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2015-12-07

【导读】经常听到有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样的“恐吓”句子,殊不知这会影响到孩子们快乐和好奇的天性。

妈妈说:“下次你再自己跑掉,坏人就会把你拐走,他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妈妈了。”听到这句话,孩子内心惶恐不已。孩子的反应告诉妈妈,他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自个儿跑出去了。但是,这位妈妈这样处理问题,似乎有点过分了。真正的危险到底是什么?如何让时刻揪着的心放松下来?如何既保护好孩子,又不因此而抹杀孩子们快乐和好奇的天性?

绑架、恐怖事件、性侵犯想到这些,危险就似乎离你近了一些,使你不由自主地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将他严严实实捂在自己的双翼之下。而这样“护犊”,是不是就能万无一失呢?

小威才5岁,却已经显示出对交际的浓厚兴趣。有时候,他妈妈会为此感到欣慰,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担心。“他会跑到陌生人身旁,告诉人家自己的全名,然后就和别人攀谈起来”,这位38岁的妈妈如是说。有一天,小威又自己跑出去了。对此,妈妈对他说:“下次你再自己跑掉,坏人就会把你拐走,他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妈妈了。”听到这句话,小威内心惶恐不已。小威的反应告诉妈妈,他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自个儿跑出去了。但是,这位妈妈这样处理问题,似乎有点过分了。

在那些不断传出孩子丢失和恐怖袭击消息的岁月里,母亲对孩子的安全给予十分的关注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得不弄清楚:媒介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其效果是扩大了负面事件实际发生的几率。专家说:“这是弥散在我们文化当中的戏剧性幻想症,搞得家长们一个个胆战心惊、神经兮兮。”当这些过度的担忧被传导给孩子时,他们也会变得焦虑,并且胆怯。

到底是什么在持续刺激父母们那紧张的神经?真正的危险到底是什么?如何让时刻揪着的心放松下来?如何既保护好孩子,又不因此而抹杀孩子们快乐和好奇的天性?来看看下面的专家意见吧。

什么让我们忧心忡忡?

世界是如此地危险,已经超出我们应该担忧的程度,我们如何能放心地让孩子一个人应对各种情况。但是,很多专家认为妈妈们不敢放手的原因是:我们太习惯于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了,而父母们则对于孩子们可能面对的危险过于敏感。几辈以前,孩子死于致命疾病的几率并不像今天这样小;人们更为经常地面对各种威胁。但是在八十年代以后,这些威胁似乎变小了。再往后,就是2001年的“9·11”事件。“世贸中心袭击事件尤其经典地代表了这一代父母的看法:相对于这危险的世界,人类太脆弱了。”

面对全球性的威胁,父母们感到无助,于是试图减小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孩子所可能遇到的威胁,比如绑架或其他儿童犯罪事件。而现在社区关系的淡化,更加重了他们的担忧。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流动性的增大,与我们比邻的常常是陌生人,或者我们不断建立的是与陌生人的邻里关系。而生活的忙碌,更使我们几乎不可能去了解社区中的每个人。

然而,给父母们背负上如此过分焦虑的第一大祸首,并不是人与人关系的疏远或一件件骇人听闻的事件,而是——电视新闻。它通过将遥远的地方偶尔发生的危险事件传播给人们,让人造成一种事件就在自己身边的感觉。专家说:“父母对孩子的安危担惊受怕,主要是他们看电视新闻太多了。”

真正的危险何在?

两年前,美国有个孩子被拐骗失踪,电视上经常放有关的新闻。结果,很多美国妈妈便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拐跑。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多年中,美国被陌生人拐走的孩子只有100多个,其中还包括了滞留一晚又被找回来的孩子。孩子被拐走的确不幸,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这样的不幸。孩子被拐骗,在一些情况下,会受到性攻击,而且这样的情况比例很高。在美国,每年都有5.8万件此类事件发生,而大多数受害者是十几岁的孩子。事实表明,十几岁的孩子比幼儿面临更多的危险,父母必须增强让孩子树立安全纪律观念的意识。

专家说,对于恐怖事件,由于发生几率基本跟中彩票的几率差不多,父母们根本不必而为此过分伤神。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宝宝早期教育更重要的事学什么?
经验未必是对的,育儿新方法
早期教育:孩子开心是最好的教育
2017早期教育:三个重点
引导家长走出早期教育误区
骗孩子的艺术
强健身体,让幼儿学习游泳
让孩子要学会感恩父母
早期教育:怎么给孩子做性早教
让宝宝学会交朋友
西方家庭的教育
幼儿早期教育三个有害的教育
怎样做正确的早期教育
在玩耍中开展的早期教育
英语启蒙的最佳时机
早期教不是智力教育
孩子们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早期教育让3岁宝宝不叛逆
怎么带孩子及早教问题
增强记忆力的食物
早期教育:呵护宝宝艺术才艺
你知道吗?早期教育不是智力开发
学前孩子不同阶段的性教育
50条0~1岁宝宝做早期教育
你知道吗?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学校
早期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婴儿的科学早期教育
孩子偷窃该怎么教育?
早期教育:国外儿童的性教育
过早学习会使孩子厌学
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四个方法
专家: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注意:这些容易让宝宝受伤的游戏
幼儿早期培养好习惯的五个规范
早期教育不强求出神童
帮助孩子消除过分依赖的心理
早期教育的首位是性格培养
0-3岁的早期教育能提升婴幼儿
“赢在起跑线”真的赢了吗?
国外幼儿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最
早期教育对性格的培育的重要阶段
早期教育该怎么做?
早期教育要按实际时间段分工
早期教育的四个误区
早期教育的三个重点
早期教育: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好处
早期教育不可不知的六法则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学说话
早期教育在不同时期学习
2岁宝宝可以做的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