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

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

2015-12-01

【导读】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由于会见人就鞠躬,会礼貌待人,穿着拘谨,被大人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儒家讲智、仁、勇,我发现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够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

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1

一、从“父母呼,应勿缓”的实践经验谈开

自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消除了我对《论语》的反感开始,我就在四书五经面前彻底否定我自己,因为这个否定之前,我一直在抗争来自父母的权威教育,我想推翻我自从入学以来的说教,我想走自己的路,但是被生活中的种种际遇碰得头破血流,我这时后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错了,后来接触了《弟子规》,觉得自己错得很远(现在发现这种反思,其实多数是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后述),于是就在我上的管理课中讲我学习《弟子规》的心得,包括“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

由于父母的严厉,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不绵(恋)床的习惯,早晨只要父母一叫,立刻翻身下床;还有就是,家里每次开饭的时候,只要父母说:“开饭了!”我们兄弟姐妹总是行动迅速,因为如果行动缓慢的话,父母的训斥就来了:“吃饭都跑不快,还有什么你跑的快!”(出于外在的恐惧而养成行动迅速的习惯,这种因就不正,这种习惯虽可任劳,但是不能任怨,南师讲一个人总是“任劳容易任怨难”,我分析有这方面的原因)

因为这些原因,我做管理时,讨厌行动缓慢和绵床的人,终于我在《弟子规》中找到了答案,“父母呼,应勿缓”!

为了“教育”员工,又从《礼记》和论语中找出了依据,“父呼无诺,君命召,不俟驾而行”,这句话的意思是,长辈命令时,不能说“等一下”,而是要立刻行动,领导(国君)召见的时候,不能等车马备好了坐车去,而是要先走,后面车夫把车备好了追赶自己。

当时管理界提倡执行力,企业领导也为员工不能“令行禁止”而恼火,所以我的观点,在我讲课时很受人欢迎,我以为把自己的经验讲给别人听,别人就会象我一样行动迅速,但事实上,除了老板很欣赏外,员工并并没有多大改观。我觉得我出了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呢?

后来看蔡礼旭老师的光盘,讲“身教则从,言教则讼”,就是说你以身作则,别人就会跟从,如果只是给别人讲道理,别人就会和你发生争执。我觉得有道理,就只是去做,但是员工并不配合!

在公司做不好,就在家里做吧!我女儿每天早晨五六点中就起床了,她一起床就叫爸爸,我由于晚上有熬夜的习惯,五六点钟很困,但是在女儿面前,总得“身教则从”吧,所以不管我有多困,我都会行动迅速地回应女儿晨起是的召唤。

但我发现,我的这种“身教”,内在的动力不足。

有一天早晨,我回应女儿后突然发现,女儿幼小的生命,需要我去呵护,需要爱,需要爸爸的回应给她安全感,我终于找到了这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是超越《弟子规》的教条的。我的这种对女儿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是不需要女儿长大以后要“父母呼,应勿缓”的。

我发现,只有在员工需要关爱的时候及时给予关爱,只有在员工需要理解的时候给予理解,只有在员工需要宽容的时候给予宽容、、、、、、员工自然就会做到“君命召,不俟驾而行”,自然就有执行力。但是把这种观点给将给老板听,喜欢这个观点的老板不多。

我还发现,只有那些从小得到父母足够关爱和尊重而心理人格健康的员工,才有稳定的执行力的。这个时候,有机会接触老古国治老师,听了古老师的亲子教育课程,自己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很快,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在古老师的引导下,我和几个师兄专程去学习了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结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实践,我发现,只有父母无条件的给予子女爱,同时又给予孩子人格上的尊重,孩子才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自信,由于人格健全和自信,自然就会乐观机敏,自然就会具备“父母呼,应勿缓”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健康人的天性,与后天的说教无关。哦,原来教育是这样的。以前看南师的书上说“亲于其师而行其道”,终于有融会贯通的味道了。

二、学《弟子规》的儿童把自己的衣服剪碎了

我认识一个幼儿园的院长,她不明白“为什么《弟子规》这么好的东西孩子不接受”,她告诉我在她的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学习了《弟子规》以后变得很听话了,但是有几个孩子,学习以后很不快乐,回到家里后用剪刀把自己的衣服给剪了,父母问孩子为什么,孩子没有反应,甚至根本忘了有这件事情。

从我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判断,孩子出问题了。孩子有巨大的委屈,才会做出这种破坏性的举动,并且用“选择性遗忘”在应对来自大人野蛮的压力。

哦,可怜的孩子!

我还发现,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由于会见人就鞠躬,会礼貌待人,穿着拘谨,被大人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唉。

儒家讲智、仁、勇,我发现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够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西方人讲,如果你失去财富,你失去了一些,如果你失去健康,你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一切,此言不虚。

我今年办的暑假夏令营,一个学习国学的孩子,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摊贩的服装摊撞到了,一些衣服掉在了地上。孩子遇到这种事情,惊慌失措。

我当时去处理这件事情,发现老板很不友善。我给老板说,对不起,孩子是无意的,算了吧,结果老板说:孩子是无意的,总要让他学会承担责任吧。我觉得老板说得有道理,就对孩子说:你说怎么办?(我想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孩子上前就给这个摊贩鞠了一个超过90度的躬(对于这种充满恶意的人,没有必要)。结果老板并不领情,说:“把衣服给我弄脏了,要赔钱!”

我对孩子说:“你给老板说,你赔多少?”

孩子说:“赔一百元。”(我知道这个孩子当时已经没有钱了,我是希望孩子给老板说实话的。)

最后在我的据理力争下,赔偿二十元,由于我自己没有零钱,又要去赶大队伍,被老板讹诈了五十元。因为没有受到老板的谅解,而且还被讹诈了,所以孩子的情绪整天都情绪很低落。事后我给这个孩子说:“出了这种事情,你只是把衣服给他落在地上沾了点灰尘,你是无意的,老板却借机讹诈我们,你没有错,是老师无能,没有保护到你,至少老师可以叫警察来处理这件事情的。”我希望孩子从事实中学到,不要因为自己有错就任人宰割。

这个孩子的学校是学《弟子规》的,我和校长走在一起,不断有学生来行鞠躬礼,我就给校长提意见:教学生行礼,参考一下日本公司的礼仪吧,在日本人的公司里,不是任何时候都行鞠躬礼的,即使在中国的军营里,士兵也不会给正在行进中的长官行礼的,打招呼问好就可以了。

在我本人看来,如果一个孩子见人就给行鞠躬礼,有损孩子做人的尊严。如果同等的两个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行鞠躬礼,而得不到回礼,这种形势,会让鞠躬的孩子处于劣势。

关于传统文化中有关礼仪的度的问题,希望老师和家长深入研究,不要草草从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还看
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禁忌
帮助宝宝上幼儿园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猜你喜欢
早教在不同时期的重大盘点
教会孩子懂得分享
帮开发宝宝智力记得抓住4个阶段
看过来啦:适合0~6岁宝宝读的
你知道哪六款玩具能激发宝宝听觉
宝宝几岁接受早教好呢~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
如此优美的民国老课本,近百年间
早期教育的一些误区
宝宝早期的行为规范如何引导
用幽默教育孩子会更听话噢~
试着尊重性格差异孩子会更自由
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
妈妈可以教宝宝识字吗?
元旦动起来和宝宝来场创意手指画
宝宝止哭妙招
为什么孩子爱做鬼脸
高热常有哪些原因呢?如何护理高
为什么会孩子遇事退缩
8个适合亲子启蒙游戏
家长要求高导致孩子患上焦虑症
帮助孩子要尽量帮到点上~
宝宝睡觉为什么会磨牙
婴幼儿早教的15个内容后
妈妈,我在受这5个苦,你知道吗
早期教育是等于智力教育
要分情况制止宝宝的行为
早教应该怎么教呢?
在胎教中的准爸爸有什么作用呢?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呢
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的方法
应该怎么给0~1岁宝宝做早期教
为什么孩子会养成坏习惯
哪些做法会使家长失去威信
怎么培养宝宝的积极心理
正确引导闹情绪的婴儿
教宝宝识字从求知欲开始~
家长们看过来啦:宝宝任性的形成
帮助克服宝宝怕洗澡的心理
怎样才能纠正宝宝爱吃手的习惯呢
宝宝不爱吃饭的妙招
溺爱孩子的可怕后果
妙招巧戒孩子的电视瘾
如何让孩子不挑食
最适合宝宝的期教是什么呢?
巧姐宝宝吃手的换习惯
妙招培养宝宝快乐的性格
如何培养宝宝健全的人格
家长教导孩子学会善良有错吗
妙招解决孩子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