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幼儿园合适?教你BB更快适应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多大幼儿园合适?教你BB更快适应

宝宝多大幼儿园合适?教你BB更快适应

2015-02-10

由于现在很多都是隔代抚养孩子,因此很多家长会选择早点上孩子上幼儿园。也有一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上幼儿园太早不适应,主张晚点上幼儿园。那么到底宝宝多大上幼儿园合适?怎么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

一、宝宝多大上幼儿园合适?

幼儿入园的最佳年龄是3岁,如果对父母依赖性很强,适应能力较差的宝宝最好等到3.5岁才入园。如果宝宝能分清人的称呼;能够辨认方向;可以掌握基本日常生活用语的表达;掌握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就是时候入园了。

二、宝宝上幼儿园要做什么准备?

1.宝宝的心理准备

讲解幼儿园

小宝宝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宝宝讲一讲。

提示: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

熟悉环境

在平时,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听听孩子们的唱歌声,欢笑声,让宝宝产生愿意进幼儿园的愿望。

减少宝宝对家长的依恋感

入园之前,可以刻意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结交新朋友

多带宝宝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地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常请小伙伴们到家里来做客,让宝宝当小主人,招待好客人们。

提示:在宝宝正式入园前,最好帮助宝宝认识一两个同一个班级的同伴,这样,宝宝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有熟悉的同伴,宝宝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很多。

2.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护宝宝,宝宝的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入园前的几个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让宝宝学学生活自理了。

学习自己吃饭

幼儿园老师虽然会在刚入园时喂宝宝,但毕竟孩子多,老师少,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宝宝就要自己学会自己吃饭,并要吃饱。

学会自己穿衣服

在入园前,家长就要训练宝宝自己解扣子,扣扣子的能力,因为学校孩子多,老师少,如果宝宝自己不会穿衣服,只能等老师来穿,很容易受凉。

学习自己喝水

用水杯喝水对宝宝来说有一定难度,家长就要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杯,里面倒上一点点水,宝宝渴了的时候,就让他用杯子喝。

学会大小便

一般一岁半以后,宝宝就可以训练大小便了。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时通知大人,家长在看护宝宝时,要了解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

另外,家长在家中也要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培养作息习惯

在幼儿园里,上学放学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适应。

社交能力培养

进入幼儿园,就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有些孩子认生、胆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宝宝如果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宝宝来说是非常苦恼的事情。因此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话,鼓励宝宝讲出自己的想法。

尽管家长已经猜到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励宝宝说出来。平时也要和宝宝多说话,让他听得懂成人的话。

3.入园物品的准备

与宝宝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强他去幼儿园的意愿。

书包

带宝宝一起去商店挑一个可爱的小书包,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宝宝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其实对于刚入园的宝宝来说,书包里装些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每天能背着心爱的书包上幼儿园,他就有一种成就感。

衣服

给宝宝准备一些适合在幼儿园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脱的裙子和背带裤收起来,也不要给男孩穿前门襟装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衣服或裤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因为手帕用别针别在衣服上不安全,也容易扯坏衣服。当然也可以使用一种特制的安全别针。

另外准备一两套内衣裤,因为宝宝年龄小,换了环境容易紧张而尿裤子。

鞋子

为宝宝挑选一双舒适合脚的鞋子,因为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可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贴上猴子的左半脸,右鞋贴上猴子的右半脸,穿对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猴子脸。这样特征明显的鞋子还能避免宝宝之间穿错鞋。

手帕

由宝宝亲手挑选小手帕,买四五块轮换用,最好是同一花样的,以便识别。

玩具

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宝宝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宝宝会有一定的安全感。让宝宝挑选自己喜欢的、体积适中(小于幼儿脑袋,大于幼儿拳头)、无尖锐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软的玩具2~3个,轮流带去玩。

注意:一开始不宜带图书和可拆卸的玩具去幼儿园,因为宝宝整理、管理起来不方便。也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准备其它物品,如有的宝宝仍用奶瓶喝水,有的宝宝有定时喝奶的习惯,妈妈可以准备奶瓶和适量的奶,使宝宝的生活习惯不被完全打破。

所有带去幼儿园的私人物品都应标明班级、姓名,万一遗失可及时找回。

三、宝宝上幼儿园后要注意什么?

1.宝宝入园哭闹一两周很正常,父母要正确对待

其实,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哭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家长不用太担心。孩子的哭闹最集中的时间,是早晨进园时。很多孩子都会像贝贝一样大声哭闹。这时,家长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和他说再见,然后快速离开。如果家长跟着哭,或迟迟不走,只能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家长要相信幼儿教师,他们会采取多种办法迅速转移孩子注意力,使他们很快停止哭闹。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入园的两周之内,哭闹都是很正常的。随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逐渐熟悉,孩子就会慢慢喜欢上幼儿园,一个月之后,哭闹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2.老师可以哄哄睡午觉或者搂着布娃娃一起睡

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睡午觉。对于那些提前让孩子养成中午12点午睡习惯的家长来说,这件事情可能显得容易一些。如果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比如,对于哭闹的孩子,老师可以一对一抱起来哄哄入睡;有些孩子在家有特别依恋的物品,比如布娃娃、小枕头之类的,可以带到幼儿园,让他搂着一起睡。

有些家长接孩子时,一听老师说今天没有睡午觉,回家就想让他马上补一觉。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如果下午五六点钟睡了一觉,晚上肯定会很晚才睡,这样不利于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中午没有睡,家长可以让孩子晚上提前一小时睡。同时要提醒家长注意,周末在家依然要让孩子保证中午12点睡午觉,否则下周上幼儿园时,午睡又会成为问题。

3.宝宝晚上回家后不能给零食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孩子刚上幼儿园,心情难免紧张,一开始会吃不好饭。这时家长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吃了多少。而是应该每天接孩子时,问清楚今天吃了什么。如果吃得不多,回家后再让他跟着家人一起吃顿晚饭。

注意,这时尽量多让孩子喝些鱼汤、骨头汤,或者喝点粥。千万不要给他们吃两样东西,一旦养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回家等着吃零食的习惯,就很难纠正了;二是大鱼大肉,晚上吃得过分油腻,容易消化不良。另外,孩子早饭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是到幼儿园吃早饭的,但刚入园的小朋友早上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影响吃早饭。因此,在最初的两周内,家长可以在家做些简单的早餐,让孩子先吃一点再去幼儿园。


4.家长在忙坚持每天花半个小时陪孩子陪伴是最好的奖励

孩子上幼儿园是成长的过程,对于家长来说,也在不断成长。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应抽出更多时间陪伴他。特别是每天接他回家后,应该带他到户外充分玩耍,一起放声欢笑,让心情彻底放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与“宝宝多大幼儿园合适?教你BB更快适应”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多大幼儿园合适?教你BB更快适应”还看
不同阶段,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猜你喜欢
玩游戏培养好兴趣
好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回报
教小朋友背乘法口诀
不要否定你的孩子
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让孩子一生顺风顺水的秘诀
玩起来的早教
12种方法让你的孩子聪明又快乐
一定要告诉孩子的大道理
帮着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正确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早教的五个阶段
家庭对孩子独立性培养
让孩子更聪明10个方法
教会幼儿阅读很重要
父母必读!育孩宝典
怎样培养幼儿的早期情商教育
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
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教育
外国培养有灵性的孩子的建议
乐观外向孩子的培养
教育孩子的来良方
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8大关键让孩子认识自我
对孩子的说话方式
小孩身高体重标准,你的孩子达标
让孩子能够自律的学习方法
怎样选择宝宝的代步车呢?
孩子专注精神培养的建议
怎样才是正确的爱孩子?
孩子也要懂得责任的承担
内向的孩子怎么缓解?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不吃药怎么办?
怎样培养好的少儿口才
让孩子快来学习的方法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好方法
父母怒火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孩子使用电脑要正确积极引导
孩子要的不仅是温饱
优秀父母必备的育孩36计
什么原因让孩子不爱吃蔬菜?
孩子的暴力倾向来源
游戏开发宝宝智力
培养孩子劳动习惯
从小培养快乐的孩子
伤害孩子的六个关键词
父母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保护孩子健康
儿童滑板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