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

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

2015-01-23

一些家长总是喜欢跟宝宝要吃的,以此来测试宝宝对自己的爱,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宝宝,把你的苹果给奶奶吃一口吧?”如果宝宝同意了,有的家长会说“宝宝真乖,你吃吧,奶奶不吃”;如果不给,则说“你怎么这么小气啊,我不喜欢你了。”这样逗孩子真的好吗?宝宝分享真的代表了大方和小气么?我么么应该如何教会宝宝分享呢?

一、分享不是与生俱来的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主动自愿与他人共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所以,真正的分享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从动机上说,产生分享行为的孩子必须是主动自愿的;从形式上来说,孩子与他人是共享资源的;从情感上来说,孩子通过分享行为,最终获得的是愉悦和满足的情感。

分享并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行为,也不是一旦出现就会永远保持的行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享意识以及分享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种差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分享。研究发现,年龄大的儿童较愿意分享,或显得较为慷慨。也就是说,年龄小的孩子,分享意识不强,分享行为也较少。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在6岁前都是自私的,并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含义。瑞士一项研究也显示,人在幼年时期通常表现自私,直到七八岁才懂得与人分享。

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证实,2岁儿童还不能做出真正的分享行为,3岁儿童的利己趋向更明显。

二、3岁前的宝宝不必刻意进行分享教育

要求3岁前的儿童做出分享行为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的,刻意对3岁前儿童进行分享教育为时过早。

3岁前的孩子行为完全没有复杂的动机,他们会不会做出分享的行为,只有两种可能:1.孩子不喜欢这个东西,给不给你无所谓;2.孩子不明白“我的”概念。

只有孩子明白了所有权的概念,才可以慢慢学会分享。研究证明,3岁前的儿童,思维发展要经历混沌一体到主客分离到自我中心的历程,这种发展历程必然导致儿童先独占后分享,先利己后利他。所以对于3岁前的儿童,不必刻意强迫他去分享,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分享的概念和能力。独占和利己是孩子的一种社会化属性,我们没有必要总是试图通过外在诱使等手段让孩子去分享。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他们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越来越愿意和他人分享。

三、正确分享四步走

1.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持有物“物权”的安全感。

在儿童与别人分享前,必须先让儿童知道一个结果,即这个物品是“我的”,不管谁触碰或使用过之后,这个东西仍然是“我的”。成人应该尊重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先向儿童讲明物品所有权,征求儿童的同意,然后引导儿童做出分享,千万不能强求或自己做主将物品送给别人。

2.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

要形成分享行为,首先应该让幼儿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早教之父“斯波克”说,“真正的慷慨来源于爱,那种最深刻、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感情。如果孩子们心里没有爱,那么教会他们分享和给予就很有限。”

3.正面教育为主,树立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注意言传身教,让宝宝看到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当宝宝做出分享行为的时候,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

4.注意分享小技巧

在教会宝宝分享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多带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教会小朋友们“轮流玩儿”,外出的时候多带一些玩具和小朋友之间交换等等。

四、分享行为三不要

1.不要给宝宝“贴标签”

当宝宝拒绝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宝宝“小气”、“抠门”等等。如果总是说孩子小气,孩子就会真的“小气”了,孩子会把“小气”和自己的行为对应起来。因为家长说他“小气”,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2.不要惩罚宝宝

不要对宝宝期望过高,认识宝宝的成长必经阶段,并且平静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或许对妈妈更有帮助。当宝宝不肯分享的时候,如果妈妈加以惩罚或者强迫宝宝去分享,那么只会让宝宝对妈妈和参与分享的伙伴产生怨恨,进而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并不会让他(她)因此变得慷慨。

3.不要硬性强迫宝宝

当宝宝不乐意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能抢过宝宝手里的东西,硬性塞给其他小朋友。这种行为会破坏宝宝的安全感,造成可以抢别人东西的印象,而且会让宝宝厌恶分享行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还看
如何根据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须正确应对
培养坚强孩子有技巧
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孩子的特质培养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宝宝最怕父母做的八件事
"慢养"BB有机会自我成长
怎样教宝宝认识危险?
聪明家长会用"自然结果法"
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
教您给宝宝做万圣节面具
如何教孩子给予和分享
培养自信宝宝的28大法宝
孩子错了小声教育更有效
五种亲子游戏拉进宝宝距离
感恩教育勿忘亲子平等相处
照顾宝宝父亲要掌握八技能
"超嫩模"年收入上万的背后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教子秘方
怎样进行新生儿早期教育
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顺序
不要将孩子“看透”
家长常见的教育矛盾心理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孩子争强好胜家长该怎么办
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
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
父母4种坏行为最影响BB
怎样成为BB喜欢的四类父母
别让规则在亲子间筑起心墙
过度教育三大表现,你有吗?
你敢让孩子"在家上学"吗?
做“虎妈”or当“猫爸”?
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
“妈妈小时候还不会呢!”
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
生活早教:早教课堂搬回家
妨碍父母倾听的两大因素
单亲妈妈不能说的九句话
咋培养出善表达情绪的男孩
聪明妈妈处理BB旧玩具妙招
家长是宝宝最好的早教老师
王菲:父母为什么需要学习?
外国爸爸的哄儿五绝招
惩罚孩子前请管好你的理智
教你笼络宝宝的六大计策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测试:你是个合格爸爸吗?
提高孩子想象力?关掉电视
职业妈妈提高亲子质量必读
你的爱是孩子的陷阱吗?
“娃娃亲”能扩大社交圈?
家庭教育常见四种矛盾心理
让“小霸王”学会分享
哪些批评用语最伤孩子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