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

2015-12-02

一步、两步、三步加油!经过十个多月的精心养育,小宝宝开始抬起脚丫,向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进发了。

然而,这个世界充满危机,怎样才能让宝宝安全迈步,踏实走向未来呢?

安全学步三步走

宝宝学步需经过三个阶段,妈妈如何做好保护?

摇晃期

起初学步,宝宝总会摇摇晃晃的,妈妈对宝宝的正确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宝宝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随着他走。千万不可牵拉宝宝,牵拉宝宝容易使宝宝脱臼。

扶物行走期

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宝宝能这样走的时候,你可以让宝宝练着扶着床,墙这些坚实的物品学走,建议不要让他扶着不稳当,有轮子的物品,小宝宝重心不稳,容易摔跤。

独立行走期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妈妈,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这时,爸爸妈妈的鼓励最为重要。同时,还要保障宝宝的安全,宝宝学会走后,很多危险地方都能够得着,爸爸妈妈一起要把家中物品放好,以免发生危险。

容易帮倒忙的辅助工具学步车

案例过早用学步车 孩子长罗圈腿

妞妞7个多月大时,就已经坐得很稳了,还经常自己尝试着站立起来。为了让妞妞尽快学会走路,而不总是爬来爬去,妞妞妈特地为妞妞选购了一辆漂亮的学步车。一坐上学步车,妞妞就在车内独自玩。

让妞妞妈百思不解的是,整天呆在学步车里的妞妞,学会走路却比别人家的孩子晚,而且孩子2岁时走路还不稳。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居然说妞妞有轻微的O型腿,这很可能跟过早使用学步车有关,这让妞妞妈后悔不已。

学步车是建议少用的,而在现代家庭,更多爸爸妈妈会把学步车作为宝宝的玩具,那么学步车的使用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两大原则:

1、不宜过早使用学步车

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要求时,学步就会影响孩子下肢的发育。而为了安全起见,学步车的坐垫往往较高,小孩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脚后跟外翻,导致扁平足。

另外,由于婴儿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因此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容易出现X或O型腿。

骨骼过早负重,过早地刺激骨垢,还可能影响小孩今后的长高。易致感统失调,损害平衡能力。

2、每天用学步车不超1小时

9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用学步车,但是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十几分钟之内,每天总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四大注意事项

一、 学步车自身要安全

1、 宝宝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必须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2、 使用前,要确保学步车的各部位要坚牢,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3、 高度要适中;

4、 车轮不要过滑。

二、 环境要安全

1、 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这一空间与宝宝不应该去的地方应有一障碍物阻挡。

2、 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因为宝宝的腿已很有劲,速度一快,学行车碰到物体上,有可能翻车,会伤着宝宝。

3、 要把有潜在危险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宝宝手能够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三、自身注意的问题

1、 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宝宝的临时保姆,在宝宝学步期间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护。

2、 宝宝的穿着不宜过多。

3、 宝宝排尿后再练习,可撤掉尿布,减轻下身负担。

4、 不能让宝宝扶着学步车学习行走。学步车有轮子,不稳当,宝宝的手脚协调能力还不强,扶着不稳当的物体学步容易摔跤。

最后说明一点,佝偻病患儿、过胖儿、低体重儿不要急于学步,如果需要用学步车,时间宜适当缩短。

四、选购学步车注意事项

学步车本身的结构关系到宝宝使用时的安全性,选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学步车的重心要低才不容易翻车。

2) 结构要稳固牢靠,设计合理。

3) 可折叠式的设计,虽然携带方便,但容易发生螺丝脱落,进而会有夹住婴儿的意外发生。

4) 婴儿可触及的部分,不可以有未修的尖锐突起。

5) 轮外线至底盘间隙不大于12毫米,避免婴儿手脚被间隙夹住。

6) 坐垫伸腿开口处应小于婴儿的头围。

家长可将坐椅调到各种使用高度,再上下左右摇摆,检查坐椅在各种高度下是否牢固,车轮滑行是否顺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