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智功能教育四新观念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宝宝心智功能教育四新观念

宝宝心智功能教育四新观念

2015-11-23

婴儿出生的头两年是脑成长的关键期。如果婴儿的脑袋像个硬体,父母则负责提供软体。当你了解硬体(婴儿的脑部)时,你可以设计出更合适的软体(你的行为)以促进婴儿的福祉。

从这个角度来看,婴儿出生的头两年是极为关键的时刻,因为这段时期是婴儿建立心智功能,影响日后成人行为模式的时期。

光是婴儿出生的头一年,婴儿的脑部就从400公克惊人地长到将近1000公克。虽然脑部的发育,一方面是由基因所控制,但是真正影响到脑部发展的重要因素,则有赖于情感的互动,这就和父母有关了。

“人类的大脑皮质在出生之后,在先天决定的DNA之外大约增加了70%,这部份的增加直接受到婴儿早期的环境与社交经验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心理与生物行为博士舒尔的报告指出。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父母无法在婴儿出生的头两年内提供丰富的成长环境,可能会导致婴儿终生的情感能力问题。这里所指的环境,是指可以让孩子在开放的情境中学习、发展智力,并且体验感情与愉快经验的环境。

这些都是建立健全情感的基石。

以下是新旧两种育儿观念的比较,以及在知道这些新的育婴观念之后,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

1、新观念一:感觉胜于思考

你与婴儿之间的感情品质,有助激发婴儿的脑部发展,健全的感情能力与智力。

旧想法:

在过去,有许多专家把教养婴儿的重点放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上。因而产生了一些促进婴儿脑部发育的课程。许多中产阶级的父母认为,既然一点点刺激就可以对婴儿脑部发展有帮助,干脆愈多刺激愈好。逼得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要为他们准备好所有的竞争武器,希望培养天赋禀异的小天才。于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还要处心积虑地使用教学资料或智高玩具。

传统的育儿专家认为,父母藉由这些游戏可以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回馈,并训练孩子的行为,这些有助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新想法:

让孩子聒噪辨认文字、数字、颜色、形状,会迫使孩子使用较低层次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发展学习能力。这就好象在马戏团里训练小马玩把戏一样:当小马滚在地上数到3,它并不是真的会算术,只是在表演一项特技。这些特技不但无助于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塔夫茨大学儿童心理雪茄艾尔坎解释,对孩子施压以让他吸收资讯,是对他传达了一种讯息,那就是他必须透过表演来获得父母的认同,而这可能伤害天生原有的好奇心。

新一代专家建议父母应该将焦点放在建立孩子的感情能力上。

乔治华盛顿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葛林斯本认为,“感情能力不只是未来发展亲密关系与信赖的基石,也是智能与许多认知能力的基础。在孩子不同的发展时期,感情能力都扮演主导的角色,学习与认知技巧则是跟随其后。即使是数学能力,表面上看来是与个人无关,是绝对属于认知技巧的领域,其实也是透过感情来学习。例如:‘很多’,对一个两岁的孩子而言,指的是超乎他所预期的;很‘很少’,是只比他想要的还少。”

这实在是有道理的。想象你自己的学习经验,当你对一件事情充满热情的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有多高?再比较一下,当你只是被要求去学一件事物的时候,你的学习效果是不是就差多了?

热情是感情的燃料,发动认知能力的学习引擎。

所以,现在的问题变成,不是“要选择哪些玩具或书籍让我的孩子变得聪明一点?”而是“我该如何和孩子互动,以激发他对所处世界的热情与好奇?”

父母可以怎么做?

当你在阅读各类育儿专家的育儿指南时,心中记住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孩子感情能力的发展”。就如葛林斯本所建议,要把这些育儿指南整合来看,并以孩子的感情发育为中心,这就好象要训练一个优秀的棒球队,而教练就是“感情”。因为感情能力会告诉孩子他想做什么——移动他的手臂、发出声音、微笑或皱眉,看看整个心智团队如何一起运作。

这不但让你更清楚知道如何和孩子建立感情联系,也可以让你对孩子的其他问题,例如腿部肌肉发育的问题、听力的问题,更敏锐。

新观念二:两个月大的婴儿不只是会哭闹的“动物”

婴儿如何认识他所处的世界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新的理论正挑战着传统的说法。

旧想法

直到现在,许多幼儿发展专家还认为,婴儿从初生到两个月还不具备社交、认知的能力,也没有这些需求,他们认为初生儿只有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循环,例如:睡与醒、白天与黑夜、吃饱了或饿了、哭闹等等。这些专家甚至称这段时期为正常的孤独期。当然,婴儿会有心理需求,但是研究者认为婴儿只是针对一些感官刺激,例如味觉、触觉而做出反应。

新想法

心理学家史登博士在《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著作中,对传统的幼儿发展理论提出挑战,他认为婴儿一出生就是社交动物。在他的研究实验中,新生儿持续展现出主动寻找刺激的行为,而且有所偏好。从一出生开始,婴儿似乎就会对所处的世界有一些假想。他们的偏好显示出他们的感情取向。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感觉反应的协助,例如:摇摇他、拍拍他、安抚他或是对他说话、唱歌,父母无法建立孩子的胜利循环。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互动,可以刺激婴儿脑部神经的连结,协助他接收外来的资讯。

父母可以怎么做?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心理学教授葛林斯本建议,你可以记录下孩子特有的生理循环时钟与互动方式。从宝宝一出生开始,你就要将他当作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然后你可以有技巧地带领他认识这个世界,启发他的想象力,减少他的挫折。这也是学习如何协助你的孩子规范他感情的时候。例如,你以一些安抚的声音或抚拍,帮助过度亢奋的婴儿安静下来。

1岁以上的宝宝

抓握能力

评估课堂:

1岁以上的宝宝

当宝宝1岁时,他将不再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而且这时宝宝也学会了―些社会交际能力,可以用手向别人告别。到宝宝2岁时,他的艺术天分就会显露出来了,他会迷上蜡笔,琢磨怎么用来写写画画。到了3岁时,宝宝的协调能力已经能够尝试写字,甚至还可能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训练教室:

学习折纸

2岁的宝宝已经能将纸折上2~3折,但还折不成规则的形状。2岁半开始,宝宝能将纸叠成边角基本整齐的方块。3岁时,在指导下,可以折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甚至一只小狗头等。

学习涂鸦

1岁的宝宝能够用整个手掌握住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出笔道,2~3个月后可以用笔在纸上随意乱画,1岁半左右能画出道道来,但在2岁前,还很少出现“有控制”的涂画。这一阶段学习用笔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他用笔涂画的兴趣,和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使用筷子

2岁以后,当宝宝能熟练地使用勺子时,就可学用筷子。可以先用玩具筷子练习,比如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练习用筷子。待宝宝能夹起较大的东西后,就可以让他和爸爸妈妈一样用筷子吃饭,不要怕饭菜洒在桌上,只要宝宝能将食物送到嘴里就应可以了。

3岁前是宝宝手指抓握能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抓握能力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是学习任何一种特殊技能的前提条件。操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宝宝将来学习种技能的快慢、准确性与牢固程度以及能够到达的水平,所以妈妈一定要引起重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宝宝心智功能教育四新观念”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宝宝心智功能教育四新观念”还看
教21个月幼儿玩的早教游戏
如何培养23个月幼儿的能力
父母育儿不必太教条
哪些家庭更容易出天才宝宝
高智商的宝宝有哪些特点?
猜你喜欢
父母必知宝宝五大聪明秘诀
怎样选早教机构?
通过5感觉开发宝宝右脑
新生儿的九大强悍潜能
影响儿童智力的九大变量
打屁股可能阻碍智力发育
周岁BB智力飞跃的8个关键期
会埋没聪明宝宝的四件小事
7大比较,你家宝宝懂多少
判断天才宝宝看这些迹象
怎样知道宝宝以后是否聪明
孩子智力与父母的关系
早教不等于识字背诗
如何促使10个月孩子说话
脑科学家的早教答卷
适当运动发掘宝宝“体商”
怎样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
正确分析和培养BB的专注力
这四种交流会让宝宝更聪明
谁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助力
智力开发为何要在婴儿期?
宝宝学说话最佳四步骤
早期经历决定婴儿感觉开发
宝宝学说话家长别帮倒忙
七天教宝宝辨认颜色好方法
我们如何才具有创造力?
婴幼儿早教将出台行业门槛
智商远高于常人的14种宝宝
六大表现暗示宝宝特长
衡量宝宝智力的五标准
学英语啥时候最佳?
7个小细节激发宝宝智力
学步车妨碍宝宝心智发育?
开发孩子智力的六大高招
3-6是识字的最佳年龄段
BB入园前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有效启发宝宝智力的五高招
“玩手”游戏开发宝宝智力
4岁是个“健谈年龄”
五大方法激发宝宝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怎样引导不爱说话的小孩
用“音乐”改善宝宝的不足
四大教育误区埋没聪明孩子
怎样利用书画开发宝宝智力
8招培养高“财商”宝宝
BB学说话,爸妈最易犯的错
影响BB的智力15大因素
引导宝宝数学思考7个机会
学校流水线式教育引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