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

2015-12-02

一步、两步、三步加油!经过十个多月的精心养育,小宝宝开始抬起脚丫,向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进发了。

然而,这个世界充满危机,怎样才能让宝宝安全迈步,踏实走向未来呢?

安全学步三步走

宝宝学步需经过三个阶段,妈妈如何做好保护?

摇晃期

起初学步,宝宝总会摇摇晃晃的,妈妈对宝宝的正确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宝宝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随着他走。千万不可牵拉宝宝,牵拉宝宝容易使宝宝脱臼。

扶物行走期

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宝宝能这样走的时候,你可以让宝宝练着扶着床,墙这些坚实的物品学走,建议不要让他扶着不稳当,有轮子的物品,小宝宝重心不稳,容易摔跤。

独立行走期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妈妈,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这时,爸爸妈妈的鼓励最为重要。同时,还要保障宝宝的安全,宝宝学会走后,很多危险地方都能够得着,爸爸妈妈一起要把家中物品放好,以免发生危险。

容易帮倒忙的辅助工具学步车

案例过早用学步车 孩子长罗圈腿

妞妞7个多月大时,就已经坐得很稳了,还经常自己尝试着站立起来。为了让妞妞尽快学会走路,而不总是爬来爬去,妞妞妈特地为妞妞选购了一辆漂亮的学步车。一坐上学步车,妞妞就在车内独自玩。

让妞妞妈百思不解的是,整天呆在学步车里的妞妞,学会走路却比别人家的孩子晚,而且孩子2岁时走路还不稳。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居然说妞妞有轻微的O型腿,这很可能跟过早使用学步车有关,这让妞妞妈后悔不已。

学步车是建议少用的,而在现代家庭,更多爸爸妈妈会把学步车作为宝宝的玩具,那么学步车的使用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两大原则:

1、不宜过早使用学步车

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要求时,学步就会影响孩子下肢的发育。而为了安全起见,学步车的坐垫往往较高,小孩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脚后跟外翻,导致扁平足。

另外,由于婴儿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因此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容易出现X或O型腿。

骨骼过早负重,过早地刺激骨垢,还可能影响小孩今后的长高。易致感统失调,损害平衡能力。

2、每天用学步车不超1小时

9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用学步车,但是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十几分钟之内,每天总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四大注意事项

一、 学步车自身要安全

1、 宝宝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必须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2、 使用前,要确保学步车的各部位要坚牢,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3、 高度要适中;

4、 车轮不要过滑。

二、 环境要安全

1、 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这一空间与宝宝不应该去的地方应有一障碍物阻挡。

2、 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因为宝宝的腿已很有劲,速度一快,学行车碰到物体上,有可能翻车,会伤着宝宝。

3、 要把有潜在危险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宝宝手能够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三、自身注意的问题

1、 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宝宝的临时保姆,在宝宝学步期间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护。

2、 宝宝的穿着不宜过多。

3、 宝宝排尿后再练习,可撤掉尿布,减轻下身负担。

4、 不能让宝宝扶着学步车学习行走。学步车有轮子,不稳当,宝宝的手脚协调能力还不强,扶着不稳当的物体学步容易摔跤。

最后说明一点,佝偻病患儿、过胖儿、低体重儿不要急于学步,如果需要用学步车,时间宜适当缩短。

四、选购学步车注意事项

学步车本身的结构关系到宝宝使用时的安全性,选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学步车的重心要低才不容易翻车。

2) 结构要稳固牢靠,设计合理。

3) 可折叠式的设计,虽然携带方便,但容易发生螺丝脱落,进而会有夹住婴儿的意外发生。

4) 婴儿可触及的部分,不可以有未修的尖锐突起。

5) 轮外线至底盘间隙不大于12毫米,避免婴儿手脚被间隙夹住。

6) 坐垫伸腿开口处应小于婴儿的头围。

家长可将坐椅调到各种使用高度,再上下左右摇摆,检查坐椅在各种高度下是否牢固,车轮滑行是否顺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要孩子听话,请先处理好他的情绪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给孩子添点耐性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发展儿童同情心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