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

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

2015-12-01

教育孩子是顺其自然好还是强行教育好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提倡教育孩子要顺其自然,但顺其自然并非什么都不管,如果什么都不管,那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印度的狼孩是处在最顺其自然的环境了,他的发展也都有目共睹,不用我在这里说什么了。我觉得顺其自然就是根据孩子本身的特点施以教育,既不是什么都不管,也不是按照父母的愿望强行教育。

那些反对早期教育的人其实对早期教育并不了解,他们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教孩子识字、读书等技能性的知识性的东西,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如果那些反对早期教育的人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我相信他们从此会收回他们说过的反对早期教育的那些话。这个事实就是:从孩子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在无意识地对他进行早期教育。比如:妈妈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妈妈充满爱意地看着宝宝,轻轻地抚摸宝宝,这就是在向他传递一种情感,传递一种能带给他足够安全感的社会交往方式。妈妈给宝宝换尿布,妈妈对宝宝的小屁股的态度是嫌恶还是欣赏,都会给宝宝带来影响,这是在给宝宝进行早期的性教育。如果妈妈总是以嫌恶的表情来面对宝宝的排泄物,他将来就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一种厌恶感,如果妈妈以欣赏温和的态度来处理宝宝弄脏了的小屁股,他将来就能学会欣赏自己,珍爱自己。这对他将来的性别定位,能否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婚姻生活是否幸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妈妈每天都在跟宝宝说一些东西,所以他记住了周围环境中的所有物品,他的小脑瓜就像一个庞大的仓库,储存了大量的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储存进了他的大脑,他才能在3岁之前学会说话,学会很多别的技能。

孩子一生下来,他本身就有学习的欲望,所以他不停地看、听、摸、摔打、琢磨,不停地问为什么,那是什么没有比孩子对周围环境更好奇的了,没有比孩子更有毅力地探索环境的了。我们常常看见孩子在一个小沙坑里玩沙子,把沙子铲起来,倒进小桶,倒出来,然后重复前面的动作,他乐此不疲,能玩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毅力?那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内驱力在推动他不厌其烦地去做这个事情,因此,他才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探索。再比如,孩子上了幼儿园,明明的爸爸来接明明了,所有的孩子可能都会喊:明明爸爸来了而事实上,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这个男人就是明明的爸爸。看到停在面前的汽车,宝宝可能会跑到车后头,指着车牌问妈妈这是什么?即便他很小,他也会对那些文字产生兴趣。对孩子来说,文字并非文化或者文明的存载物,它跟小猫小狗一样,只是一个存在于他眼里的物体,如果妈妈讲给他听,他就会记住这个物体。而这些东西都将进入他大脑中的旧皮质,成为他潜意识的一部分。仅仅3年的时间,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思想的小生命能够掌握很多的技能,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如果有条件,比如家里同时有说好几种语言的家人,他甚至能掌握多门语言),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因为他的大脑就像一架照相机,不加选择,也无需理解就能将周围环境给予他的一切摄入大脑,所以他才能有如此惊人的能力。既然宝宝有这样的能力,又有了解周围一切的内驱力,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又怎么能称之为强行教育呢?

有思想,他还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所以他不会那么听大人的话,他常常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而那些对他不利的事物,他会本能地去抵制。比如,孩子累了,困了,你非要拎着他去识字、听故事,他会不顾你的训斥,全身放松,闭上双眼进入梦乡。相反,他对某个故事特别感兴趣,你说了好几遍不讲了,他还会缠着你讲了一遍又一遍。或者他认识了某些文字,在外面见到这个字,听到这个字,他会兴奋地叫:那是小猫的猫字。刚才广播里说十了,十个的十。孩子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他不需要我们去强行教育,强行教育对他也是行不通的一种方式,我们强行得多了,他就会逆反,就会自我保护来给予抵制。但是如果我们以他感兴趣的方式对他施以早期教育,他会很享受我们的这种早期教育方式。我的观点就是,只要孩子感兴趣,什么都可以给他讲,也包括识字读书,而且早期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确实是非常有好处的,并不会给他带来不利的影响。给他带来不利影响的不是早期教育本身,而是父母早期教育的错误方式。当宝宝对周围环境表现出这种好奇的愿望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时机满足他的好奇心,给他讲一讲,引导他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呢?

早期教育融合在最平常而细致的生活场景中,他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强行一说,强行是不懂早期教育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

正规的早教中心确实挺好的,因为他们有一批懂得孩子心理,了解孩子生长发育进程与特点的老师,他们知道该怎样根据孩子的状况对他施行早期教育,给予孩子一些有益的刺激。根据孩子的特点施行教育其实就是顺其自然,这没什么不好。如果父母本身很了解孩子,也不必依赖早教中心,自己在家养育孩子一样可以把孩子养育得很好。当然,那些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早教机构,他们可能会更多地以一些唬人的噱头来吸引父母带着孩子去参与,那就只能靠做父母的自己去分辨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与“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还看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3岁宝宝该如何教育?
猜你喜欢
妈妈性格决定孩子的性格?
推测杀人犯的童年啥样
"人前教子"摧毁自尊心
抓住宝宝听力发育的关键期
爱,就做70分的“懒”家长
孩子的“天赋”是咋丢失的
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
让生活更有条理的十件事
该如何来教养剖腹产宝宝
发现宝宝很多愁善感
李玲玉与老公管教理念不同
当孩子遭遇乞丐
孩子拆玩具应当鼓励?
专家的意见:关于夏令时
维护亲子关系七大攻略
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
孩子究竟应不应该做家务?
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
宝宝喝水要注意时间温度和量
BB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办
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
看崔永元怎么教育女儿
中国式育儿的十大致命伤
养成好孩子的三十六计
优秀宝宝都有的6个特点
如何让孩子更加自信?
补钙误区你“踩”了几个?
让BB快乐的12个妙招
让孩子性格变好的八条策略
老人带好宝宝的四个条件
打"屁屁"影响BB智商?
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别让家成孩子伤心之地
考不好的孩子也同样优秀
儿童抑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对付宝宝总要买玩具的对策
让孩子具有豁达的胸怀
培养好性格宝宝八大策略
0-8岁幼儿心理发育的关键
啥样父母培养出杀人犯
学习困难并不因为“笨”
父母的十个好心办坏事
看电视对宝宝的危害
让老人带孩子该不该?
“脏”游戏是有趣的触感游戏
单亲家庭的八种教育方法
怎样让认生宝宝不胆怯
情商:父母该做些什么
莫言母亲的另类教子经:多做好事
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