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婆婆的“另类”育儿法_早教资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美国婆婆的“另类”育儿法

美国婆婆的“另类”育儿法

2014-12-29

中西方的差异不仅反映到育儿观念上,也反映到隔代教养上,对比国内祖父母争着抢着帮带小孩,这里的老人就显得被动了许多,其实不是他们冷漠不愿意管孩子,而是他们的价值观决定了照看孩子的方式方法与国内的会有所不同。

充当参谋和救火队员的婆婆

在美国的祖父母看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包括养育小孩,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祖父母还是乐意助一臂之力的,但绝不是义务。就我的婆婆来说,她是乐于帮忙的,但一般属于救急型的,比如我和先生要出差,或者是遇上纪念日要过二人世界等。另外,婆婆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偶尔也帮我做参谋,给一些育儿的建议供我参考,一般是善意的沟通,并不强求我一定要接受。

单位举行圣诞节的酒会,正好先生出差,我临时请婆婆照管女儿几个小时,没想到她善解人意,非常支持我出门。临走前,女儿从我的怀里挣扎着被抱了出来,然后就是哇哇的几声大哭。我当时真是不舍,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这时婆婆对我说了几句话,对我震动很大。大意就是孩子哭是正常的,大人要让自己有些免力,如果因为孩子哭,就割舍了自己的生活,会宠坏孩子的。哭过几次后,孩子自然而然就适应了。其实婆婆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作为妈妈要学会善待自己,不能为了孩子就失去自己的生活。之后我也会偶尔给自己放个小假轻松一下,这一切之所以变得可行,源于婆婆背后的支持。

原来是这样的:美国的祖父母们有很强的边界意识,知道自己的角色与孩子父母的不同可以给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但不会包办代替,更不会强势介入,充其量当个参谋,或在背后默默支持。

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孙辈

婆婆的晚年生活很潇洒也很充实,她的孙辈加起来有5个之多,虽然她不会整日里围着他们转,但总能抽出时间去探望。在寒暑假,婆婆会把孙辈接到家里住上几个星期,或是带着孙辈一起出去度个短假,享受和小辈们单独相处的机会。

我们和婆婆住得不太远,每个月和她有约定好的祖母日,这一天,女儿有更多的机会和奶奶待在一起。婆婆对孩子很有耐心,总能想出新鲜的花样,孩子和她待在一起不会闷,还能有所收获。婆婆很珍惜和孙女在一起的时光。女儿喜欢捡秋天的落叶,婆婆就带着她,大脚小脚地走到树林中,收集吹落在地上的树叶。婆婆有时候也会童心未泯地和孙女一起玩手指画,上次女儿带回一张二人用手印和线条一起创作的可爱毛毛虫。她还喜欢坐在露台的摇椅上,和孙女依偎着一起看天上的流星。婆婆退休之前是儿童阅读治疗师,很愿意给小孩子读故事书,出于职业习惯,她每次都会认真地纠正孙女的发音,这让女儿比同龄孩子在发音上标准了很多,而且词汇量非常丰富。

原来是这样的:美国祖父母有自己带孩子的方式,并不认为天天和孩子黏在一起,就是十足的天伦之乐,他们不把自己和晚辈的关系看得那么重,相反与孙辈适当保持距离,反而产生美,不仅不会影响亲情的纽带,还能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做到时时牵挂。在他们看来,隔代亲应该是没有任何压力地和孩子在一起。

尊重孩子父母的育儿决策

试想如果一件事上,父母对孩子说不能做,而祖父母却说可以做,口径上的不一致势必让孩子的思维出现混乱。一次我误以为女儿抢了别人的玩具而让她去罚坐,当时婆婆没有出面护着孩子,只是默默在一旁听着,后来她悄悄把我拉到一旁,解释了事情的原委,说其实是我错怪了孩子,因为孩子是我的,她尊重我管教小孩子的权利,尽管有些不认同我的做法,但没必要当着孩子的面让我难堪,事后和我解释清楚就好了。

听到这儿,我感谢她的开诚布公,让我意识到错误后,能及时采取一些弥补的措施,避免孩子的心灵受伤。女儿曾有一段时间很爱吃甜食,怕她长蛀牙,我一直是严加控制,并就这个问题还和婆婆讨论过,她对此表示同意。每次去看婆婆,当女儿眼巴巴地看着罐子里的糖果,婆婆总会当着她的面问:妈妈同意了吗?如果我摇摇头,她不会主动给女儿,表现了对我这个当妈妈的最基本的尊重。又过了一段时间,当我们再去她家时,糖果已被悄悄地换成了蔬菜圈。孩子也是会看事的,知道这件事上是她娘说了算,就是奶奶也是和我站在一条战线,自然没有什么救兵可搬。有时婆婆为了哄孙女开心,私底下也会用糖果贿赂一下孙女,但我相信那只是偶尔为之,至少当面征求我的意见,学着配合我的教养方式,则是对我育儿观的基本尊重。

原来是这样的:美国祖父母通常不会把自己培养孩子的经验,直接用到孙辈身上,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毕竟是父母应负的职责,所以一般不会干涉太多。在教养女儿的问题上,婆婆会求同存异,总是尽量与我们采取一致的教养原则。

有原则地疼爱而不溺爱

女儿过生日,婆婆送来了个长长的盒子,女儿好奇地打开,里面是一个维多利亚的复古娃娃,虽然是用过的,但被保存得很好。婆婆开门见山地打开了话匣子,说她小的时候,母舍不得买新娃娃给她,直到一次邻居出售旧物,她眼巴巴地望着剩下的唯一的娃娃,母亲不忍心看着她的样子,用25美分买下它,从此这个娃娃一直跟着她,成了她小时候心爱的玩具,还给它起了名字,并把它视作家庭的成员。即使是搬家,还是舍不得丢掉,直到现在仍然很珍视。她继续说到:“我看Katie(女儿的名字)每次过生日时,都有很多新礼物,好多都是玩一次就扔在了一边,买新礼物真的是有点浪费,与其买新的,还不如送她特别的礼物。”

看得出婆婆是个惜物的人,在她看来新与旧绝对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不关乎钱的问题,而是她想传达给孩子一种对旧物尊重的价值观,想必这个跟了她大半辈子的娃娃,对于她是一种美好的回忆,见证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希望孙女可以像她这样学会珍惜。想到她的用心良苦,我对她的生活方式又多了几分尊重。

原来是这样的:婆婆对孙辈向来和蔼亲切,但又不失原则,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比中国的祖父母心宽了许多,不是她不在意,而是她更注重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自然地成长。她觉得让孩子拥有心灵上的健康和人格上的独立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很少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孙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美国婆婆的“另类”育儿法”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美国婆婆的“另类”育儿法”还看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多大的宝宝才适合背诗?
共情:汤姆也去幼儿园啦
5首季节儿歌让宝宝感觉秋意浓浓
男孩最爱的绘本TOP8
猜你喜欢
教养·学习:不用骂孩子也能让T
海外育儿:中国人最难以接受的三
海外育儿:台湾教育家眼中的内地
惩罚的艺术:适当的惩罚也是爱
妈妈陪睡过久男孩易性早熟?
培养BB想象力父母必学这四招
谈美国的双语教育(下)
面对宝宝的荒谬问题这样回答最好
嘴笨的孩子智力类型大有不相同
“中国雨人”的生命奇迹,如何对
如何让宝宝更聪明的胎教方法
教养·学习:孩子常看电视会变笨
有意识打造宝宝的男子汉气概
让孩子远离暴力,父母应该做到的
妈妈,请不要在我睡着后离开……
亲子兵法:应对孩子的无理要求
德国爸妈教孩子学“规则”有妙招
各有利弊:华人妈妈美式育儿体验
育儿慢养三大攻略让孩子按自己的
蛋壳宝宝,内心如何变强大?
外国的孩子假期都做些什么?
宝宝“节后综合症”,调理有新招
一个小女孩的“生气宣言”
外国小孩子眼中的爱情
日本妈妈这样教孩子自立
孕期小知识
美国怎样防止孩子遭遇性侵犯
谈美国的双语教育(中)
春节假日中5大策略预防宝宝走失
提升宝宝社交能力的小窍门
与捣蛋孩子谈判,你十拿九稳了吗
重视宝宝的爬行阶段
十大有趣办法教孩子辨别颜色
训练宝宝爬行的八大好处
跟“都叫兽”学习如何应对儿童依
拯救来自“毒雾”里的你——宝宝
42个方法全面提升宝宝各类智能
怀孕六个月的注意事项
解密孩子的N种不听话行为
孩子太“娘”家长怎么办
培养孩子应挫力切勿老是挑错
太听话的孩子未必就好懂些道理更
胎宝宝也会发脾气
如何在1分钟hold住不听话的
适宜准妈妈的运动项目
美国理想城,让孩子提前体验理想
节日防儿童走失教育要重视
教育独二代父母必看注意事项
胎教要从心开始
音乐是开启幼儿创造力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