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2015-12-04

忧郁的妈妈与扑克脸的孩子

小玫出生后,妈妈亲自哺乳并全天候照顾。由于家族中的一些摩擦,让原本个性压抑的妈妈更加沉默,但是她愿意牺牲自己的事业发展,以换取女儿的健全发展。两个月下来,妈妈发觉小玫不会笑、没表情、太安静,除了饿的时候会哭,不曾咿咿呀呀地发声,让妈妈照顾起来没有乐趣、缺乏成就感,更多的是担心。

夫妻俩商讨后决定,利用小玫两个月大去医院打预防针的机会,请教儿童保健门诊的医师,但医师说两岁以后才能评估其发展是否正常。学教育的父母无法接受此说法,不是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吗?于是积极参考国内外育儿书籍,想了解真相。

结果发现,最新脑科学建议,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要积极面对着婴儿微笑、说话,才能够帮助宝宝学习与人互动的基础能力。于是,个性活泼的爸爸,下班回家后,就花时间跟女儿玩、对着她说话、逗她笑。妈妈冷静观察,看出小玫慢慢有反应了,再反省自己,过去因心情不好,又急着等她说话,总是看着她的唇,而非注视她的眼,所以小玫的眼睛没学会注视,导致在非语言沟通上小玫产生了问题。

沟通的影响力主要来自非语言

人与人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依据研究分析,在日常的沟通中,一般人以为影响力最大的是用词遣字(语言内容),其实仅达到7%的效果。和语言相对的非语言信息,其影响力却高达93%,其中55%是通过眼神、表情、姿势、手势、动作等身体语言来表露,38%的影响力是由语气(音调)表现出来。因此,在整个沟通中,非语言沟通就成为影响信息传达的最重要因素。

非语言沟通的要素

人们在潜意识层面或刻意的意识下,凭借各种眼神、表情、姿势、动作与声调等身体语言,传达出千百种可能自己都压抑不住或自己都不甚明了的情绪化信息。所以眼神、表情、姿势、动作与声调等,都被归纳为非语言沟通的要素,分别细述如下:

眼神:眼睛是灵魂之窗,在人际互动时,有自信、兴致盎然或个性主动的人,经常会主动搜寻、注视;反之,没有信心、缺乏动机或个性被动的人,经常眼神呆滞、规避别人的目光。

表情:脸部有许多小肌肉掌控着表情。一个不说话的人,你可以看他的嘴部表情——张口结舌、闭嘴咬唇、嘴角上扬、嘴角下垂;可以看他的眉毛表情——紧皱、上扬、下垂,就可了解他想要传达的是惊讶、抗议、喜悦、丧气、焦虑、傲慢,还是无力的信息。

姿势、动作:身体姿势、手势、肢体动作,默默地传递着此人的情绪、态度和个人修养等,例如:抬头挺胸或低头缩肩、点头或摇头、举手或搓手、手舞足蹈、吸手指、咬指甲等会反映一个人的自信或畏缩、赞同或反对、有意见、焦虑、紧张等。而握手、触摸、拍背、搂肩、拥抱,则反映着两人关系的亲密度。至于打人、咬人、丢东西、撞头、躺在地上等动作,则表达出愤怒、攻击、发泄、坚持要对方妥协等。

声调:声音音量的大或小、发音的清晰或含糊、音调的上扬或低沉,说话的速度急促或缓慢、说话的流畅或结巴、笑哈哈或哭啼啼,是在反映说话者的自信或自卑、情绪的高亢或低迷、欢愉或悲伤、急躁或忧伤。

非语言沟通的发展与运用

宝宝学习语言沟通,是从倾听、观察中,进行词汇、语句的学习,需要结构化、阶段性的指导。然而非语言沟通的学习,是透过感受温柔抚摸或愤怒痛打的触觉、接收轻声细语或大声怒骂的听觉、接收温馨眼神或怒目鄙视的视觉等多种感觉管道,了解到他人所要传达信息的含义。这些是从本能上理解,进而在潜意识下学到这些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未经社会化的儿童、青少年,以及不成熟的成年人,平日不自觉地会用非语言方式宣泄情绪、表达情感,以补充语言表达不足之处。相对地,也有少数世故、狡诈的人,会刻意地运用伪装的非语言沟通技术,愚弄他人。父母要教导孩子,搞清其意图,并保护自己。

掌握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有的孩子从小在父母呵护、宠溺下成长,总认为世界绕着他转,以致缺乏学习察言观色的机会。这类孩子也比较不会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在沟通上就居于劣势,环境适应力较差。所以父母切记不要犯“爱之适以害之”的错误,要从婴儿起,就让宝宝处在感受与学习非语言沟通的环境里。

训练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与原则

父母先自我反省下自己的非语言沟通技巧是否丰富,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技巧较好,就多承担些训练孩子的任务。如果父母双方的技巧都不好,可以选非语言沟通技巧较好的人来弥补父母的不足。依宝宝的年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

* 从出生开始,注视宝宝的眼睛,培养宝宝养成眼神注视的习惯。

* 1~3个月大,面对宝宝笑、说话,逗他微笑。

* 3~6个月大,递玩具给宝宝玩。

* 6~8个月大,跟宝宝玩躲猫猫游戏,训练视觉搜寻。

* 8~10个月大,引导宝宝随着大人的视线或手势去注意人、事、物。

* 10~14个月大,教宝宝将玩具拿给别人看。

* 11个月大,教宝宝以挥手表示再见。

* 12~14个月大,教宝宝用手指出要的东西或方向,并用手势和语言表达意思。

* 17个月,用动作(点头、摇头、摇手)来表示要或不要。

4点原则

当宝宝有正面表现时给予肯定,负面表现时给予纠正,如此能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扩展宝宝多方面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养成宝宝先运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与人建立感性关系,再用语言进行沟通,如:先微笑、点头,再打招呼,说出意见或要求。

当宝宝有负面情绪时,引导他先做三次缓慢的腹式呼吸,调整好自己。掌控好情绪后再说传出的信息,才不会弄拧彼此的关系,而使事情顺利进行。

总结:

弗洛伊德曾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因为秘密都会从非语言性的身体语言中泄漏出来,因为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潜意识并不了解,故无法掌控自己的非语言信息。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发现,当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所表露的含义有落差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信息所传达的含义。

而且,当一群人在一起,说话要一一轮流,但非语言沟通却能默默持续进行着。除了有少数手势在不同文化中代表不同含义,大多数非语言沟通是没有国界的沟通媒介,宝宝从小培养非语言沟通的能力,就是为他准备了一份无形资产。

专家简介:高丽芷 (同前)

婴幼儿感觉统合专家。台湾大学医学院复健医学系毕业,美国德州女子大学(Texas Woman’s University)职能治疗硕士,国际感觉统合组织合格治疗师和美国合格职能治疗师。

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婴幼儿感觉统合的推广,现任高丽芷感觉统合潜能开发学苑执行长、台湾大学职能治疗学系讲师、信谊基金会顾问等,已出版著作有《感觉统合》(上、中、下册)、《儿童情绪障碍与情绪管理》、《婴儿按摩》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与“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还看
准备清单:美国妈妈入园倒计时
教育孩子,家长要少说6句话!
妈妈,教师节快乐!
宝妈,你学会批评孩子了吗?
这样做!让幼儿园老师爱上你家宝
猜你喜欢
孩子为什么越打越犟
孩子的自信心被什么打击
不满三岁的宝宝为何爱发火
培养孩子好行为的策略
宝宝这些习惯其实不“坏”
父母必知:罚孩子的10大智慧
孩子大胆探索,叫停还是放行?
孩子喜欢玩别人玩具的原因
培养宝宝刷牙习惯的步骤和方法
宝宝手指运动宝典须知
母亲比父亲更善于与婴儿沟通
如何引导宝宝适当看电视?
宝宝总爱藏东西怎么办?
父母如何做孩子的好朋友
容易让父母误解的孩子行为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
0-1岁宝宝运动启蒙教育
三个坏习惯影响BB骨骼发育
教孩子“说话算数”的办法
七种游戏培养l~2岁宝宝的观察
避免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如何对待宝宝的独占行为?
消除宝宝的磨蹭习惯
1岁注意培养孩子行动的意欲
宝宝为何口水泛滥
孩子淘气情况紧急处理
哭是宝宝自然的交流方式
看电视后孩子为啥总眨眼?
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
宝宝总爱撕东西怎么办?
六招让宝宝听你的话
幽默是改变宝宝坏脾气的一把钥匙
怎样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纠正孩子错误行动胜于言语
坦然对待1岁宝宝攻击行为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
宝宝的健康生物钟怎样建立
别强迫孩子“分享”
音乐可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春节让孩子学会礼仪和孝顺
请大声赞美孩子的交往能力
超市也可进行宝宝的早教培养
父母如何做宝宝的礼仪老师
美国孩子必须学习的22条礼貌礼
4种方法,改变宝宝固执行为
9招帮孩子建立规则
孩子出现对长辈不尊重怎么办
教父母如何读懂孩子这本书
解开宝宝咬人的“心里话”
5个招改善宝宝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