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等一等 宝宝变乖一招就够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让他等一等 宝宝变乖一招就够

让他等一等 宝宝变乖一招就够

2015-12-01

最近,有调查研究发现,要让孩子乖乖听话,不防让他等一等。美国自由撰稿人帕梅拉德鲁克曼在巴黎生活几年后惊讶地发现,比起美国妈妈,法国妈妈育儿更轻松,而且法国的孩子行为更得体,更有耐心和自控力。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

原来,法国妈妈非常重视孩子耐心的培养,常常有意让他们处在等待的状态。几乎是从出生不久开始,法国父母在孩子啼哭要抱抱时,都会有意识地等上五六分钟,让孩子习惯等待。

正是因为对孩子从小就进行耐性培养,法国的孩子往往会更理性、更有耐心和自控能力,很少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大哭大闹。

什么是延迟满足?

教育学者认为,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延迟满足不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更强的自信心,有更好挫折承受能力;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往往能够自我激励而不断地自我实现。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在中国,我们很少看见家长会有意识地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大多情况是,每当宝宝啼哭,妈妈就会立刻给宝宝抱抱和安慰。或者在街上宝宝想要买玩具,妈妈最初不肯买,宝宝又哭又闹不肯走,妈妈最终还是很容易屈服于宝宝的要求。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让你家宝宝学会等待呢?

1、慢一点再慢一点

孩子才吃过午饭,现在又喊着要吃零食。妈妈这次就不要这么轻易地就顺从孩子的要求了。

小编建议妈妈,让孩子先完成你给的一个小任务再让他零食。这个小任务可以是让孩子等待妈妈完成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或者让孩子先唱一首歌等等,把孩子的注意力适当地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延迟孩子对零食的需求。

妈妈在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时候,要遵循小步渐进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让你的孩子等上十几分钟,爸爸妈妈有意识地让孩子等待,可以从延迟一分钟开始,往后再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每次增加一点点延迟满足的时间。

刚开始时孩子难免会因为不能及时满足而哭闹示威,家长这时候千万不能心软,狠心地坚持一下,一段时间后你的孩子就会渐渐地学会安静地等待,也就学会了自我控制了。

2、等待期间不过分关注

等待是一种自律的行为,但是孩子的年纪小,想要培养他延迟满足的能力就需要他律的力量。爸爸妈妈在有意识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时,也要注意自己不能过分的关注孩子。不然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一些孩子会因为知道父母在关注他,而假装哭闹来死缠父母,但其实这些也只是孩子威胁的一种手段罢了。只要你不管他,他自然地就会停止这种无谓的行为。因此在孩子学者等待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忙自己的事情,不要让孩子感觉你是在关注他。

另外,家长也可以在孩子等待时,利用一些其他工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可以拿他喜欢的玩具给他,让他玩着等。

等孩子长大一些,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爸爸妈妈逐渐地退出监督工作,不要总是亲力亲为地为孩子转移注意力,让孩子自己学会自我监督。3、有意识地给孩子引导

随着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2-3岁的宝宝基本上已经能够理解等一等的含义了,这时父母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指引,让孩子逐渐学会等待和自我控制。

比如妈妈可以带上宝宝去超市,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里,孩子会忍不住想要拿糖果来吃,这时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妈妈还没给钱,还不能拆开包装来吃喔,等待会出去以后宝宝才能吃呢,再等一等吧!像这样的道理孩子是能够理解的,孩子逐渐懂事便会掌握等待和自控的能力了。

在孩子学习新本领时,往往会遇到瓶颈,那么这时父母也可以用延迟满足来引导孩子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大可不必直接把解决方法告诉孩子,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引导,鼓励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段时间一方面孩子的需要被延迟,学会延迟满足,另一方面这也是孩子自我学习的过程。

4、鼓励强化行为

如果孩子想要某个玩具,家长也可以和孩子约定协议,要拿到5朵小红花才能换这一份玩具。家长设定每月的孩子零用钱金额,如果孩子想买的玩具超过每个月的预算,则告诉他积攥到下个月才买;孩子想要获得玩具资金,则要完成爸爸妈妈布置的小任务争取得到小红花。例如晚餐过后要帮忙收拾餐具,那样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让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

如果孩子最终成功得到玩具,妈妈要记得祝贺孩子哦,这样能够很好地强化孩子的成功感呢。像这种小红花激励措施一方面能够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够延迟满足孩子对这个玩具的需求,让他学会克服当前困难,获得更长远利益的能力。

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赞扬。当孩子能够按照父母的要求忍耐下来了,家长除了按照承诺要给孩子应有的满足外,还应该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和赞扬。有时候,家长还能够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物质的小奖励,强化孩子的行为,让他获得一种坚持的动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让他等一等 宝宝变乖一招就够”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让他等一等 宝宝变乖一招就够”还看
培养宝宝勇敢品质的方法
改变“胆怯型”儿童三法
增进亲子关系的五关键时刻
你的宝宝是“小气鬼”吗?
三岁学外语宝宝有四大优势
猜你喜欢
宝宝看电视的8种方式最要不得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让宝宝不再和父母唱反调
淘气的男孩好调皮的女孩巧
如何教会宝贝正确的洗手方法
孩子为什么爱看广告
为什么“小病包儿”脾气大?
解读孩子敏感期的四大行为
三招让宝贝不怕生
小孩子的屁股为何打不得?
别让圣诞老人吓到孩子
面对没有耐心孩子的全攻略
如何让孩子在生活中行为得体
防止宝宝脾气失控的锦囊妙计
破译BB常见行为之“人来疯”
家长喂养坏习惯可能伤害宝宝
爬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
孩子“一心二用”不是错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
宝宝吃手妈妈该怎么应对
如何“修理”爱动手的宝宝
孩子犯错不该“没关系”
顽皮妈妈与宝宝斗智斗勇
一岁的宝宝该教她什么?
从宝宝行为看天赋
不宜与孩子逗乐的5种情况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家长教育宝宝讲礼貌的策略
怎么让“小气”宝宝变大方?
解决宝宝踢被子8妙招
如何帮助宝宝面对恐惧?
如何让宝宝注意力持久一些
投掷游戏改善宝宝怕生
按摩有助控制孩子行为
培养孩子“自助入睡”好习惯
宝宝不再啃指甲的5个方略
如何让孩子面对大人的“不”
培养孩子健康生活的好情绪
妈妈如何跟幼儿交朋友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五招轻松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孩子毛手毛脚的毛病怎么改
宝宝为啥比同龄孩子说话晚?
怎么办,我家宝宝怕理发
怎样对付孩子的霸道行为?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
父母教孩子说话的错误方法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