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怎么“读”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早期阅读怎么“读”

早期阅读怎么“读”

2015-12-02

要不要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怎么读?对于孩子的早期阅读,向来有两种声音。

一部分家长认为:“那么早让孩子读书干什么?看看图片、认认字就能提高孩子的智力?读书不应该成为孩子幼儿时期要做的事情。”

他们认为,在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中,首要的是身体的成长,然后才是智力的开发,现代的都市孩子本来就已经基本失去了同自然界交流的机会,如果早早地进行学习的话,很容易破坏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感觉,破坏他们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而另一部分家长认为:“阅读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孩子提早阅读,可以提前认识很多字,有利于小学阶段的学习。”

丁丁的妈妈喜欢看书,尤其对古诗词痴迷。在丁丁刚刚满月的时候,妈妈就每天拿起一本古诗,抱着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一句地朗读起来。

对丁丁妈妈来说,她当时并没想什么早期阅读的事,而是因为自己喜欢。但没想到在她这么一直坚持着给丁丁读古诗词后,小家伙对古诗词好像也有了兴趣,每次听到妈妈朗读,他就两眼放光,认认真真地听着。

在小家伙刚刚开口说话时,妈妈一朗读,他便学着妈妈的样子,“读”了起来,虽然字还咬不清,但却也是有模有样。丁丁妈妈受到了儿子的鼓舞,在和他一起朗读古诗词时,也加上了解说。慢慢地,等到丁丁说话流利时,竟然也能背出好几首诗来。

丁丁不仅对古诗词,而且对其他书籍,也产生了兴趣。他经常指着书本,让爸爸妈妈给他读。更重要的是,小家伙性格特别活泼。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一说丁丁,给我们朗读首诗,他便高高兴兴地站在大家面前,煞有介事地读起来。等到上了幼儿园后,老师教的任何东西,他也都能迅速记住。

丁丁的事例说明,早期阅读,对孩子还是很有好处的。可该怎样指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应该是很多早教父母们关心的问题。有些人一听到“早期阅读”几个字,首先就会把它跟“识字”联系到一起,认为早期阅读就等于识字。阅读是否等同识字,这个问题和要不要早期阅读一样,存在争议。更有很多人会模糊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婴幼儿通常看的读本都是以图片为主,如果孩子想知道一个字念什么,那就告诉他(她),如果不问,那就让他们自己看图好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一种学习,他们是在学习阅读的策略。而我们成人的阅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验。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态度。相比之下,识字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识字只是阅读的副产品。一般爱阅读的孩子都会主动要求识字,如果他们想认识字的话,父母可以告诉他们,但并不强求,非得让他们记住这个字,如果不记住,还要惩罚他们等。也就是说,不要强迫孩子去认字,不要让孩子觉得“认字”是件很痛苦的事,因为这样做的话会违背早期阅读的目的。

然而,有一些家长还是把孩子识多少字,看成评价他们聪明与否的标准,甚至以孩子识字多而骄傲。幼小的孩子,他们聪明与否,不应该体现在识字的多少、能背多少首古诗上,而应该体现在身体、表达、情感等各方面是否得到全面发展上。

早期阅读的内容很广泛,只要与文字相关的东西,都可以算作早期阅读的范围。识字,只是它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应该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见效的一个方面。所以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孩子早期阅读中识多少字的度,让孩子在愉快中进行早期阅读,识字多少,并不重要。

既然早期阅读不等同于早期识字,那么孩子的早期阅读都要读什么呢?这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婴幼儿更趋向于阅读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书。他们通常要求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语言要浅显生动、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比如《罐头小人》、《快乐识字多多》、《读拼音》等,这些书也许内容很浅显,但却能折射出很多做人的道理。好的图书可以启迪孩子,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这也正是孩子早期阅读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那么早期阅读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呢?早期阅读的本质是通过图画,让宝宝凭借一些色彩和图像,以及父母的声音对文字了解的一个过程。简单地说,对于婴幼儿,只要是和阅读有关的任何活动,都可称为阅读。比如刚刚满月的孩子,不管他们是抓着一本书在咿咿呀呀地玩着,或者看着上面的图画又撕又打,都可以算是一种阅读。而当他们看见大人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自己也装模作样地拿起报纸,认真地“看着”,不管他们拿的报纸是正的还是反的,也可算是一种阅读。

还有当他们和父母一起出去,看到自己认识的字,然后兴奋地念出来,这也是一种阅读。甚至当他们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开始给他们朗读故事和文章,这也算是一种阅读……

由此可说,孩子从何时开始早期阅读,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并没有固定的概念。只要你愿意,在任何场合下,你都可以给孩子进行早期阅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与“早期阅读怎么“读””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早期阅读怎么“读””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