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

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

2015-12-01

孩子的大脑怕受软伤

中国人说虎毒不食子,从之前发生的亲生父母凌虐幼儿致死的事件看来,这句话竟是错的;因为下毒手把孩子丢到锅中去煮的、打断扫帚柄的竟然都是亲生父母,真是骇人听闻。不可思议之余我们要问,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虐童案?

比人类低等的动物都有恻隐之心,打败的动物只要做出臣服的姿势跪下来,脖子伸长引颈待戮,对方就会放它一马,为什么人会对没有自卫能力的亲生孩子下这么狠的毒手?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哈洛教授将小猴子一出生就与母亲隔离,给它一个绒布做的妈妈,一个铁丝网做的妈妈。绒布有温暖,身上没有奶瓶;铁丝网冰冷,但身上有个奶瓶,小猴子可以吸吮。结果发现,小猴子几乎所有时间都抱着绒布妈妈,只有肚子饿时才会去铁丝网妈妈那边,一吃完又马上回到绒布妈妈身上。如果给它新奇的玩具,它会一只脚钩着绒布妈妈的身体,尽量地往前延伸自己的身体以便摸到玩具,非常没有安全感。这些小猴子长大后,实验者发现它们不能正常地交配。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让它们怀孕之后,它们会把亲生孩子虐待致死;而且施虐的方式非常残忍,用嘴咬、用手撕、把小猴从笼子顶上往下摔,所用的手法也是令人匪夷所思。

从研究上我们知道,从暴力家庭出来的孩子,成为暴力犯的概率比一般人高29%,受虐儿长大会成为施虐者。

最近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看到了童年的受虐不只是烙下心理痕迹,还会改变大脑的结构。科学家已在受虐儿的大脑中发现掌管记忆的海马回比一般人小,连接两个脑半球的胼胝体(这是百万以上的纤维束,负责两个脑半球的沟通)比别人薄,连小脑蚓部的血流量都比别人少。他认为这影响了左、右脑的整合,因此他们的情绪常不稳定,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

暴力虽有基因上的关系,后天环境对暴力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孩子从小在家里看到父母用拳头解决事情,或在学校中被老师羞辱及体罚,这些负面的经验会使他在潜意识中,认为打人是可以的:我父母都打人,我的老师、班主任、校长都打人。将来遇到挫折时,想都不用想,手就伸出去打人了。

研究者发现受虐儿对愤怒的表情要敏感得多,辨识得也很快,只要有40%愤怒的成分在内,他们就立刻认为这是一张愤怒的脸,然而正常儿童要到70%以上才认为这是一张愤怒的脸。家庭暴力会改变孩子大脑对愤怒表情的知觉,大人脸上的表情一变凶,孩子大脑的杏仁核便快速活化,这时他累积的负面情绪会大量分泌正肾上腺素,使他心跳加快,手心冒冷汗,血液集中到四肢准备逃命。

他们对环境中很细微的愤怒线索特敏感,使得他们在学校中不善与人交往。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不能一直停留在危机处理的状态中,这会杀死大脑海马回的神经细胞,使记忆衰退。正肾上腺素还会使前额叶与杏仁核的连接更敏感,因为前额叶掌管对外界信息的解释,一旦前额叶过度解释,便会把别人的微笑解释成冷笑,别人的善意解释成恶意,就会产生自卫性的暴力行为。

受虐儿变成施虐者是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一定要遏止。因此公权力对家暴事件一定要介入,不可再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了。看到现在的初中生动不动就在微波炉中烤小狗,把小狗的嘴巴用铁线绑住,活活饿死它,或用橡皮筋把它的生殖器绑住,使它坏死这些恐怖的残忍行为已不是孩子不懂事或一时好玩能解释的。它是冰山一角,是我们家庭瓦解、社会丧失功能的严重警示。

以前听人家说有快乐的孩子才会有快乐的国民,都觉得是俗不可耐的老套,现在在大脑中看到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改变大脑的正回馈回路后,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真的要谨慎了。当我们看到不正常的环境会导致大脑不正常地发展,而这个不正常又会造就出更多不正常的行为时,我们怎么能够坐视这些惨剧每天发生,而不赶快拿出补救方法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还看
细数那些教宝宝识字的妙招
培养聪明宝宝须做的10件事
怎么正确引导孩子学英语
让孩子学会坚强至关重要
如何教育没有耐心的孩子
猜你喜欢
正确的是非观对宝宝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爱笑的宝宝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爱乱丢玩具
观察力和记忆力训练的十大方法
如何巧对“厚脸皮”的小孩
育儿过程最易犯的那些错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缺乏自控力
如何教会孩子学会自爱
哪些原因导致宝宝睡觉不踏实?
宝宝不容忽略的7种能力
让宝宝轻松学会走路的游戏
孩子学走路须注意什么?
如何教育没有耐心的孩子
这些早教常识父母都知道吗?
看看这些提高宝宝情商的技巧
如何纠正孩子口吃的习惯
学走路的宝宝有哪些情绪变化
打造乐观宝宝的技巧
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让宝宝养成阅读的习惯该怎么做
正确培养孩子的耐心
如何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个性
怎么处理宝宝爱说脏话
宝宝的个性发展不容忽视
孩子的健康自尊如何塑造
孩子的不良嗜好源于哪?
6月大的婴儿可以学习什么?
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妙招
如何铸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宝宝为什么爱吃手指?
如何解决宝宝吃饭“拖拉”
12个宝宝必须改掉的坏习惯
情绪也是影响宝宝长高的因素
如何培养挫折抵抗力
婴幼儿爬行的训练方法
什么原因导致3岁宝宝出现逆反心
宝宝抵抗力差,如何预防生病?
儿童自卑心理有什么征兆
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灵活应对孩子情绪压抑
解决宝宝淘气有妙招
保护宝宝听力该怎么做?
如何处理宝宝当众吵闹尖叫
宝宝什么时候适合学诗歌
不适合打孩子孩子的情况有哪些?
宝宝独自玩耍有哪些好处
批评孩子也要有技巧
哪些规矩是孩子6岁前必须立下的
妈妈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