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2015-12-07

【导读】经常听到有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样的“恐吓”句子,殊不知这会影响到孩子们快乐和好奇的天性。

妈妈说:“下次你再自己跑掉,坏人就会把你拐走,他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妈妈了。”听到这句话,孩子内心惶恐不已。孩子的反应告诉妈妈,他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自个儿跑出去了。但是,这位妈妈这样处理问题,似乎有点过分了。真正的危险到底是什么?如何让时刻揪着的心放松下来?如何既保护好孩子,又不因此而抹杀孩子们快乐和好奇的天性?

绑架、恐怖事件、性侵犯想到这些,危险就似乎离你近了一些,使你不由自主地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将他严严实实捂在自己的双翼之下。而这样“护犊”,是不是就能万无一失呢?

小威才5岁,却已经显示出对交际的浓厚兴趣。有时候,他妈妈会为此感到欣慰,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担心。“他会跑到陌生人身旁,告诉人家自己的全名,然后就和别人攀谈起来”,这位38岁的妈妈如是说。有一天,小威又自己跑出去了。对此,妈妈对他说:“下次你再自己跑掉,坏人就会把你拐走,他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妈妈了。”听到这句话,小威内心惶恐不已。小威的反应告诉妈妈,他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自个儿跑出去了。但是,这位妈妈这样处理问题,似乎有点过分了。

在那些不断传出孩子丢失和恐怖袭击消息的岁月里,母亲对孩子的安全给予十分的关注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得不弄清楚:媒介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其效果是扩大了负面事件实际发生的几率。专家说:“这是弥散在我们文化当中的戏剧性幻想症,搞得家长们一个个胆战心惊、神经兮兮。”当这些过度的担忧被传导给孩子时,他们也会变得焦虑,并且胆怯。

到底是什么在持续刺激父母们那紧张的神经?真正的危险到底是什么?如何让时刻揪着的心放松下来?如何既保护好孩子,又不因此而抹杀孩子们快乐和好奇的天性?来看看下面的专家意见吧。

什么让我们忧心忡忡?

世界是如此地危险,已经超出我们应该担忧的程度,我们如何能放心地让孩子一个人应对各种情况。但是,很多专家认为妈妈们不敢放手的原因是:我们太习惯于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了,而父母们则对于孩子们可能面对的危险过于敏感。几辈以前,孩子死于致命疾病的几率并不像今天这样小;人们更为经常地面对各种威胁。但是在八十年代以后,这些威胁似乎变小了。再往后,就是2001年的“9·11”事件。“世贸中心袭击事件尤其经典地代表了这一代父母的看法:相对于这危险的世界,人类太脆弱了。”

面对全球性的威胁,父母们感到无助,于是试图减小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孩子所可能遇到的威胁,比如绑架或其他儿童犯罪事件。而现在社区关系的淡化,更加重了他们的担忧。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流动性的增大,与我们比邻的常常是陌生人,或者我们不断建立的是与陌生人的邻里关系。而生活的忙碌,更使我们几乎不可能去了解社区中的每个人。

然而,给父母们背负上如此过分焦虑的第一大祸首,并不是人与人关系的疏远或一件件骇人听闻的事件,而是——电视新闻。它通过将遥远的地方偶尔发生的危险事件传播给人们,让人造成一种事件就在自己身边的感觉。专家说:“父母对孩子的安危担惊受怕,主要是他们看电视新闻太多了。”

真正的危险何在?

两年前,美国有个孩子被拐骗失踪,电视上经常放有关的新闻。结果,很多美国妈妈便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拐跑。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多年中,美国被陌生人拐走的孩子只有100多个,其中还包括了滞留一晚又被找回来的孩子。孩子被拐走的确不幸,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这样的不幸。孩子被拐骗,在一些情况下,会受到性攻击,而且这样的情况比例很高。在美国,每年都有5.8万件此类事件发生,而大多数受害者是十几岁的孩子。事实表明,十几岁的孩子比幼儿面临更多的危险,父母必须增强让孩子树立安全纪律观念的意识。

专家说,对于恐怖事件,由于发生几率基本跟中彩票的几率差不多,父母们根本不必而为此过分伤神。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爱孩子就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让孩子更聪明的五种运动
上海孩子最多的事父母
培养幼儿健康性格
给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建议
兴趣改变孩子
用爱教育孩子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下)
你知道吗?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兴
89条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个建议培养孩子乐观性格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里健康影响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家庭教育:学习英语的误区
教育孩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上)
让孩子担负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效率低?
不同年龄段的管教孩子方法
引导孩子正确交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良性攀比的培养
教育不仅是老师的职责
不要故意吓孩子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认错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心灵健康五元素
警惕!三种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智
经典教育能够开发儿童的智力
8大战术解决孩子的任性
好的习惯要父母以身作则
正确教育孩子的妙招
父母要尝试说服孩子写作业
家长要注重礼仪教育
培养孩子的15个重点
家庭婚姻对孩子的影响
培养好的人格比学习重要
家长误区与知道策略
正确培养孩子的认知观念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
如何帮孩子克服不良情绪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什么时候开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独立学习的能力怎么培养?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宝宝说话能促进大脑发育
10个行为看你是否溺爱孩子
宝宝的学习能力
培养孩子自律学习
孩子怎么看待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