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

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

2015-12-01

贝蒂艾德华绘画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想画好一张脸,就要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想要表现的主体之外,也就是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这些部位周围那些看起来很奇怪的形状上,只有这样,一张细腻逼真的脸才会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样,在与宝宝相处时,我们也要首先摒弃目标,才能真正进入早教的更高境界。

贝蒂艾德华带来的启示

贝蒂艾德华有一部著作叫《像艺术家那样思考》,是一本关于绘画的著作,里面谈的自然都是与绘画有关的事情,看起来跟育儿毫无关系。但是,书中提到的一些绘画的方法,其实跟育儿的道理还是非常贴近的。

贝蒂在这本书里面主要谈的是人像素描,奇怪的是,她并没有教我们怎么画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而是教我们怎么画这些需要表现的部位之外的形状。按照贝蒂的说法,如果我们去关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这些部位,我们就很容易被小时候所接受的那种表现这些部位的符号所控制,以致影响我们更好地去观察我们想要表现的主体,导致我们的观察严重失真。

在看了大半本书之后,我试着去临摹了一个线描的头像,只是凭着我的感觉随便画了一下。就这样,仅仅花了三五分钟,我就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形象。看到我自己亲手描出的这幅画,我自己都惊呆了。我,一个绘画盲,居然也能大致把这样的一个头像描摹出来,并且比我平时临摹的头像要逼真多了。如果我像以往那样,只是去关注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等部位,我想,我是无论如何也描摹不了这么好的。

看完我这段关于绘画体验的描述,相信大家都明白我究竟要说些什么了。如同贝蒂教给我们的绘画技巧一样,在宝宝的教育问题上,如果我们也能抛开那些功利的目标,更多地关注怎样才能跟宝宝在一起玩得更加开心,那么,我们就能更轻松地和宝宝相处,同时也将许许多多跟教育相关的内容在无形中带进来。

设定目标带来的局限性

对于很多新手父母来说,早教是很玄妙的一件事情。加上不少人都会错误地诠释早教,将早教简单地理解为教,以为早教就是教宝宝知识,或者提升宝宝的某项能力等,于是早教就不可避免地带上浓厚的功利色彩。8个月的宝宝应该怎样早教呢?4个月的宝宝怎样早教呢?怎样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呢?怎样提高宝宝的思维能力呢?在与父母们的交流中,我接触到的问题大致都跳不出这个圈子。

实际上,如果我们设定一个目标来实施我们的早教策略,我们的目标常常会不那么容易实现,甚至有可能彻底走偏。比如有位妈妈发现自家宝宝的语言能力比同龄的宝宝差了一截,于是她很迫切地想改变这种状况,每天花很多时间去教宝宝说爸爸妈妈之类的词汇,可是宝宝一点儿都不配合。

我不想否认这位妈妈的一片好心,但是,我更想提醒这位好心的妈妈:正因为她的目的性太强了,所以才会忽视宝宝真正的需求,跟宝宝别着劲儿来。同时,也正因为忽视了宝宝真正的需求,她的早教才无法跟上宝宝的步伐,自然也就无法跟宝宝内在的需求发生和谐的共振,进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更可怕的是,由于这位妈妈过分关注语言能力的提升这个目标,所以很可能在无意识中妨碍宝宝其他能力的发展。比如她要求宝宝冲着爸爸叫爸爸的时候,小家伙或许正在关注他手中的某个玩具,他在很认真地观察这个玩具的色彩、形状,感受它的质地、粗糙度、冷暖。实际上,也就是正通过手中的这个玩具全面提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等多种能力,而妈妈的打扰却导致他中断了这种探索行为,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啊!

除了让我们的目标走偏之外,过于关注那些功利的东西,还很容易影响父母的心态,变得比较焦虑,更加急切地想要去改变宝宝。于是,父母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就带给宝宝压力,让宝宝的情绪也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一个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让我们的早教充满了压力甚至是火药味。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宝宝产生一种挫败心理,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变得越来越自卑。

摒弃目标,玩出早教境界

即便不懂心理学、不懂教育学,每个父母也都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育儿专家,而且也只有父母才是最好的育儿专家。因为只有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宝宝,知道为宝宝提供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对宝宝来说,游戏就是他的工作,就是他的生活。实际上,不管宝宝要锻炼什么能力,我们都可以通过摒弃目标来轻轻松松地玩出来。要玩出早教的最佳境界,其实真的不难,难的是我们一定要首先摒弃内心设定的那些所谓的目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与“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如何从舌头看宝宝健康状况?
幼儿园给家长的教育备忘录
19个月幼儿能力培养游戏
别让物质刺激扼杀孩子竞争意识
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亲子小游戏
陈建翔《必须失败的教育》
孩子胃口不好时的四大问
《爱的误区》访谈实录
有这6种性格的宝宝命运更好
诵读有助于丰富幼儿书面语言
如何让宝宝自己入睡
杨澜刻意让孩子读公立学校
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
需要一定做全职妈妈吗?
十二星座宝宝谁的脾气最坏
千万别忽视孩子的提问
宝宝太粘人妈妈怎么应对?
0-6岁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图)
警惕给宝宝买书大有学问
妈妈做对10件事宝宝更聪明(图
一封来自父母的忏悔信
各星座宝宝挨批评的有趣反应
24个月幼儿的早教培养
妈妈性格影响孩子的性格
解读BB兴趣启蒙3个关键词
怎样让孩子学会表达?
教育从小开始越早越好
婴儿是如何认知世界的
父母别给孩子做“坏”榜样
不要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的快乐
宝宝的色彩启蒙大行动
22个月幼儿行为发展小游戏
教育孩子以快乐为原则
育儿易犯的17个错误
“外婆课堂”能否解育儿困局
妈妈别怕宝宝乱涂鸦
警惕早期阅读不宜字多图少
这些"私密话"怎么跟宝宝说
孩子发烧夜间如何护理
宝宝智力开发不能过度
用乐器培养宝宝音乐感受力
大海一定是蓝色的吗?
5大技巧提升孩子自我价值感
电视常开损害儿童语言能力
爱吃爱玩的小小旅游家
警惕家长5种言行“污染”孩子
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
“80后”是怎样做妈妈的?
父母如何给0岁宝宝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