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为何重于亲子关系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夫妻关系为何重于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为何重于亲子关系

2015-12-02

[导读]父亲应该才是孩子教育的主导者,可惜父亲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搞得一大堆妈妈们又当爹又当妈地教育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夫妻关系,改善夫妻关系,不要为了孩子教育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让夫妻关系搞僵搞坏,破坏家庭环境的和谐,否则孩子教育就没有办法做了。其实就是引导家长内观,反省反思自己的问题,反思自己在处理夫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当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对治之时,夫妻问题也解决了,孩子问题也解决了。佛法讲,一切唯心造。自己是一切的根源。能够勇敢地反省和正视自己问题的家长通常都能把真爱释放出来,把幸福带回家。

那么,为什么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呢?理论依据在哪里呢?

从儒家思想来讲,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定位,特别是五伦关系中,说是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倒错伦常后果会很严重,伦常借位、不在位、不到位、越位等等都会有不同的后果。在五伦关系中,夫妻关系被置于中央,承前启后,成为其他四伦的中心。但恰恰夫妻关系是最难搞好的,大家想想,两个不同家庭生长环境长大的人,性格脾气各不相同,价值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生活习惯更是不可能完全一样,容易和谐相处吗?加上现在妇女地位又比较高,且参加工作,有经济收入,男性独立养家不容易做到,男性角色已经被严重弱化,顶天立地的男人不容易见到了。又,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又比较大,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女人对家庭的主导权大大增加,男女双方的家庭角色定位就不容易做到准确了,所以夫妻关系很难搞好,这样家庭环境就很容易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导致孩子教育变得也非常不容易。

从儒家思想来说,父亲就是天,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母亲是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夫妻有别,男女有别,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母亲要有母亲的样子,不是谁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分工不同,如果一个家庭,父亲母亲的角色颠倒或模糊不清,比如女强男弱,孩子就不好教育了。天不清了,地会不宁的;天昏了,地也会暗的。孩子教育就缺少了应有的良好环境。

家长角色定位最理想的状况是:严父慈母。现实情况大多却是严母慈父、严母严父,慈父慈母。后三种都容易养育出问题孩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们来看看儒家思想认为的理想人格:仁、智、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一个具备这样的品格,可谓之有道有德。有道有德必有才,将来一定会入世承担,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所以能教育出这样品格的孩子一是可以独立生存,二是可以安身立命,三是可以幸福一生。

问题是这些人格特征的获得来自于父母的角色定位:严父,让孩子学会克己,学会知礼,学会按原则行事,学会对治不良习性,学会建立目标,学会定心不乱而广学博才,学会为了理想目标百折不挠,从而成就智。慈母,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体谅,学会爱人,成就仁,同时学会面对失败,不怕失败而去尝试,又能反省,克服自己的习性毛病和不足,成就勇。而慈父严母的孩子人格认知会有障碍,长大后不容易融入社会,不容易与人相处;慈父慈母的孩子多败儿;严父严母的孩子多懦弱。

需要强调的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获得,一定是父母双方以各自的本分施教才容易获得,单独父亲或者母亲都不容易完整获得。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人格缺陷,追溯下去,一定是父母亲没有在自己的本位上,或者是父母亲缺位。单亲家庭的孩子其实很容易人格不健全,所以许多明智的单亲妈妈都聘任义父帮扮演父亲角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在许多家庭父亲都不太管孩子,也不学习教子之道,也不明白自己的家庭角色定位,自己也不教育自己,没有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孩子,所以身教谈不上,言教也无从谈起。孩子人格特征就容易不理想。再者,母亲当今时代都比较强势,还常常兼任父亲的角色,又不一定具有圆融的智慧,孩子的人格特征也容易混乱和倒错。

父亲应该才是孩子教育的主导者,可惜父亲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搞得一大堆妈妈们又当爹又当妈地教育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所以处理好夫妻关系,不仅仅是指夫妻感情问题(当然这是前提),更重要的是指夫妻的各自角色定位问题,双方都应同时担负起各自的职责,孩子的教育才会有理想的效果。甚至,只要夫妻各归其位,天清地宁,孩子都可以不教而教。

由此不难看出,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夫妻关系确实重于亲子关系。反过来也可以说,孩子的问题大都是家长的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与“夫妻关系为何重于亲子关系”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夫妻关系为何重于亲子关系”还看
不同阶段,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猜你喜欢
宝宝爱坐摇摇车家长用不着太担心
“脾气坏”的孩长大更聪明
孩子撒谎,父母该正确应对
每天和宝贝一起做游戏
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
婴儿学步早易患近视眼
让宝宝吃饭告别边吃边玩
应对孩子哭闹的三个误区
让磨床宝宝迅速起床的小妙招
专家教父母制住孩子的坏脾气
家有小小破坏王,究竟是为啥?
孩子的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宝宝哭不停时该怎么办
幼儿锻炼平衡力的居家运动
宝宝睡觉磨牙的6个原因
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
1岁的宝宝该掌握哪些动作
宝宝到时候就会出现的问题
分清宝宝的气质与性格
怎样帮孩子戒掉电视瘾
如何培养宝宝的入眠好习惯
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专家教你解开孩子的表情密码
9条建议让你的孩子不再说谎
孩子经常迟睡熬夜的3大危害
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呢?
学步宝宝的个性变化
宝宝经常流口水怎么办?
宝宝抠鼻子妈妈要喊Stop
宝宝爱发脾气怎么办?
中国宝宝最缺运动早教
为什么宝宝左右不分?
宝宝学爬行,爸妈做什么?
10种处罚孩子的招数
宝宝乱扔东西
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哭”
必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有哪些
怎样看待宝宝的破坏行为?
“脾气坏”的孩子长大更聪明
宝宝的表情会“说话”
让孩子不在吃手的小妙招
让宝宝不吃手的妙招
宝宝学走路,爸妈应该注意的小地
婴儿吃手行为需要强制?
巧妙应对任性孩子的四种武器
让宝宝安睡的睡前准备
宝宝会爬后“危险”也来了
父母应对宝宝哭闹之道
让宝宝养成良好睡觉习惯
父母6种行为阻碍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