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贝是“磨娘精”?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我家宝贝是“磨娘精”?

我家宝贝是“磨娘精”?

2015-12-01

孩子动不动就“找碴儿”,真的让父母很头大。虽然有时爸爸妈妈也能多少理解孩子的困扰,但还是忍不住怒气,更不要提看到他这种行为背后的意义了。而实际上,孩子每一个“负面”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积极的心理动因。他们的很多“负面”行为都像水面上突然生起的小旋涡,看似微不足道,底下往往波涛汹涌,积蓄的都是成长的力量。如果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多探究他行为背后的秘密,我们就可以换一个视角来重新看待孩子的行为,自然就会少一分焦虑与沉重。

通常,看到孩子“找碴儿”,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压制。压制的结果是,孩子负面情绪不断堆积,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抗,对抗一升级,父母自然控制不了局面,进而产生挫败情绪,只好进一步加大压制的力度,结果又会引发孩子新一轮更强烈的对抗。有时,对抗带来的后果往往让我们追悔莫及。想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要发现孩子找碴儿的原因。归纳起来,孩子找碴儿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 在别处积攒了负面情绪,没有机会释放,转而在亲近的人面前寻找机会发火。

● 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了愤怒或失落的情绪,以找碴儿的形式发泄,引起爸爸妈妈关注。

● 经验告诉他,只要持续找碴儿,爸爸妈妈没有了别的招数,为了息事宁人就会放弃原则,给他带来期待的“好处”。

● 自我意识萌芽,凡事都想自己做主,不想被人控制。

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发泄情绪唯一的方式就是哭闹。只有当孩子心智发育到一定阶段,他才明白,找碴儿是处理负面情绪更有效的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关注,还可以创造机会把压力释放出去。从这个角度看,学会了找碴儿,也是孩子试图以更有效的方式处理负面情绪,向爸爸妈妈寻求帮助的一种有益尝试。如果我们能够全然地接纳孩子的这个行为,耐心地倾听他,允许他发脾气,允许他大哭大闹,平静而温和地面对他,就会发现,与我们严厉地“管教”相比,他会更容易平静下来,也更容易得到安抚,学到更好的处理情绪的方法。

当然,倾听孩子,允许他发脾气,允许他大哭大闹,保持平静温和,不等于我们要放弃原则。相反,该坚持的原则,我们还是要温和地坚持。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怀疑,如果在孩子找碴儿的时候,去倾听他,允许他发脾气,允许他大哭大闹,会不会助长他这种“坏脾气”呢?当然不会。一个情绪被接纳的孩子,他能更多地感受到爱与安全感,也能更快地平静下来。除非我们的接纳并非发自内心,在貌似“接纳”他的同时,其实内心压抑了很多的负面情绪,那么,孩子就可以敏锐地察觉到我们缺乏诚意,他的闹腾才会升级。这种方式管不管用,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接纳是真是假。

孩子找碴儿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只针对最亲近的人。对不太亲近的人,他一般不会采用这种方式。这也是孩子心智发育再上一个台阶的反映。他很清楚界限,知道在哪些人面前可以找碴儿,在哪些人面前不可以。他也很清楚谁有什么样的尺度,因此,找碴儿的时候,他会把握一个相应的尺度,适可而止。即便他偶尔会试探你的底线,但那仅仅是试探。试探过了,他还会将自己的行为限定在对方可接受的范围内。

最亲近的人,一定是让孩子可以无所顾忌的那个人。如果这个人能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支持,他就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正面能量,协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炜炜的玩具被抢走了,他很生气。这个3岁的小家伙不去追回自己的玩具,相反,他立刻冲向妈妈,举起小拳头,一边哭,一边使劲地捶向妈妈。因为愤怒,炜炜的小身子绷得紧紧的。

妈妈温和地将炜炜搂进怀里,开始跟他共情:“你的玩具被抢走了,你很生气。”

听到妈妈这句话,炜炜的小拳头放了下来,因愤怒变得僵硬的小身子也放松了。他委屈地靠在妈妈怀里,大声地哭了起来。

妈妈紧紧地搂着炜炜,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后背。过了一会儿,炜炜的哭闹声逐渐减弱,最终平息下来。他在妈妈的怀里趴了一会儿,随即抬起小脑袋,看着对面的沙池,开心地笑了:“妈妈,我想玩沙子。”

炜炜很清楚 ,抢他玩具的孩子,他对抗不了,他的负面情绪无处可去,于是,向妈妈发泄情绪就成了最安全的方式。妈妈全然接纳了他的情绪,没有因为他打自己而勃然大怒,炜炜才能更快地平静下来。相反,如果炜炜的小拳头捶向妈妈,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这还了得,居然把怒火烧到我头上了。可不能惯他这毛病。”随后,妈妈再迫不及待地管教一下炜炜。可想而知,妈妈这样处理的结果一定是,炜炜既压抑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同时也吸纳了妈妈的愤怒情绪,他小小的心灵就会积攒更多的愤怒,他所受的伤不是更深吗?当然,打妈妈不是一个恰当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但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他能有这样的反应,是很正常的。我们无须当时去跟他对抗,可以事后跟他聊聊,让他明白,若下次再有情绪,可以哭,可以到妈妈这里寻求安慰,但是打妈妈,妈妈会痛。孩子的心比我们想象的要柔软,不要担心他听不懂。只要我们用心去跟孩子交流,孩子什么都明白。

当孩子为了表达自我意识而找碴儿,不愿意听从我们的时候,那不过是他尝试自我控制的一种需求。只要我们温和地坚持,在他认为合适的时机,他会放弃试探,欣然接受我们的意见。阿宝就是这样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的。

妈妈要阿宝去洗澡。阿宝坚定地回答“不”。

妈妈坚持。于是,阿宝开始找碴儿:“我不喜欢我的洗发液。”

妈妈:“是吗?你不喜欢你的洗发液呀?那我们用香皂吧!”

阿宝:“我也不喜欢我的香皂。”

妈妈:“那我们也不用香皂,就用清水吧。”

……

阿宝找了许多的理由来逃避洗澡,但是妈妈自始至终都不带情绪与他交流,既不否定他,又始终都在坚持洗澡的要求。阿宝从妈妈的态度里感觉到了尊重与坚持,来来回回几轮之后,可以明显地看出,阿宝将抗拒转化成了游戏。见时机已到,妈妈建议阿宝带着小海豚一起去洗澡。对抗够了的阿宝欣然从命。当然,洗澡的时候,他仍然用了洗发液、香皂,并没有任何的抗拒,相反,他对洗发液和香皂生出的泡泡倾注了足够的热情。这就是孩子,他抗拒的不是洗澡这件事,他只不过想以他的方式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我要自己作决定,不想被他人控制。只要我们多一点点耐心,多花一两分钟等待孩子,他就不会跟我们对抗了。

当孩子学到更好的处理情绪的模式之后,他找碴儿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直至逐渐消失。面对孩子的找碴儿行为,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一切都在控制中。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我家宝贝是“磨娘精”?”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我家宝贝是“磨娘精”?”还看
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
BB学习写字要注意和准备什么
给妈妈们的话
幼儿个体差异要正确对待
专家总结11条最实用育儿经
猜你喜欢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