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

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

2015-12-07

核心提示:父母也难免有说错话的时候,不过有些话却代表了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对宝宝的一生造成很坏的影响。爸爸妈妈们赶紧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些不该说的话呢?

“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说话分析:很多父母以为这样说,就可以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回想自己的童年,好象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以为做哥哥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就算大的一方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

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原则。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深远影响:若父母长期以这种口吻教育孩子,只会让大的一方对弟妹怀恨在心,渐渐成为手足间的芥蒂;而弟妹则会仗着自己年纪小,认为别人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日后会不断犯错。

“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

说话分析:有时父母为避免孩子们争夺玩具,实行同一款玩具买两件,孩子就不会因为别人有自己没有而产生嫉妒心理。如果孩子间因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纷争,父母便对她们说:“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其实这种教导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借着互相分享玩具的时机,懂得体谅别人的需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而可以获得与别人分享的喜悦。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意识到某些东西是自己的,某些是别人的,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楚河汉界”的观念,不懂得互相分享的重要,令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

“哪个乖就爱哪个。”

说话分析:家长不要以为对孩子这样说,就能把孩子驯服得服服帖帖。“谁乖就爱睡”反而会向孩子灌输“爱是有条件”的错误观念。父母让孩子觉得,只要表现好些、行为乖些,父母才会爱你一些。长辈这样的心态,会在不知不觉间加剧孩子们的竞争,为了争取长辈的爱,遮掩自己的真性情,以各种方法来取悦长辈。一些自信不足的孩子往往会认为长辈的爱不可靠,愈加自卑。

深远影响:长此以往,孩子会为了讨好长辈和争取他们的爱而努力,令孩子怯于表现真我。即使孩子生活在应以真诚示人的家庭中,都仿如带着面具,活在无形的压力之下。

“弟弟一个人呢,快去陪他玩玩。”

说话分析:这种命令式的吩咐,只会令孩子反感。试想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做自己的事,可父母的一句话,孩子就要放下自己的事去陪弟弟玩,孩子当然会感到扫兴。即使孩子陪弟弟一起玩,也未必出自真心。相反,年长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只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却不理会自己,这样无形中可能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膜。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感受,只会令孩子和父母间的关系变差。父母若经常要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会令孩子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

“她不过是我们家的佣人。”

说话分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父母对孩子说:“她只是个保姆。”这样的话是极富阶级观念的,让孩子意识到她是佣人,我们雇她工作,我们就有权不尊重她!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尊重保姆曾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试想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犯了错,父母却怪保姆没照看好,这只会令孩子得不到适当的教导,甚至日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懂得承担责任。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在未了解事情真相前,只凭孩子的一面之词,就责备保姆,这会纵容犯错的孩子重蹈覆辙。

“居然在阿姨面前向我撒娇?等客人走了再罚你!”

说话分析:亲戚远道而来,孩子在别人面前撒娇,父母一时怒上心头,说出这样的话。一般来说,父母为免客人和自己尴尬,不便马上责骂孩子,准备等客人走了之后再说。可是由于父母和客人谈笑风生,把处罚的孩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不过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犯错却不立即处罚,等得太久,可能连孩子也忘了处罚的事。如果想取得惩罚的效果,让孩子知错能改,就要立即处理,否则效果会大大减少。

深远影响:施行奖惩,都该即时处理,才能获得效用。幼小的孩子大都健忘,等得太久的惩罚,可能已把自己的过错忘得一干二净,另责罚的作用大大减少。

“那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我叫老师罚他!”

说话分析:父母接到孩子给人欺负的消息,心痛孩子,自然想保护他,为他出头。不过,父母要知道,孩子说出自己的情况,往往是希望先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应该以关怀的态度教导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即找老师代为出头。如果问题不是太严重,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如鼓励孩子把事情告诉老师,由老师来处理。记住: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

深远影响:因为小朋友间的争执时而有之,如果孩子每次遇到问题,都找父母出头,有谁还敢和他玩呢?这样只会令孩子变得更孤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与“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解读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让孩子记恨一生的6个极端态度
宝宝为什么不爱洗澡?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克服孩子性格软弱的好方法
父亲和女儿--怎样才不逾矩?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儿童心理健康12忌
宝宝学说话家长咋帮忙?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幼儿的自我意识该如何培养
巧妙构设孩子眼中的世界
“孩子还小”的观念让孩子永远长
妈妈须知:婴儿也会罢奶绝食
宝宝的尖叫沟通法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13个月的孩子脾气还挺大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怎样正确教会孩子学说话
6招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让宝宝和家人一起就餐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父母如何给宝宝安全感
心智训练培养BB自控能力
爱做白日梦的宝宝更聪明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0-6岁儿童的发展敏感期
认识宝宝的情绪
消除宝宝小脾气有方法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怕什么
怎样让孩子喜欢亲近爸爸?
给孩子添点耐性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关注女儿的幼年成长
从偏爱的色彩看孩子的性格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家长需尊重孩子的负面情绪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18做法种毁掉孩子的自信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宝宝比较内向该怎么办?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