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2015-12-02

如果要问父母:你们养育孩子是想让他们快乐,还是想让他们成功?可能意见会分成两派。其实本身也没什么可争议的,每位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不同,期望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快乐派还是成功派,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一旦为人父母,一个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孩子的人生开始了,这一生我是该让孩子快乐,还是该让孩子成功?

“成功派”的观点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没有成功谈不上快乐,为了成功,即使让孩子们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快乐派”的观点是:人生理当活得快乐,没有快乐的成功毫无意义,只要快乐,孩子没出息也无所谓。“我平庸,我快乐!”

双方观点针锋相对,思维方式却是相同的:都把成功与快乐截然对立起来,而且都倾向于”抓主要矛盾”。在他们看来,只要在“成功”和“快乐”中抓住一个“纲”,就可以纲举目张,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其实,快乐与成功的关系远没有这样简单。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相容的,还是并列的。

有的孩子既成功又快乐,失败不能令他们沮丧,烦恼也不会妨碍他们继续追求成功。对这种孩子,既不必强调成功,也不必嘱咐他们去寻求快乐。有的孩子看来很成功,但是快乐的源泉过于狭小,完全寄托于练好妈妈让练的钢琴,那么一旦练不好,就有可能崩溃。对这种孩子,就不能过于强化狭隘的成功意识。

有的孩子潜力本来很大,但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地过日子,这时候适当强化他的成功意识,或许能使他活得更充实,也更快乐。

有的孩子每天无忧无虑,学习也尽了力,但能力如此,这时家长若拼命逼他“成功”,则有可能使他既失去快乐,又失去他本来可能获得的那种成功,终成一个心灰意懒的失败者。

有的孩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脑子够使,不往正事上用,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快乐”,其实只拥有最肤浅的感官刺激。这种孩子,既不懂成功,也不懂快乐,两样都要补课……

有的孩子只有成功才能快乐,有的孩子成功不成功都可以快乐;有的孩子只有快乐才能成功,有的孩子皱着眉头也能得到成功。世界是复杂的,孩子什么样的都有,想按一个或几个公式来塑造孩子,极不明智。“快乐派”和“成功派”家长都太急于“简化”真理了,他们很可能缺乏“因人施教”的耐心和水平,而这是一个优秀家长必备的条件。

除此之外,两派还有一个错处在于比较主观,比较自我。他们不是体察孩子的感受,而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快乐派”的家长实际是在对孩子说:“你快乐,则我成功。”“成功派”的家长实际是在对孩子说:“你成功,则我快乐。”而我却认为,无论快乐还是成功,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成功观、快乐观、幸福观强加在孩子头上。

有人愿意成龙,有人不愿意成龙。不愿意成龙的人可能是怕苦怕累,也可能是确实缺乏成龙的实力;可能是他觉得成龙没有多大的意思,也可能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各种可能都有,可以分析,可以引导,然而不可以做过多的干预。只要他不损害他人,有益于社会,怎样生活是他自己的事情。正像家长无权包办孩子的婚姻一样,家长也无权包办孩子的未来生活方式。可惜“成功派”和“快乐派”都是“包办派”。他们争论的焦点一般不是“包办不包办”,而是“往哪个方向包办”。

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家长,不能够再如此简单、两极化地理解家庭教育了,他们应该学会科技含量更高的教育方式—尊重,交流,引导,指导。这很难,需要动脑筋,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不走这条路,则“成功派”和“快乐派”家长都将发现,成功和快乐都在离他们而去,迎面而来的则多半是失望、焦虑和苦恼。头脑“古代”的家长,教育“现代”的孩子,结果大抵如此。

孩子是父母生的,这一点没有错,可是未来的路得他们自己去走,快乐应该是他们自己的快乐,成功应该是他们自己的成功,父母绝对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应该放开手,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把握住这一点,作为一个家长,相信你才能像你期望的孩子一样—既成功,也快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称赞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了解哭泣BB背后的真相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孩子对家长不必“言听计从”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
小宝宝爱攻击人的六个原因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提醒:孩子哭闹别马上哄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家长必须理解的4种BB行为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宝宝当众哭闹聪明爸妈会冷处理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孩子不听话,贿赂or鼓励?
如何应对“踢被”小宝宝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宝宝,你怎么这么“抠门”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习惯
如何解决孩子睡觉难的烦恼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解析宝宝喜欢打人的四大真相
孩子为何以摔东西为乐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家有顽皮宝宝的教育策略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全职妈妈的N个心灵处方
宝宝任性其实缘于父母任性
5招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最易被忽略的20个育儿坏习惯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孩子“逆反期”的危害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