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父母陪孩子时间没1小时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三成父母陪孩子时间没1小时

三成父母陪孩子时间没1小时

2015-12-03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而调查显示近三成父母每天与孩子相处不足1小时,不少儿童非常渴望父母陪伴。

近日,记者通过网络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共获得100份有效问卷(详见下表),在“一天能有多少时间陪孩子玩?”的选项中,28人选择了1小时以内,达到28%;在“孩子和谁最亲?”一项中,33%的人选择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项中,72%的人认为是“陪孩子玩一天”。

“要去超市买一个新爸爸回来。”在现场调查中,3岁的张晨曦这样跟爸爸张驰说。张弛从事机电安装工程,经常要去外地出差,有时一个项目就要花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每个月就只能回来一周,妻子是从事设计工作,平时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顾小孩。在本次调查中,虽然张弛在“孩子和谁最亲?”这个问题上选择了“爸爸妈妈”,但记者在询问张晨曦这个问题时,小女孩很腼腆地说了声:“爷爷奶奶。”

而在“孩子说过的一句什么话,让你觉得陪他的时间实在太少?”的答案中,很多孩子的话让人深思——

“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

“黄老师对我最好,天天陪我,黄老师才是我的妈妈。”

“妈妈,你今天什么时候回家?”(问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成功”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对此,今年35岁的陈晶深有感触。陈晶曾是一家知名通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有着令人羡慕的年薪和职位。近日,记者在广州一个高档住宅小区见到陈晶时,她刚刚辞掉工作,正带着2岁多的女儿小雨在院子里玩。

陈晶告诉记者:“孩子4个月时我就回去上班,也被迫断奶了,晚上孩子和外婆睡在一起。”繁忙的工作令陈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不久,陈晶就发现一个现象:只要妈妈在家,小雨就一直黏着妈妈不放;喝奶要妈妈喂、吃饭要妈妈喂、睡觉也要和妈妈躺在一起。陈晶说:“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受不了,后来听了一些育儿专家的讲座才知道,这是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因为平时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去年年底,陈晶接到一个项目,“简直是没日没夜地干啊。”一个多月下来,陈晶病倒了,小雨也因为染上肺炎而住院。陈晶说:“看到孩子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最终,陈晶递交了辞职信。舍弃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让很多人不解,但陈晶说:“我想先休息一两年,多陪陪孩子。真的,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成功。”

“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这是广州一位3岁大的孩子向爸爸提出的问题。过去因为父母出外打工挣钱,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如今,不少城里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也成了留守儿童。“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本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8%的父母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到1小时,33%的孩子最亲近的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专家表示,父母两人都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长此以往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缺失、精神忽略,不利于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问卷调查

一天有多少时间陪孩子

1小时以内:28人

1~3小时:30人

3小时以上:34人

其他:8人

孩子和谁最亲

爸爸妈妈:58人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33人

保姆:6人

老师:3人

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陪孩子玩一天:72人

送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11人

带孩子吃顿大餐:10人

其他:7人

他们更需要爱……

4岁自闭儿半年未见到爹妈

4岁自闭症儿童桐桐的父母来广州打工,目前在经营士多,孩子患有严重自闭症,长期在自闭症学校,半年未见其父母。桐桐是1年前被送往星语儿童素质训练中心的,当时又拉肚子又高烧不止。桐桐的父亲崔林建丢下一句“拜托你们帮忙送去医院治疗吧,店里实在走不开,医药费我会送过来”,就转身离开了,而这一走就是半年多。

林老师告诉记者,儿童节马上到了,星语中心发了邀请函给桐桐父母,希望他们来看桐桐的表演,但他们均称“太忙了,没时间过去,你把照片留下来,回头我去取就好了”。记者见到桐桐时,他正在星语中心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舞蹈,眼神中却无同龄人的快乐与活泼。

专家意见

12岁前的亲子陪伴影响一生

广州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文军介绍,由于现代城市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父母两人都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长期这样很容易对孩子造成精神忽略。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孩子12岁之前,父母主动进行的亲子活动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同时,可能造成将来对父母的叛逆以及无责任感,对身边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满不在乎,表现出消极、冷漠,习惯于爆粗口,甚至遭受到一点忽略或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大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做出很残暴的举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与“三成父母陪孩子时间没1小时”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三成父母陪孩子时间没1小时”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怎样对付孩子的霸道行为?
家长喂养坏习惯可能伤害宝宝
两岁前孩子不一定分房睡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解决宝宝踢被子8妙招
爬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
从根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孩子犯错不该“没关系”
宝宝不再啃指甲的5个方略
多做5种运动,宝宝聪明过人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妈妈要学会适当忽视孩子
妈妈如何跟幼儿交朋友
宝宝看电视的8种方式最要不得
如何让宝宝注意力持久一些
培养孩子健康生活的好情绪
动作训练游戏:弯弯腰,捡东西
五招轻松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孩子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防止宝宝脾气失控的锦囊妙计
帮助恋物BB戒掉恋物情结
面对没有耐心孩子的全攻略
解读孩子敏感期的四大行为
如何让孩子面对大人的“不”
培养孩子“自助入睡”好习惯
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
小孩子的屁股为何打不得?
不宜与孩子逗乐的5种情况
淘气的男孩好调皮的女孩巧
顽皮妈妈与宝宝斗智斗勇
一岁的宝宝该教她什么?
家长教育宝宝讲礼貌的策略
如何让孩子在生活中行为得体
如何“修理”爱动手的宝宝
让宝宝不再和父母唱反调
孩子“一心二用”不是错
孩子毛手毛脚的毛病怎么改
孩子为什么爱看广告
宝宝3大坏习惯妈妈妙招巧应对
破译BB常见行为之“人来疯”
如何教会宝贝正确的洗手方法
父母教孩子说话的错误方法
为什么“小病包儿”脾气大?
五大法宝纠正宝宝睡觉日夜颠倒
从宝宝行为看天赋
怎么办,我家宝宝怕理发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宝宝吃手妈妈该怎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