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寄养,谁来解围?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隔代寄养,谁来解围?

隔代寄养,谁来解围?

2015-12-03

人人都说爷爷好,只有孙儿心明了。假日陪着练书法,辛苦几何天知道。

年轻人将孩子寄养在老家或托付给父母,老人安享天伦,儿女专心打拼,这是一举多得还是无可奈何

在城市中,由于年轻父母工作忙、经济条件有限等原因,许多孩子被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养育,这种方式被专家称为“隔代寄养”。调查显示,隔代寄养正成为当今城市年轻父母的主要育儿方式。

比起农村留守儿童,寄养儿童要幸福得多,他们不缺吃少穿,祖辈们给他们倾注了全部的爱。但是,有关他们的教育、心理健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远远超过了个体家庭。“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对此做了一番调查。

1 替儿养娃甜中有苦

5月31日,太航幼儿园门口,60岁的李师傅在人群中等待着自己的孙子。三年前自从孙子出生,李师傅就和老伴“背井离乡”来到了太原帮忙带孩子。能在儿子家发挥余热,李师傅自然满心欢喜。儿子、媳妇每天早出晚归,经常两头不见太阳,孙子平时的饮食起居都由自己和老伴负责。

说起受累,李师傅觉得很正常,可言谈中分明也能听出一些落寞。老李爱下棋,老家那条街上到处都有棋摊能杀上两盘,来到太原后谁也不认识,每天的休闲活动就是和老伴拉着孙子散散步。

太航幼儿园孙园长介绍,每天来幼儿园接孩子的60%以上都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张淑萍的孙女常住在奶奶家,由于张阿姨老两口都有高血压、糖尿病,饮食与正常人稍有差异,每天张阿姨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两样饭,一样给自己和老伴吃,一样给孙女吃。说到养孙女,张阿姨不矫情:吃饱就行了,其他方面没精力考虑。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1个省(区、市)1621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者坦言,目前年轻人将孩子隔代寄养的现象普遍。有些祖父母、外祖父母因为年事已高,在照看精力旺盛的孩子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为防止意外发生,他们一般不让孩子玩秋千、攀爬之类有风险的游戏。可是一旦孩子生病、出现磕碰,仍然难免遭到儿女的埋怨。2010年,北京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姥爷将外孙哄睡后,自己到客厅小憩,结果3岁的外孙翻越护栏从12层坠亡,孩子的父亲将姥爷告上了法庭。一起意外事件引发了亲情的撕裂,也暴露出了隔代寄养的突出问题养孩子不光是意愿的问题,还有能力的问题,而这个能力既包括身体状况也包括教育能力。

2 生而不养无奈几多

赵佳玉和自己的老公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本来还想再“疯”几年,可双方的长辈屡屡“逼生”,于是他们的女儿降生了。由于在养育方面没有经验又留恋二人世界,赵佳玉产假一休完,就将孩子交由父母和公婆轮流养育。

有不少人和赵佳玉一样,出于逃避责任把孩子甩给了祖辈,但大多数年轻父母还是迫切地希望能亲自带孩子。29岁的小乔前几天刚把满1岁的儿子送到了父母家,她说:“每天我都特想孩子,一有空就跑回去看,孩子与工作之间我一直在做着权衡。”小乔的老公是一家汽车4S店的销售人员,每个月的收入不固定,最多时能拿回5000元,少的时候只有1000多元,交完房子月供,再加上日常吃穿用度的开销,每月不是“月光”就是“负翁”。孩子送到父母家后,不光自己有时间出去工作,父母还能补贴一些孩子的花费。

客观地讲,除了工作忙和经济条件有限两大主因,居住条件、老人希望代养孩子、年轻父母缺乏育儿经验等因素也不可忽视。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许多年轻人“裸婚”之后,住着“蜗居”,经常跳槽,自顾不暇,集工作繁忙、住房紧张、收入偏低于一身,再加上贴心放心的保姆难找且贵,所以几番权衡之后,只能选择这种“啃老式”养儿方式。

其实,隔代寄养也并非中国特色。据报道,美国有290万祖父母独立养育孙子孙女,只不过在美国产生隔代寄养的原因,大多出于父母虐待或疏于照顾孩子,以及父母离异、患上艾滋病、犯罪服刑等情况。而在中国当今社会,上班族、离婚的单亲人士、惰性强的年轻父母是造成隔代寄养的主要群体。

3 隔代寄养问题丛生

孩子交给了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此一来,年轻的父母可以安心工作、奋力打拼,又可节约保姆费;老一辈含饴弄孙、老有所为;孩子被隔辈亲宠着,也很幸福,可谓一举多得。

然而,这种一举多得或许只是从眼前利益出发进行考量的结果。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郑雯,小时候一直在姥姥家生活到11岁上初中。虽然童年也是快乐的,但多年来,她总觉得和父母亲的关系很疏离。在最初回到自己家时,一点归属感都没有,也比较敏感。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年轻父母,无论多累都要让孩子生活在身边,否则会遗憾终生。

隔代寄养会导致哪些问题?调查中,67.0%的人直言会妨碍亲子沟通,59.7%的人认为老人容易忽视孩子的教育,53.4%的人担心孩子任性叛逆,49.0%的人担心孩子懦弱内向,47.7%的人认为将影响孩子活力……

太原师范学院幼师专业学生金楠表示,溺爱、纵容、包办是许多老人的习惯,长期下去,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养成依赖心理,抗挫力也会差。而在幼年时,当一个孩子选择了某个亲近人的感情,便认同了这个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他会排斥其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方式。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学者李亚妮通过调查上海144名大学生发现,从婴幼儿时期就由祖父母抚养的人和父母没有形成强烈的亲子依恋,双方信任不足,亲子冲突时有发生。

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冯爱红多年来一直研究社会伦理学,她认为应该关注隔代寄养背后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传统的观念是母亲承担家务劳动较多,父亲主外。而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观念受到了挑战,现在的年轻妈妈比上一代妈妈隐忍、奉献、吃苦的精神少了许多,在工作中、生活上追求个性独立、男女平等。其实,无论是父亲、母亲在抚养教育子女上都具有同等责任。

针对现在的隔代寄养现象,冯爱红认为要大力发展社会家庭服务业,加强对家庭保姆市场、幼儿园、小学的管理,让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无后顾之忧。同时,对一些有能力、有条件,且愿意带孩子的老人进行现代教育理念、健康心理、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这样才能实现“三代同赢”的家庭教育模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隔代寄养,谁来解围?”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隔代寄养,谁来解围?”还看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拼养”,和平相处才开心
别总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猜你喜欢
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更快
36个月宝宝益智游戏
宝宝手部游戏的六大训练
如何揭示BB特长天赋的呢
5个亲子小游戏轻松教宝宝学识字
听父母朗读婴儿期BB的最爱
智慧型父母必备的素质特点
全脑开发让宝宝加倍聪明
初生儿“瞌睡早教”靠谱吗
宝宝的数学能力发展游戏
盘点训练BB爬行的八大好处
10妙招让你的孩子聪明起来
智力开发爸妈必做几件事
宝宝为什么那么喜欢玩球?
七种方法打造宝宝“好记性”
如何与0-3个月宝宝亲子交流
宝宝为何总是把书倒着看
研究表明:贪玩孩子智商高
怎样对1岁宝宝进行智慧教育
通过手指锻炼提高婴儿智力
父母和新生宝宝做智力游戏
发展孩子智力的“关键年龄”
婴幼儿右脑开发黄金五原则
认数不发愁:让孩子和数字玩游戏
6个月的娃娃真能识字?
小BB照镜子,有助触觉发育
让宝宝涂涂画画
玩耍和玩具
早教:教什么?找谁教?(图)
以图代话锻炼孩子空置的右脑
7个潜能小游戏适合7个月宝宝
怎样和新生宝宝做智力游戏
家教兵法·早期智力开发
宝宝游泳越早越聪明
教你这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学会等待有助调适压力
宝宝学走路3大现象要留意
锻炼手指有助宝宝智力开发
宝宝做梦更有利于神经发育
宝宝想象力的发展别忽视三大因素
能激发宝宝儿潜能的家庭训练法
亲近自然培养孩子的自然智能
训练手部精细动作很重要
盘点优秀宝宝共有的6个特点
1-2岁宝宝的5大聪明表现
宝宝四个月就能“阅读”
早教从陪宝宝一起游戏开始
1--12个月阶梯式成长游戏
三岁前的BB到底应该玩什么?
投掷训练可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