做家长想要他完成的事情;如果想让男孩更勇敢、更坚强,可以在平时用故事来告诉他,而不是在打完针之后,要求他“你是男孩,男孩打针不哭”,更不要嘲笑他,说类似于“你瞧瞧你,还男孩呢,哭得就像个小妹妹一样”的语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与“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还看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猜你喜欢
母乳保存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水痘疫苗接种几次为佳?
妈妈正确催乳方法汇总
宝宝智力开发的五大妙招盘点
宝宝夏季请慎吃冷饮
宝宝小脸蛋的正确护理方法
避免新手妈妈患乳腺炎的方法汇总
水痘疫苗常见副作用汇集
鉴别宝宝噎食的判断标准
开学恐惧症来袭父母要重视孩子情
正确对待宝宝睫毛倒插问题的方法
宝宝患矮个症的原因分析
避免宝宝近视的食物推荐
妈妈须知:清洁宝宝五官的技巧指
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暑假过度用眼导致孩子视力严重下
夏季预防宝宝噎食措施
母乳保存常识知多少
宝宝正确饮用果汁的方法get!
宝宝夏季噎食造成的后果揭示
宝宝噎食的急救大法汇总
高叶黄素的蔬菜推荐
宝宝清洁耳朵的注意事项
四大妙招帮你轻松应对开学“熊孩
宝宝防甲流美味菜肴推荐
爸妈须知:幼儿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怎样给宝宝喝果汁才算健康呢?
宝宝护眼5大行动指南
乳汁多与少的关键原因一览
月子酒下奶靠谱吗?
宝宝噎食的原因详细分析
给宝宝用果汁代替水果真的靠谱吗
宝宝过秋免病痛的基本法则
宝宝预防甲流的措施汇总
宝宝常吃酸性食物的“坏处”汇总
母乳保存方法具体操作步骤
暑假综合症爆发孩子收心策略要讲
解决宝宝鼻塞的方法汇总
孩子暑假“收心”措施汇总
果汁饮料中真的有营养吗?
母乳保存容器的选择问题
母乳小常识大科普
宝宝果汁每日饮用量建议
水痘疫苗最佳的接种时间
宝宝口腔溃疡该怎么办?
大量吃巧克力对宝宝带来的危害一
宝宝甲流疫苗的详细情况
宝宝护牙从生活细节抓起
宝宝秋季去肝火的妙招推荐
宝宝戴口罩能预防甲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