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症状:七条特征早掌握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手足口病症状:七条特征早掌握

手足口病症状:七条特征早掌握

2015-12-03

导读: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对此妈妈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手足口病症状:七条特征早掌握1

近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不少家长发邮件到互动信箱询问防范之道。记者为此采访了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症状:手足口处现斑丘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这种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卫生习惯不良、个人免疫抵抗力低、接触已感染病毒的人员等因素有关。该病于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月~5月病例增多明显,5月~7月发病形成高峰。

专家指出,手足口病的特点是传播快、易流行,以轻型病例为主,患儿一般一周内即可自行康复。只有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对策:七条特征早掌握

早发现、早诊断,能够对降低病死率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当出现: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或低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等七条特征,就要引起重视,送到定点医院去进行治疗。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指出,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这15字口诀。在疾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孩子病了,要及时就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手足口病症状:七条特征早掌握”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手足口病症状:七条特征早掌握”还看
爱插话是心理焦虑
培养乐观宝宝的3个"关键"
把孩子关在家里的不利影响
父母最好不要说反话?
五妙招巧应对爱顶嘴宝宝
猜你喜欢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贪得无厌”
为什么会孩子遇事退缩
帮助克服宝宝怕洗澡的心理
正确引导闹情绪的婴儿
巧招转移宝宝注意力
妙招解决孩子不听话
宝宝学说话的小细节
三部曲培养孩子自信
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
如何处理宝宝的逆反心理
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有妙招
培养孩子的情商的六大要点
妙招改造宝宝的“暴脾气”
是什么让宝宝自信全无
教会孩子懂得分享
如何培养宝宝健全的人格
婴儿心理特点有哪些
宝宝睡觉为什么会磨牙
为什么宝宝不爱走路
语言胎教不容忽视
宝宝发音不准确该怎么办
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哪些做法会使家长失去威信
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的方法
如何帮孩子合理宣泄情绪
妙招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巧招提升孩子自我价值感
正确对待两岁孩子的占有欲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使孩子反感
你知道宝宝最恐惧的那些事儿吗
妙招巧戒孩子的电视瘾
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为什么孩子爱做鬼脸
训练宝宝的专注力有巧招
怎么培养宝宝的积极心理
如何缓解宝宝的心理压力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怎么看待宝宝“恋物”
教孩子克服性格软弱
妙招培养宝宝快乐的性格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的注意事项
如何让孩子不挑食
为什么宝宝睡觉老踢被子
要分情况制止宝宝的行为
如何与宝宝聊天
溺爱孩子的可怕后果
为什么会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
如何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妙招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如何对付幼儿常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