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启儿童智慧之门?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如何开启儿童智慧之门?

如何开启儿童智慧之门?

2015-11-23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他提倡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人的手指是大脑的“驻外”器官,大脑内部有与每一个手指相对应的“运动区”,幼儿手指的每一个运动都在刺激大脑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反过来,大脑的运动中枢调动了手指的运动。正是大脑活动中枢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形成了手脑互相促进的循环。动手训练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而且还能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动手训练能够增强幼儿记忆能力。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大脑的支配,各种各样的动作,能使相应的脑细胞得到锻炼。二是动手训练有利于幼儿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发展。西方学者克洛韦尔曾说过:“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幼儿在动手拼拼、搭搭、拆拆活动中,能根据问题的变化,按照不同材料和条件及时地改变思维方法,并会用创造性的方法抓住问题的本质。

除此之外,动手与非智力因素发展也关系密切。一是动手活动能有效发展注意力。对幼儿来说,让他认识一个物体,掌握一种技能或明白一个道理,光靠家长的说教或直观演示是不行的,必须让幼儿亲自感知动手来实现,只有直接施于动作,被认识的对象才能进入意识中。二是动手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独立性。其一是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家长在训练幼儿动手能力时,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来磨炼幼儿,培养幼儿专心致志,坚持到底的毅力。教育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多动脑筋、想办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加以克服困难。其二是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一般健康幼儿在三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能初步借助语言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走的愿望,如:“我要——— ”“我自己——— ”因此家长除应有意识地让幼儿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还可以让幼儿练习一些复杂的活动内容,如缝扣子,给布娃娃和玩具小动物缝制简单的服装,帮着大人择菜、包饺子、洗刷碗筷、到不远的地方买东西等,以此来训练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良好生活习惯。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呢?

日常生活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杨振宁博士在对中美学生的调查比较中,很中肯地指出,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差,胆小,怕出错,不善于选择和剔除,不善于提出问题,崇拜权威。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更加满足孩子的动手动脑的需要,在动手动脑探索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动手,养成爱动脑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动手技能,如抓、握、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穿脱和整理衣服、梳头、洗脸、洗手帕等;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扫地、擦桌子、切水果、分碗筷、收拾玩具、拔草、浇花等,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动手能力应从婴幼儿开始,三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比较自如,还能够掌握一些精细动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同时还要利用幼儿好模仿的特点,鼓励支持幼儿模仿大人的生活。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家长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指导幼儿进行有兴趣的、活泼的操作活动。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操作材料时,不但要符合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开发幼儿智力。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不断购买高档的新玩具,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孩子的智慧。其实复杂新奇的玩具大部分只能给孩子短暂的刺激,时间一长,孩子就会索然无味。而各种积木等看起来简单的玩具却能使孩子百玩不厌,因为这些玩具有着无穷的组合和变化的可能,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搓、捏橡皮泥的活动,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橡皮泥在他们的小手摆弄下,可以变成千姿百态的小人和小动物。家长在孩子动手操作活动中,千万注意不要用过多的清规戒律束缚孩子,更不要包办代替,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设计、布置,自己独立思考,如孩子较小,也可提出建议,启发引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多动手。

游戏活动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室内游戏活动中。家长应给幼儿准备各种积木、动物玩具等,让幼儿动手动脑操作,也可利用废旧无毒的安全物品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玩具。在室内游戏活动中,用筷子也是对幼儿动手训练的一种不错的方法。室外游戏活动,给孩子提高了广阔的积极探索活动的天地,也是孩子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孩子天性喜欢玩沙、玩水、玩土,水和沙没有形状,可以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自由想象去摆弄、去创造,因无穷无尽的变化而产生乐趣,可以说这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最理想的“玩具”。如玩沙游戏,孩子可以在沙里盖房子,设计公园、大楼,挖隧道开火车等,孩子在游戏中,可使脑筋更敏锐,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与“如何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如何开启儿童智慧之门?”还看
韩国妈妈不怕孩子摔
男女宝宝的智力有什么差距
关于语言爆发期与个体差异
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早教机构怎样选才更合适
猜你喜欢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方法问与答
宝宝如厕训练要选准时机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家长溺爱孩子十类可怕后果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扼杀孩子创造力的14种言行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宝宝视力下降竟是手机惹祸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应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