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岁前爸妈切忌做的事情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3岁前爸妈切忌做的事情

宝宝3岁前爸妈切忌做的事情

2015-12-01

[导读]您知道吗?爸爸妈妈为宝宝做的事情,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一些事情不仅对宝宝的成长没帮助,而且会害了孩子呢!小编为您精心总结对宝宝成长没帮助的八大事迹,快来看看吧!

3岁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慢慢地接触新鲜事物,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进步。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妈妈可是重要角色呢,在宝宝懵懂的时候教他知识,陪伴他成长。

0~2个月:没有亲密接触

0-2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了视觉、听觉,也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但是还对外界环节的认识和反应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无论是饿了还是想妈妈了,宝宝都只会用哭来表达。

有些家长觉得如果宝宝一哭就马上跑过去抱他,会让宝宝从小就娇生惯养,所以会故意把孩子扔在一边哭。但这样做,会让宝宝觉得没有安全感,感觉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了,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得孤僻。

其实这个月龄的宝宝,大部分感觉器官都已基本发育完全,如果爸爸妈妈把他抱在怀里,抚摸他,他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这样的亲密接触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所以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不妨把他抱起来,看着他跟他说说话,宝宝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呢。

3~5个月:学习语言的时候没告诉他你在干什么

3-5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依依呀呀地学说话了,而宝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会先有模有样地学着爸爸妈妈的说话的发音,但很多时候,孩子会说不一定是懂了哦!

宝宝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如果少了父母的引导,是很难学会的。宝宝学会一个词语的发音之后,爸爸妈妈要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用这样词语,这样宝宝才会记住它。

跟宝宝在一起的时候,要多告诉他你在干什么。比如在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妈妈在喂宝宝吃饭啦,这是饭饭,以后宝宝要是饿了,也可以跟妈妈说饭饭哦!在帮他穿衣服的时候,跟他说说话,告诉他袖子在哪里,口袋在哪里等等。

6~8个月:不给他找个朋友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爸爸妈妈的陪伴,也需要有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哟!8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对外部环境有所反应了,这段时期,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宝宝需要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来帮助他提高交际能力。

有时候,父母怕宝宝学坏或出现意外伤害,会避免他跟其他孩子玩耍,甚至很少带宝宝出门。宝宝没有机会接触新的伙伴,容易变得沉默寡言,而且长大后也不懂得怎么交朋友了。

所以,爸爸妈妈应该积极地想办法给宝宝创造交朋友的机会,比如周末可以带宝宝去公园玩,鼓励他跟同龄的小伙伴打招呼,一起玩游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会慢慢懂得如何交朋友,如何跟小伙伴和平相处了。

9~11个月:没提供爬行空间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学习自己自由爬行了,甚至会调皮地想站起来走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虽然会经常摔跤,但是骨骼也得到了很好的发育。

爸爸妈妈们因为疼爱宝宝,舍不得他受伤,常常会紧张地看护宝宝,只允许宝宝在限定的区域爬来爬去,宝宝觉得没趣了,以后都不怎么喜欢爬行了。

其实,有时候父母应该狠狠心,给宝宝尝试新事物,感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样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所以,给他一个自由爬行的空间是需要的,甚至可以给他设一些小障碍,比如拿枕头当小台阶,看宝宝怎么用小脑袋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克服障碍等等。

12~15个月:缩小了宝宝的视野

大部分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们总认为,宝宝还小,抵抗力差,外出容易感染病菌生病等等,所以要时刻待在家里精心呵护,除非迫不得已,不然绝不出门。

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是在呵护宝宝,但其实是缩小了宝宝的视野。让宝宝长期呆在一个不变的环境里,接触不到新鲜事物的刺激,宝宝会以为家里就是整个世界,这样的想法可是会影响宝宝的发育进程哦!

12-15个月的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已经逐步增强了,外出是只要做好准备,比如给宝宝穿稍微厚一点的衣物,在婴儿车上加一层小薄纱等等,都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抵抗病菌。周末的时候要常带宝宝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让他认识小草小花、蓝天白云等新东西,这样才能扩大他的视野。

18个月大:不让宝宝帮做些家务

1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动手能力,更需要在生活中锻炼他各方面的技能。但有些父母对宝宝过于宠爱,只要宝宝有得吃有得玩高高兴兴的,什么家务都不让他干。

这样的宠爱方式,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没有帮助的哦。如果宝宝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好吃好喝地供着,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同龄人,变得什么都不会了。

提高宝宝各方面的技能,可以从让他帮忙做些家务开始。妈妈可以鼓励宝宝一起做家务,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如擦桌子、收拾玩具等等,如果宝宝认真地完成了任务,也别忘了表扬他:宝宝真棒,做得比妈妈都棒!经常受到表扬,孩子也会更乐于动手了,生活自理能力也会慢慢地提高哟!

2~3岁:不教他如何照顾自己

3岁左右的宝宝,大多数都准备上幼儿园了。这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继续宠溺着他,为他安排好一切,宝宝在幼儿园突然少了周全的照顾,容易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抵抗情绪。

所以,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应该有意识地开始教他如何照顾自己。比如可以尝试着让他自己穿衣服,整理东西,把手帕、水壶等日常用品放在小书包的固定袋子里等等,让宝宝学会独立,就算离开了父母,在幼儿园也能生活得很快乐。

3岁后:还让宝宝觉得你是超人妈妈

3岁前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爸爸妈妈会帮他解决各种难题,慢慢地引导他,帮助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宝宝眼里,爸爸妈妈就像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样,只要爸爸妈妈在就什么都不怕。

但是3岁之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也要开始学会承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慢慢脱去超人的形象,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都是普通人,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做错事就要改正,不会的事情就要认真学习。

有时候可以故意让宝宝犯一些小错误,吸取一些小教训,比如不吃饭就会挨饿,总是爬上爬下就容易摔倒等等,宝宝在生活中慢慢地懂得判断事情的好坏,更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少不了父母的辅助引导,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的言行对他的成长有着很关键的影响。所以,在教导孩子时,家长们要避免步入误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与“宝宝3岁前爸妈切忌做的事情”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3岁前爸妈切忌做的事情”还看
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其他人
小宝宝也需要情感交流
宝宝早教不等于早期“学知识”
宝宝气质类型与养育对策详解
早期教育打开宝宝学习之窗
猜你喜欢
分享比尔盖茨的教育新观念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80后”妈妈育儿方式大不同
“懂”和“不懂”的区别(上)
外国家长注重言传身教(下)
蒙特梭利方法论(二)──导师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专家谈:孩子做恶梦的成因及安抚
怎样让宝宝的好奇更富成效?
选择早教班的几大要素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下)
让你的宝贝舒适又开心
这些不是1岁宝宝的坏习惯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下)
如何发现和培养宝宝的才艺
软弱宝宝的强大训练法
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别让家庭氛围毁了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聪明宝贝再造智力最佳阶段
如何培养宝宝的隐私意识
宝宝永远没有错
5个育儿“伪真理”(上)
职场妈妈的育儿小窍门!
从金宝贝早教看中西方育儿观念的
美国宝宝的自信教育
早教班课程体验谈
什么是亲子沟通
解开心结看电视
儿童偶像前十名除雷锋都是明星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六:合群
啃老族和不当育儿方式有关
谨防早期家庭教育误区
理想的早教班是什么样的?
婴儿期补充足量DHA,宝宝智力
林怡:我所推崇的早教理念
5个育儿“伪真理”(下)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科学”
职场妈妈育儿小窍门
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
欧美家教的四大法宝
职场妈妈育儿实用小窍门
父母千万不要这样夸奖孩子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上)
别让被动成长毁了孩子主动性
玩耍,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我家宝宝要自虐?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家庭缺陷对婴儿心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