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宝宝的秩序感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发展宝宝的秩序感

发展宝宝的秩序感

2015-11-25

本文根据1岁前宝宝秩序感建立的4个重点,设计了一组生活游戏,供爸爸妈妈参考。

第12个主题游戏

宝宝的秩序感游戏

建立宝宝秩序感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4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宝宝从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之间的变化和规律中,习得秩序。如果这种秩序感被打乱,宝宝可能会变得情绪不安且容易发脾气。无秩序性在人生命的初期,不仅会影响“规则意识”的学习,还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和有不确定感而引起情绪障碍。

婴儿从出生时就具有对秩序规则的敏感,熟悉的环境、整洁的房间、固定的看护人等等都能让他们对秩序和规则产生感受。1岁前宝宝秩序感的发展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琐碎事情的安排上,如睡觉、饮食、游戏等,有序的生活安排会让宝宝感受到安全踏实,情绪更加稳定。

1岁前宝宝秩序感发展的重点

◎睡眠的秩序;◎饮食的秩序;◎游戏的秩序;◎生活的秩序。

小小思辩:

给年龄这么小的宝宝建立秩序感,和宝宝讲规则,会不会用条条框框束缚了他,扼杀了宝宝的创造力呢?

这里所讲的“秩序感”并非要求父母严格地控制宝宝的生活作息和日常行为,更不是刻板地要求宝宝遵循某种行为规则,而是鼓励宝宝对有秩序感的生活产生愉快的期待,使他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慢慢适应符合年龄的秩序,使宝宝能更容易融入社会环境。

组合游戏一(帮助建立睡眠秩序)

白天与晚上(1~6个月)

活动方法:

1、宝宝晚上睡觉时,周围保持适当的安静,卧室关灯或只开夜灯。睡觉前,将宝宝放在小床上,亲亲宝宝:“晚上了,关灯了,宝宝要睡觉了”,可轻轻做一下按摩,帮助宝宝入眠。

2、宝宝白天睡眠的时候,睡房保持半明状态(打开部分窗帘),让宝宝感受白天跟夜晚的不同。宝宝睡醒了,抱起宝宝:“看,天气多好,太阳公公跟宝宝打招呼了。”

你知道吗?

*白天和夜晚的变化,可让宝宝很具体地感受时间的不同,逐渐地调节生物钟。

*让宝宝的日常生活接近常态就可以了,不必过分强调安静或光亮。

*切忌把宝宝抱在大人怀中摇晃着入眠,这会妨碍宝宝形成独立的睡眠习惯。

睡前仪式(4~12个月)

活动方法:

1、睡觉前,和宝宝一起把玩具收起来。

2、最好让宝宝看着你替他铺床。

3、和宝宝一起把灯关上,“关灯了,睡觉了”,然后让他躺在小床上。

你知道吗?

秩序感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父母的引导。大人发出睡觉前信号,建立睡前仪式,其实就是提供了睡觉的暗示给宝宝,这会更有利于宝宝控制兴奋感,产生睡意。

秩序感的作用:宝宝出生时身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生物钟就是一种秩序感。睡眠是宝宝成长中的重要内容,爸妈要重视有目的的引导,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作息困扰。

组合游戏二(帮助建立进餐秩序)

在哪里吃?(3~6个月)

活动方法:

1、给宝宝喂母乳或奶粉时,离开小床,选择一个大致固定的位置,最好是餐桌边。

2、先跟宝宝聊一聊,逗一逗:“宝宝饿了吗?宝宝在餐桌边吃奶啰!”一来让奶不至于太烫,二来让宝宝有一个延迟满足的机会。

你知道吗?

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可让妈妈从容不迫地照料宝宝,同时也会带给宝宝心理上的舒适与安全。有些宝宝会边吃边睡,你不能任由宝宝含着乳头睡觉,既影响睡眠,也影响进食。

餐前仪式(6~12个月)

活动方法:

1、将宝宝爱吃的食物,如面条、条形蔬菜等加工成宝宝可以用手抓着吃的条状,烧熟后,凉一凉,摆到矮一些的餐桌或茶几上。

2、“宝宝吃饭了”,第一步:一起关电视;第二步:一起洗手;第三步:一起坐到餐桌旁。

3、每次给宝宝一小点食物,让他和大人一起吃饭。

你知道吗?

*尽量鼓励宝宝自己吃饭,不要怕宝宝弄脏餐桌;

*大人提供的帮助太多,宝宝不好的进餐行为未被制止,大人有不良的进餐榜样等,都可能造成宝宝今后的“吃饭难”;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适当控制进餐时间,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进食习惯。

秩序感的作用:良好的用餐习惯包括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卫生习惯;吃饭时不看电视、不玩玩具,餐前准备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的好习惯等等,这些需要大人引导。当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秩序感的建立而成为习惯时,约束就是一个很自然的行为。

组合游戏三(帮助建立游戏秩序)

每次只玩一个(7~12个月)

活动方法:

1、拿出一个玩具跟宝宝玩。观察宝宝,若发现宝宝对这个玩具失去兴趣时,再另换一个玩具,“我们换一个玩具吧!”然后一手拿出玩具,另一手收回玩具。

2、引导宝宝了解“交换”的概念。

你知道吗?

每次只玩一个玩具,可以帮宝宝建立游戏的秩序感,避免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还可以帮助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撕纸的乐趣(6~12个月)

1、选择干净的餐巾纸或白纸。

2、先在纸上用手或者剪刀弄出几个小口,方便宝宝撕开。

3、让宝宝随意撕纸,然后一起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中。

你知道吗?

宝宝身心发展有一些特别敏感的时间段,在此期间宝宝会特别热衷于某些事情,或者对某件事情特别敏感。在宝宝手指动作发展的敏感期,让宝宝学会撕纸,享受撕纸的乐趣,既锻炼了手的动作,而且还能避免宝宝“爱上”撕书。

秩序感的作用:宝宝学会一种本领,他就会不断重复,不断练习,享受快乐。在宝宝学习初期就教给他某种方式或规则,一旦今后遇到同样的学习或事情时,他可能会试着运用同样的方法和规则来处理。这就是最初的秩序感。

组合游戏四(帮助建立生活秩序)

听一听,找一找(5~12个月)

活动方法:

1、准备一个专门的柜子来收藏宝宝的日常生活用品。

2、每次使用前,都问一问:“宝宝奶瓶在哪里?”鞋子或伞在哪里等等。

3、观察宝宝饥饿时、想要出门时,会不会朝所需要物品的方向看望,或自己能目标准确地去搜寻它们。

你知道吗?

物品管理也是一种秩序感的表现。如在婴儿期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宝宝3岁左右就可以形成管理自己物品的意识。可给宝宝买一个专属的玩具架,用来分层放置不同的玩具或物品。能否用好一个置物架,也可看出宝宝是否有良好的秩序感。

爸爸的、妈妈的,还是我的?(8~12个月)

活动方法:

1、将全家洗好的袜子放在一起,让宝宝找一找哪些是他的。和宝宝一起,把他的袜子放在他专属的抽屉里。

2、用同样的方法整理、摆放全家的鞋子,和宝宝一起,把他的鞋子放在固定地方。

你知道吗?

通过生活小细节,引导宝宝知道,哪些物品是他的,怎么使用以及如何摆放,逐渐使宝宝明白整理物品的方法。

秩序感的作用:引导宝宝将自己的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让宝宝知道使用后要整理这些物品。好的生活习惯就是一种秩序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与“发展宝宝的秩序感”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发展宝宝的秩序感”还看
教宝宝识字从求知欲开始~
幼儿益智故事:长着外骨骼的小螃
幼儿益智小故事:小蜥蜴和他的尾
幼儿益智故事分享:小斑马的花衣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猜你喜欢
10种处罚孩子的招数
每天和宝贝一起做游戏
妈妈学习五种亲子小游戏
儿时玩不够,后果会咋样?
婴儿吃手行为需要强制?
分清宝宝的气质与性格
巧妙应对任性孩子的四种武器
让宝宝安睡的睡前准备
宝宝爱坐摇摇车家长用不着太担心
不同年龄宝宝怎样建立社交圈
宝宝抠鼻子妈妈要喊Stop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让宝宝吃饭告别边吃边玩
宝宝学步鞋怎么选?
宝宝学走路,爸妈应该注意的小地
父母6种行为阻碍孩子的成长
专家教你解开孩子的表情密码
冬季宝宝皮肤如何护?
小儿睡眠时间表
宝宝学爬行,爸妈做什么?
宝宝理发哭闹怎么办?
学步宝宝的个性变化
孩子的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怎样帮孩子戒掉电视瘾
宝宝的表情会“说话”
9条建议让你的孩子不再说谎
宝宝打呼噜怎么回事?
宝宝到时候就会出现的问题
专家教父母制住孩子的坏脾气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多怎么办?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两个月的宝宝吃手怎么办?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婴儿学步早易患近视眼
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家有小小破坏王,究竟是为啥?
宝宝睡觉踢被子怎么办?
宝宝睡觉翻白眼怎么回事?
让宝宝不吃手的妙招
宝宝睡觉磨牙的6个原因
宝宝乱扔东西
教你认识婴儿的肢体语言
幼儿锻炼平衡力的居家运动
必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有哪些
怎样看待宝宝的破坏行为?
“脾气坏”的孩子长大更聪明
父母应对宝宝哭闹之道
宝宝经常流口水怎么办?
让宝宝养成良好睡觉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孩子提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