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

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

2015-01-23

一些家长总是喜欢跟宝宝要吃的,以此来测试宝宝对自己的爱,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宝宝,把你的苹果给奶奶吃一口吧?”如果宝宝同意了,有的家长会说“宝宝真乖,你吃吧,奶奶不吃”;如果不给,则说“你怎么这么小气啊,我不喜欢你了。”这样逗孩子真的好吗?宝宝分享真的代表了大方和小气么?我么么应该如何教会宝宝分享呢?

一、分享不是与生俱来的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主动自愿与他人共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所以,真正的分享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从动机上说,产生分享行为的孩子必须是主动自愿的;从形式上来说,孩子与他人是共享资源的;从情感上来说,孩子通过分享行为,最终获得的是愉悦和满足的情感。

分享并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行为,也不是一旦出现就会永远保持的行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享意识以及分享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种差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分享。研究发现,年龄大的儿童较愿意分享,或显得较为慷慨。也就是说,年龄小的孩子,分享意识不强,分享行为也较少。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在6岁前都是自私的,并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含义。瑞士一项研究也显示,人在幼年时期通常表现自私,直到七八岁才懂得与人分享。

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证实,2岁儿童还不能做出真正的分享行为,3岁儿童的利己趋向更明显。

二、3岁前的宝宝不必刻意进行分享教育

要求3岁前的儿童做出分享行为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的,刻意对3岁前儿童进行分享教育为时过早。

3岁前的孩子行为完全没有复杂的动机,他们会不会做出分享的行为,只有两种可能:1.孩子不喜欢这个东西,给不给你无所谓;2.孩子不明白“我的”概念。

只有孩子明白了所有权的概念,才可以慢慢学会分享。研究证明,3岁前的儿童,思维发展要经历混沌一体到主客分离到自我中心的历程,这种发展历程必然导致儿童先独占后分享,先利己后利他。所以对于3岁前的儿童,不必刻意强迫他去分享,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分享的概念和能力。独占和利己是孩子的一种社会化属性,我们没有必要总是试图通过外在诱使等手段让孩子去分享。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他们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越来越愿意和他人分享。

三、正确分享四步走

1.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持有物“物权”的安全感。

在儿童与别人分享前,必须先让儿童知道一个结果,即这个物品是“我的”,不管谁触碰或使用过之后,这个东西仍然是“我的”。成人应该尊重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先向儿童讲明物品所有权,征求儿童的同意,然后引导儿童做出分享,千万不能强求或自己做主将物品送给别人。

2.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

要形成分享行为,首先应该让幼儿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早教之父“斯波克”说,“真正的慷慨来源于爱,那种最深刻、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感情。如果孩子们心里没有爱,那么教会他们分享和给予就很有限。”

3.正面教育为主,树立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注意言传身教,让宝宝看到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当宝宝做出分享行为的时候,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

4.注意分享小技巧

在教会宝宝分享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多带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教会小朋友们“轮流玩儿”,外出的时候多带一些玩具和小朋友之间交换等等。

四、分享行为三不要

1.不要给宝宝“贴标签”

当宝宝拒绝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宝宝“小气”、“抠门”等等。如果总是说孩子小气,孩子就会真的“小气”了,孩子会把“小气”和自己的行为对应起来。因为家长说他“小气”,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2.不要惩罚宝宝

不要对宝宝期望过高,认识宝宝的成长必经阶段,并且平静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或许对妈妈更有帮助。当宝宝不肯分享的时候,如果妈妈加以惩罚或者强迫宝宝去分享,那么只会让宝宝对妈妈和参与分享的伙伴产生怨恨,进而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并不会让他(她)因此变得慷慨。

3.不要硬性强迫宝宝

当宝宝不乐意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能抢过宝宝手里的东西,硬性塞给其他小朋友。这种行为会破坏宝宝的安全感,造成可以抢别人东西的印象,而且会让宝宝厌恶分享行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要不要逼迫孩子“分享”?”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怎样让孩子学会表达?
警惕家长失去威信的六种做法
妈妈别怕宝宝乱涂鸦
幼儿园给家长的教育备忘录
婴儿是如何认知世界的
“外婆课堂”能否解育儿困局
24个月幼儿的早教培养
暑假儿童看电视须远离十忌
妈妈性格影响孩子的性格
杨澜刻意让孩子读公立学校
别让物质刺激扼杀孩子竞争意识
有这6种性格的宝宝命运更好
诵读有助于丰富幼儿书面语言
宝宝太粘人妈妈怎么应对?
孩子发烧夜间如何护理
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
《爱的误区》访谈实录
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
用乐器培养宝宝音乐感受力
大海一定是蓝色的吗?
如何让宝宝自己入睡
爱吃爱玩的小小旅游家
0-6岁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图)
需要一定做全职妈妈吗?
千万别忽视孩子的提问
警惕家长5种言行“污染”孩子
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
22个月幼儿行为发展小游戏
十二星座宝宝谁的脾气最坏
8大战术父母巧妙化解孩子任性
5大技巧提升孩子自我价值感
父母如何给0岁宝宝示爱
如何从舌头看宝宝健康状况?
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交能力
电视常开损害儿童语言能力
20个月幼儿会玩哪些游戏
孩子胃口不好时的四大问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亲子小游戏
教育从小开始越早越好
陈建翔《必须失败的教育》
各星座宝宝挨批评的有趣反应
解读BB兴趣启蒙3个关键词
妈妈做对10件事宝宝更聪明(图
“80后”是怎样做妈妈的?
这些"私密话"怎么跟宝宝说
一封来自父母的忏悔信
合格家长成长“五部曲”
宝宝的色彩启蒙大行动
父母别给孩子做“坏”榜样
19个月幼儿能力培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