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

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

2015-12-01

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容小视,下面总结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牢记的20条原则。

一: 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

二:学前教育更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四: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

五:一个行为的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

六: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七: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八: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九: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错误的方向给予引导,对于正确的方向给予鼓励。

十: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十一: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给自己孩子送到幼儿园,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十二: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 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十三:孩子坏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十四: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

十五: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十六: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十七: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绪。

十八:父母要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经常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反省自己的过程。

十九:在平时的家里,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二十: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时可以尽量请教老师、邻居或是教育专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与“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还看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猜你喜欢
丰富声音对开发智力意义巨大
侯孝贤:没童年的阅读,我不会有
快乐阅读现在开始
给孩子选图书把好五个关
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的环境
100条经典儿童谜语,值得收藏
错误的育儿方式,你中了几个?
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
买什么样的书给宝宝阅读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
让婴儿尽早露出小手有利智力开发
管孩子只要60秒就搞定!
盘点流行“磨难教育”的6个欧美
五月初五和宝宝一起玩转端午
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无知
手指锻炼提高婴儿智力
孩子心目中的好书
品格胜于知识德商教育促宝宝幸福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胎儿听觉开始发育时的胎教?
孩子让你丢脸时,请淡定面对!
和孩子看电影,一起解读人生
健康·养生:初生BB性格见微知
早教该不该让孩子赢在这条起跑线
当BB吮手指上瘾如何戒掉坏毛病
一出生学游泳有助提高智商
怎样鼓励孩子读书
亲子阅读"三步曲"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
让宝宝爱上阅读(下)
【图书推荐】长颈鹿不会跳舞
【成长故事】穷人妈妈是怎样维护
婴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孕妇该如何抚摸肚子
早教能让宝宝变神童千万别陷进早
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
远离这8个伤害孩子的生活隐患
孩子不听话背后有“隐情”
12星座宝宝性格大揭秘
怎么给宝宝挑选合适的图画书呢
给有男宝宝家庭的私人订制
1
母亲,是我的第一个美学老师
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小编说早教:我从哪里来?--性
带给宝宝一生健康的神奇胎教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外国妈妈这么办
宝宝爱打人,教你6招轻松搞定
适合两岁半宝宝的4个早教方案
胎教:这些误区你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