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
2015-12-01
教育孩子是顺其自然好还是强行教育好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提倡教育孩子要顺其自然,但顺其自然并非什么都不管,如果什么都不管,那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印度的狼孩是处在最顺其自然的环境了,他的发展也都有目共睹,不用我在这里说什么了。我觉得顺其自然就是根据孩子本身的特点施以教育,既不是什么都不管,也不是按照父母的愿望强行教育。
那些反对早期教育的人其实对早期教育并不了解,他们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教孩子识字、读书等技能性的知识性的东西,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如果那些反对早期教育的人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我相信他们从此会收回他们说过的反对早期教育的那些话。这个事实就是:从孩子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在无意识地对他进行早期教育。比如:妈妈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妈妈充满爱意地看着宝宝,轻轻地抚摸宝宝,这就是在向他传递一种情感,传递一种能带给他足够安全感的社会交往方式。妈妈给宝宝换尿布,妈妈对宝宝的小屁股的态度是嫌恶还是欣赏,都会给宝宝带来影响,这是在给宝宝进行早期的性教育。如果妈妈总是以嫌恶的表情来面对宝宝的排泄物,他将来就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一种厌恶感,如果妈妈以欣赏温和的态度来处理宝宝弄脏了的小屁股,他将来就能学会欣赏自己,珍爱自己。这对他将来的性别定位,能否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婚姻生活是否幸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妈妈每天都在跟宝宝说一些东西,所以他记住了周围环境中的所有物品,他的小脑瓜就像一个庞大的仓库,储存了大量的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储存进了他的大脑,他才能在3岁之前学会说话,学会很多别的技能。
孩子一生下来,他本身就有学习的欲望,所以他不停地看、听、摸、摔打、琢磨,不停地问为什么,那是什么没有比孩子对周围环境更好奇的了,没有比孩子更有毅力地探索环境的了。我们常常看见孩子在一个小沙坑里玩沙子,把沙子铲起来,倒进小桶,倒出来,然后重复前面的动作,他乐此不疲,能玩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毅力?那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内驱力在推动他不厌其烦地去做这个事情,因此,他才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探索。再比如,孩子上了幼儿园,明明的爸爸来接明明了,所有的孩子可能都会喊:明明爸爸来了而事实上,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这个男人就是明明的爸爸。看到停在面前的汽车,宝宝可能会跑到车后头,指着车牌问妈妈这是什么?即便他很小,他也会对那些文字产生兴趣。对孩子来说,文字并非文化或者文明的存载物,它跟小猫小狗一样,只是一个存在于他眼里的物体,如果妈妈讲给他听,他就会记住这个物体。而这些东西都将进入他大脑中的旧皮质,成为他潜意识的一部分。仅仅3年的时间,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思想的小生命能够掌握很多的技能,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如果有条件,比如家里同时有说好几种语言的家人,他甚至能掌握多门语言),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因为他的大脑就像一架照相机,不加选择,也无需理解就能将周围环境给予他的一切摄入大脑,所以他才能有如此惊人的能力。既然宝宝有这样的能力,又有了解周围一切的内驱力,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又怎么能称之为强行教育呢?
有思想,他还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所以他不会那么听大人的话,他常常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而那些对他不利的事物,他会本能地去抵制。比如,孩子累了,困了,你非要拎着他去识字、听故事,他会不顾你的训斥,全身放松,闭上双眼进入梦乡。相反,他对某个故事特别感兴趣,你说了好几遍不讲了,他还会缠着你讲了一遍又一遍。或者他认识了某些文字,在外面见到这个字,听到这个字,他会兴奋地叫:那是小猫的猫字。刚才广播里说十了,十个的十。孩子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他不需要我们去强行教育,强行教育对他也是行不通的一种方式,我们强行得多了,他就会逆反,就会自我保护来给予抵制。但是如果我们以他感兴趣的方式对他施以早期教育,他会很享受我们的这种早期教育方式。我的观点就是,只要孩子感兴趣,什么都可以给他讲,也包括识字读书,而且早期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确实是非常有好处的,并不会给他带来不利的影响。给他带来不利影响的不是早期教育本身,而是父母早期教育的错误方式。当宝宝对周围环境表现出这种好奇的愿望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时机满足他的好奇心,给他讲一讲,引导他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呢?
早期教育融合在最平常而细致的生活场景中,他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强行一说,强行是不懂早期教育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
正规的早教中心确实挺好的,因为他们有一批懂得孩子心理,了解孩子生长发育进程与特点的老师,他们知道该怎样根据孩子的状况对他施行早期教育,给予孩子一些有益的刺激。根据孩子的特点施行教育其实就是顺其自然,这没什么不好。如果父母本身很了解孩子,也不必依赖早教中心,自己在家养育孩子一样可以把孩子养育得很好。当然,那些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早教机构,他们可能会更多地以一些唬人的噱头来吸引父母带着孩子去参与,那就只能靠做父母的自己去分辨了。
上一篇:家长常犯十种错
下一篇:宝宝发烧的4个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