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7月宝宝的智能发展状况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1岁7月宝宝的智能发展状况

1岁7月宝宝的智能发展状况

2015-11-30

部分理解人称代词

一岁七个月的宝宝对人称代词还不能完全理解,当妈妈说“你”和“我们”时,宝宝不能明确知道指的是谁。宝宝不知道“你”就是自己,也不知道“我们”是自己和妈妈。如果把“你”换成宝宝的名字,宝宝就很容易理解了。

喜欢辩论

宝宝有了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和爸爸妈妈的沟通上,有了不凡的表现,甚至尝试和父母“辩论”。“宝宝吃饭不洗手,是个不讲卫生的宝宝,不讲卫生的宝宝妈妈不喜欢。”妈妈对宝宝讲了这番话。“不,爸爸不讲卫生。”宝宝这样反驳了妈妈。宝宝不但会为自己辩解,还很会转移注意力。“不”是宝宝最喜欢用的一个字,表示自己有自己的主见,是独立性的象征。

对父母的话作出积极反应

1岁7月龄的宝宝,开始对父母和看护人的话作出积极反应。当宝宝精力旺盛,心情愉悦的时候,会沉浸在与父母一问一答的游戏中。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不但可锻炼宝宝语言运用能力,还能锻炼宝宝思维能力,帮助宝宝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宝宝还不能回答父母提出的所有问题。父母可以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与宝宝对话,问宝宝一个问题,如果宝宝表现出迷惑不解的样子,就帮助宝宝回答这个问题。

把父母的话屏蔽掉

当宝宝正玩得热火朝天,或正在探索他的未知世界,或正在无比激动地去冒险,或正在做一件对他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的时候,父母的话就不会进入宝宝的耳朵里了,宝宝的耳朵这时就有了屏蔽功能——充耳不闻。宝宝对父母的话常常充耳不闻,但对父母的态度却很敏感。如果父母大喊一声,或态度有些生硬,宝宝就会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父母的脸色。如果父母仍怒视着他,或许会引起宝宝大哭,或许会置之不理,自顾自地继续他的游戏。宝宝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父母的恶劣态度,与宝宝的性格、发育的成熟程度、父母平时的养育方式等有关。但宝宝2岁以前的性格并不能意味以后的发展方向,此时此刻的表现不能证明宝宝将来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图讲故事

有的宝宝能够对着图书讲故事,尽管不认识字,但宝宝用小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点着画书上的字,讲他已经听得滚瓜烂熟的故事,如同认字一般。宝宝还能看图讲故事,而且常常是自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法“编故事”。

倒着看图画书

对于宝宝来说,图画就是不同颜色的图案,除了很简单的实物图(如大苹果、小房子)外,画的内容是什么,对宝宝并无实际意义。宝宝看复杂的图画会不分正反,按照他自己的欣赏和认识来看,或倒着看,或侧着看,我们无法知道一幅图画在宝宝眼中到底是怎么样的。试验发现,宝宝更喜欢对称的、色彩丰富、抽象的图案,宝宝更愿意倒着看图画书。

注意力与“小电视迷”

宝宝对电视影像注视时间很短,只有1~2分钟。对电视中播放的内容也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和注视兴趣。父母可能感觉宝宝看了10分钟的电视,但事实上,宝宝对电视的视觉注意时间是极短的,每次仅持续1~2分钟。在10分钟里,会有近10次视觉周期,而绝非像成人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看演播内容。这就解释了宝宝为什么喜欢看变化快、色彩鲜艳的电视广告,而不喜欢看变化缓慢的画面。事实上,爱看电视的不是宝宝,而是我们成人。当成人看电视时,无暇顾及宝宝,宝宝唯一的选择就是看电视了。如果父母或看护人能够为宝宝提供更适合宝宝发育的游戏,宝宝就不会对电视感兴趣了。另外,宝宝的兴趣也许在电视遥控器上,按一下按钮就会有新的画面出现,是宝宝感兴趣的地方,宝宝把遥控器当作玩具玩了。

独自玩耍的时间延长

幼儿自己玩耍的时间逐渐延长。父母和看护人不在身边,宝宝会独自玩耍15分钟左右。当宝宝发现父母和看护人不在身边时,继续玩下去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即使是宝宝非常喜欢的游戏,也不能让宝宝安下心来继续专心致志地玩耍,宝宝会到处找父母和看护人。如果他能够证明父母和看护人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他随时都可以找到他们,他可能会继续安心地玩一会,但独自玩耍时间会越来越短。如果父母和看护人就在他目力所及的地方,宝宝就放心多了,会继续自己玩自己的。所以,父母要想让宝宝自己独自多玩一段时间,最好的方法是让宝宝能够看到父母的身影。

主动寻找喜欢的玩具

宝宝不但能够自己玩上好大一阵子,还能自己寻找喜欢的玩具。放在玩具架上的、小盒子里的、玩具筐里的,放在房间各个角落里的玩具和物品,只要是他喜欢的、能够拿到的,他都会主动去拿,而无需父母帮忙。如果拿不到他想要的玩具或物品,宝宝会拉着父母的手走到那个玩具跟前,指着让父母拿给他。

主动获取信息

宝宝通过各种方法从父母和看护人那里获取信息,以满足需求。宝宝的面部表情变得更加丰富起来,通过扬眉、疑惑的样子、小嘴翘起、瞪眼等表示疑问和不解,来寻求父母的解答。当宝宝拉着父母的手,让父母跟着他走到某一物品前,指着那个物品仰头望时,父母不要再认为,宝宝只是要你告诉他物品的名称,而是希望你给他讲解关于这个物品的知识。

搭积木的变化

宝宝很早就会搭积木了,但不同的月龄有不同的搭法。到了这个月龄,宝宝会按照他自己的理解,用积木搭出他所见过的实物。刚刚搭建好的积木,宝宝会毫不吝惜地立即把它毁掉。这就是宝宝的自信,宝宝相信自己能搭建比这更好的,所以妈妈不必担心宝宝没常性,或具有破坏性。宝宝没有这样的精神,就没有创造力。

模仿就是学习

到了1岁7月龄,宝宝开始模仿妈妈的细微动作。宝宝不仅通过看、听来模仿,还会经过思考,琢磨父母是怎么做的。比如一个“鸡吃米”的玩具,上紧发条后,鸡头就会一点一点地“吃米”。宝宝想让小鸡继续吃米,就必须上紧发条,但上发条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宝宝开始模仿妈妈给小鸡上发条,可是宝宝的手劲还不能上紧发条,宝宝因此会急得哭起来,或把小鸡递给妈妈,希望妈妈帮助他。这时,妈妈最好是把住宝宝的手,帮助宝宝用力上紧发条。宝宝看到在他的参与下,小鸡又开始吃米了,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形状感知能力

宝宝或许在前几个月就开始有了形状感知能力。到了这个月龄,大多数宝宝形状感知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区分三种以上物体形状了。宝宝能够比较准确地把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不同形状的缺口放到容器中,最容易完成的形状依次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完成异形形状的速度要相对慢些。

不断尝试新的方法

1岁7月龄的宝宝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方面喜欢重复旧的,一方面又不断尝试新的,这似乎是矛盾的,而实际上并不矛盾。宝宝喜欢重复旧的,并非是真正喜欢“老一套”,而是宝宝在学习方面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在短短的几年里完成如此庞大的学习任务。在复习过程中,父母也可以帮助宝宝开拓思维,尝试新的方法。当宝宝要推一个较重的物体时,宝宝可能会推不动。这时,妈妈可把这个物体放到小车上,借助轱辘的作用,宝宝就会推动这个物体了。尽管宝宝还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但却知道了这个方法。宝宝通过认识客观现象和事实,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当宝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会把这个道理推而广之,用在其他事情上,这就是宝宝的创造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1岁7月宝宝的智能发展状况”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1岁7月宝宝的智能发展状况”还看
猜你喜欢
16-18个月的宝宝爱观察
依恋: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
六招让宝宝不再“害羞”
宝宝独自玩耍好处多
妈妈如何跟幼儿交朋友
宝宝哭时要不要去抱
怎么办,我家宝宝怕理发
儿化语不利于宝宝语言发展
培养孩子“自助入睡”好习惯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如何帮助发音不准的宝宝
左撇子宝宝易出现心理问题
五招轻松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孩子的重复罗嗦预示着什么?(图
宝宝为什么会怕“生”
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按摩有助控制孩子行为
如何帮助宝宝面对恐惧?
培养宝宝独处的9个方法
怎么让“小气”宝宝变大方?
男宝爱摸妈妈的咪咪怎办?
宝宝为啥常说别人听不懂的话
宝宝为啥比同龄孩子说话晚?
女儿“叛逆期”爸妈各显神通
父母常“嗯啊”孩子学话快
如何和宝宝交心?
淘气的男孩好调皮的女孩巧
如何“修理”爱动手的宝宝
独处,宝宝自我发展的好时机
小孩子的屁股为何打不得?
重新培养孩子的“认同感”
1岁孩子也能听懂妈妈的话
别让圣诞老人吓到孩子
投掷游戏改善宝宝怕生
正确看待两岁孩子的占有欲
让宝宝不再和父母唱反调
帮孩子合理宣泄情绪三方法
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
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
三招让宝贝不怕生
近两成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
14个月宝宝的情绪发展笔记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宝宝的行为发展过程很神奇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教育孩子绝对不能用“吓唬”
过度的焦虑对宝宝影响深远
孩子的情绪发展到较为复杂的情感
十二星座宝宝的性格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