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

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

2015-12-04

利用感情就是利用感情的力量将自己的情绪转换到与之相适应的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入角色”。它包括这么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思考保持最适当的心态;第二,通过正确的判断,使双方的感情产生共鸣,同受鼓励;第三,能敏锐地发现双方感情发生的变化。

比如,情商很高的李思听到小胖宣布不再去参加奥数学习之反,没有对小胖大发脾气,而是问小胖是什么原因不去学奥数了,于是,小胖给李思递过一张考试成绩单,原来小胖今天奥数考试考得不好,只得了78分。本来李思今天拿了奖金心情很高兴,想在全家吃晚饭时宣布暑假全家去旅游的决定,但现在看到小胖闷闷不乐的样子,他就控制住自己的喜悦,握住小胖的手,沉重而又坚定地说:“小胖,一次没考好没什么大不了的!”看到小胖同意自己的说法后,他又问:“不过,你不想再学奥数了,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原因?”于是,小胖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像这样,如果李思了解了自己的面临的境况,他就会有意识地保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心情,这就是“利用感情”。

但是“利用感情”并不意味着作为家长就不能对孩子发火。比如,老师打电话来告状,说小孩逃课没去学校。这时,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当“发火”。但是,这种“发火”并不是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而是通过“发火”表明自己对这件事非常不满,让孩子明白逃课带来的严重后果。

对自己所面临的境况,高情商的家长都能判断出自己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因此,他们不仅自己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心态,而且能积极地引导孩子也保持同样的心态。因此,利用感情能力高的家长经常能帮助孩子创造性地解决他面临的问题。

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的感情的影响。如果情绪高涨,那就劲头十足;相反,如果情绪低落,那就无精打彩,做同样的工作有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人们的感情应能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调整感情的能力,就是利用感情能力高的表现。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在处理柴米油盐这类琐事时,家长的情绪有时低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面对孩子的情况下,它更需要家长发挥利用感情的能力。

面对自己所处的境况,高情商家长都能判断出自己应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因此,他们不仅自己能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心态,而且能积极地引导孩子保持同样的心态。

利用感情与对方产生感情共鸣,使双方的感情都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是利用感情的另一个重要功能。这一点在面对批评时表现得最为典型。

“闻过则喜!”孟子这句古训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它的意思是当你听到别人的批评后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种批评能帮你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家长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比如,小胖说自己不喜欢数学,所以不愿参加奥数学习。当初之所以答应去学,是因为爸爸强迫自己去学。爸爸之所以强迫自己去学,就是因为看到别的家长送孩子去学,所以,也跟着赶时髦。自己既没有数学方面的特长,又没有数学方面的兴趣,所以,参加奥数学习是浪费时间。作为家长的李思,听到小胖说这样的话,面对小胖送给自己的这种“礼物”,心情会好不到到哪里去;如果他心情不好,那他自然就会想方设法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于是,强词夺理,让父子关系变得更糟。

面对这种境况,如果李思能发挥利用感情的能力,那他就可以与小胖的感情产生共鸣;他可能就会这么想:“如果我去做自己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事,那我不也会采取这种态度吗?”或者“我这么对待小胖,他心里会产生什么感受?”如果李思与小胖的感情产生了共鸣,那他就会变得心平气和,不再计较小胖一些过分的言词,而能有理有节地解决小胖提出的问题。

反思:当你觉得孩子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行为)后,你通常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与“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还看
拓展孩子成长的宽度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给孩子正常童年
你真的了解早教意义吗?
大数据揭秘男孩教养的5个禁区
家有男孩必看:男孩就要这样养
猜你喜欢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孩子最难以接受的10种教育态度
两个母亲分苹果的小故事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
传统vs域外:洋为中用的育儿观
有趣的各星座BB挨批评反应
请告诉孩子你不要太顺从
别嫉妒孩子“黏老人”
子宫里面的多胞胎世界(图)
多元智能让学习成为乐趣
现代教育讲究“穷养”宝宝
莫教孩子学唱成人歌曲
家长少跟孩子“斗心眼”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父母在亲子游戏中的6种错
学步车影响宝宝心智发育
兴趣班不应是快乐童年的负担
儿童就是玩没有别的事
向犹太妈妈学习智慧育儿经
贵族式幼儿园里的拼爹斗富
80后父母重新热衷娃娃亲
影响孩子成长的10大误区
规矩与爱成就宝宝未来
警惕:毁掉孩子的七招
孩子跌倒,不扶就完了吗?
别老说“不要你了”
家庭中“红脸白脸”的弊端
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误区
趣谈各血型宝宝的十宗“最”
血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父母对孩子的自恋性伤害
危机教育让小公主理解生存压力
细数家庭教育的5大误区
透视早教中的“精英教育”
学习英文不必从识字母开始
3D电影,儿童不宜?
宝宝七宗罪父母必须说不!
兴趣班4误区,你犯了几个?
中土VS西洋育儿观念对对碰
警惕:孩子昵称不宜一直叫
不要让孩子替你完成理想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育儿:夫妻应该讲究统一战线
别为宝宝的错误找理由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你对孩子说善意的谎言吗?
父母4种行为,孩子伤不起!
莫把早教变成对宝宝的早虐
孩子“成人化”到底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